2017/11/30

從哲學思考自我變化:黑格爾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58) 2017/11/30(終,代結束語)

從哲學思考自我變化:黑格爾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58) 2017/11/30(終,代結束語)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32頁。
第三部 第16章 459-489
***

我想寫的最後一篇了。

先謝謝一路看下來的朋友,
希望對你們有一些背景知識上的增益之用,
同時,
如果,你覺得你在想著某個議題時,某位哲家或某種哲學思維形態,會「忽然闖入心中」,那就表示,
你會開始自行思考了。

思考,像騎腳踏車一樣,
不會之前,什麼樣的二輪車,你都不會;
會了之後,
任何二輪車,你一定都會。

但,會與不會之間,
決定的點是:練習騎。
只有練習才會。

就思考而言,就是「多讀和多想」。就是這種讀書的「練習」。才能讓你會思考。

再講一次,
思考不是你想要有就會有,
正如同要會騎腳踏車,不是你想騎就會騎。
要練習後,
但,你「一定」就會的。

但練習要有目標物來練習,
正如同你要有腳踏車才能對之進行練習;
思考亦然,你要先有「背景知識」這種練習的目標物,
你才能對思考進行「練習」。

這本書,是我為各位帶來的「思考練習的對象物」。
***

來,黑格爾。
他,我是不可能講清楚的。
我也沒有打算講清楚。
大概也沒有多少人有信心說,他理解黑格爾。
但一直有人讀他。

我也是從大學一路讀到現在。

如果康德的書,算是曾有某種讀懂讀通的感覺,
黑格爾,我就沒有這種勇氣如此說,
因為,每讀一次,你都會發現新東西,是你以前所「沒有感受到」的「新東西」。

但,要你有這種感覺的,正是黑格爾寫作的目的,是他哲學系統的終極目標。

人生是變化的,在變化中看到你的「成長」,看到你一種「質性」上的某種「階段式」的提升。而這力量,是來自你自己。

這是《精神現象學》(天書之一)的原理。

黑格爾把這種,人的,自我變化但又自我提升的自我產生的能力以及過程,稱之為辨證性。

就像大四了,你會覺得和大一不同,但這種不同,是有「質性」的差異。但變化又是你自己變化的。

把這種辨證性用來思考自然、社會、歷史、文化的「發展過程」,就是辨證法。

所以,歷史的變化,是一代比一代好的。而這種變化的力量,是歷史內部矛盾而來的,歷史所自我產生的變化力量。

所以,馬克思才會說,在資本主義(因私有制矛盾)之後的共產主義,應是比資本主義好的。這是「歷史辨證法」所論證的(盧卡奇)。

我個人覺得孔子的思路性格,是更接近黑格爾一點。

孔子說,制禮作樂,為的是讓人在文化的涵養中,在人格的質性上產生變化。

子日:「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終)

2017/11/29

那無法被認識的怎麼辦?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57) 2017/11/29

那無法被認識的怎麼辦?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57) 2017/11/289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38頁。
第三部 第12章 421-458
***

康德這樣的一套思維模式,用理性去推理,去探索「形而上」的這樣思維模式,以後就被稱為「德國觀念論」。

康德是開頭者。

後來的現象學的開山祖師胡賽爾,也是接績康德哲學中人有
主動性「統覺」能力而開展出來。

但,康德和胡賽爾的差別在那裡呢?二人都相信人有主動性的先驗統覺能力。

康德理論劃出現象和物自身。人永遠無法認識「物自身」。
但胡賽爾說,人是可以的,可以認識物自身的的。
靠的是人的「直覺」。

現象學,談的就是如可從現象中去認識到,在現象之上的,那種現象本質的始源基礎的那種「真理」「實事」。

這裡,人接近了物自身。
在這裡,現象與物自身的主客二元切割,被超越。

所以一個人如果研究現象學,基本上就應是會對某種類似形而上的、始源式的精神地基,感到興趣的人。

好,但是從現象與物自身的主客二元對立,到現象學出現的中間,不少哲學家出現。
雖然各種哲學系統很多,但這些 系統都有一個大方向:
去超越「現象與物自身」的主、客二元對立。

於是各大學學派思考重點不同,

費希特(Fichte)更重視在主體的這一方,說人的「自我否定」的能力,就是物自身的能力。也就是主觀觀念論。

薛陵(謝林)(Schelling)具是看重物自身那一端,即外在於人的物自身,也就是自然哲學。即,絕對自我是「超乎個人意識的理性我」,也就是客觀觀念論。

叔本華,則從人的無意識,「形上學的欲求」,去探求和物自身的關係。

好了,這三位的具體內容,你慢慢看。

如果,這幾月下來,你的哲學感有培養出來了,
你會看得下去,
而且會有「樂趣了」。
他們的論證都很有說服力,很感人,
知識的「感動力量」 「感人力量」「美感」「溫暖」,
希望能在你身上被應證出來。

說實在的,讀哲學,
不就在思考人本身,與從人本身而來的某種大於你的力量(例如失戀就一定會心痛,你擋不住),之間的關係嗎?

想超越它,或是理解它,或是順服它 ,或是心安它,則是個人之事。

2017/11/28

美學的超級重鎮:康德美學(三)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56) 2017/11/28

美學的超級重鎮:康德美學(三)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56) 2017/11/28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18頁。
第三部 第12章 421-434
***

康德,把人的結構,劃分為知、意、情,即認識、道德和審美。

有道理啊,不是嗎?對,好樣的,康德!

但,對康德而言,這三者是有明顯的不同之面向,
所以他用三種思考,三本書來討論,即康德的三大批判。

《純粹理性批判》談認識、《實踐理性批判》談道德、《判斷力批判》談審美。

但是,為什麼,是用「判斷力」這種概念以及分析路數來談「美」呢?美 不是不能分析的嗎?

看到了嗎?這就是康德的厲害之處,以及堅持之處:用理性的論證來談不能論證的東東。

所以,他才有資格被稱之為「啟蒙運動哲學家」。

康德在審美的經驗中看到一種奇怪的人的現象:
美是主觀的(沒錯啊),但一個真正的藝術品,一般而言,人人都會覺得美。
於是,一種具有普遍性的主觀性(私有性)產生了。

就邏輯而言,普遍性就不可能是主觀性,這是矛盾的。
但康德在審美中,
在活生生的人的美感感受中,看到了一種矛盾的超越。

他就是要談這個「矛盾」的化解之現象,也就是一種辨證運動,只有人才有的現象。

人是矛盾的,是辨證的,所以柔弱勝剛強,才能被理解。

從審美,康德證明了,人是可能和物自身(上帝)道感交應的,雖然從認識論上無法證明,但相反的,從美學上,倒是可以「映證」的。

物自身(上帝、道、天理)是美的泉源,也是德性的泉源。

所以,最後,
康德證明了知識是普遍性的,所以1+1=2。
但同時,美和德性也被保障了,儘管是以一種非認識論的方式來保障:實踐與審美。


2017/11/27

康德怎麼談道德(二)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55) 2017/11/27

康德怎麼談道德(二)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55) 2017/11/27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18頁。
第三部 第12章 421-434
***

康德談道德的書是《實踐理性批判》。

很明顯的從書名,道德從來就不是可以用「理智去理解的」,而是從實踐而來的。

這為康德談道德定了思考的線。

怎麼說呢?

你天天想著、思考著、推理著去幫助一位 要過馬路有困難的老太太,
這樣的「思 考行為」算是「道德行為」嗎?

不是,做了才算,所以是實踐的。

那麼,用「 實踐」這一個方向來思考「道德」,有什麼理論上的「特色」呢?

例如英國的功利主義就不是這樣的思考道德啊!功利主義是去計算好和壞的比例。

對,思想是環環相扣的。

來,前一po說過,現象與物自身的概念。
所有的現象,都是人,在經驗材料中用理性的統覺思考出來的,所以人只能認識現象 ,無法認識、理解「物自身」(上帝)。

於是,康德論證,雖然我們無法用「理性」「理智」去認識物自身,但我們可以用「道德實踐」的過程,用這一過程中的某種「感受」,去理念地理解「物自身」。

如果物自身是某種絕對真理,那麼那種絕對真理,就不能是用理智的,而是「實踐」才能「了悟」的。

所以我才能說孔子的: 憂道不憂貧,祿在其中矣,是可以用這種康德架構來體悟的。

如果你相信上帝,康德用哲學論證跟你保證了:實踐信仰的過程,人才能真正的理解上帝。

於是,「終由實踐理性(意志能力)的直接肯認,獲取道德形而上的價值意義。」p407
了悟物自身因為是實踐而不是理性思考,所以理性思考中所必然要有的「經驗之介入」,就無法作用。

所以,道德才能排除「經驗」的介入,而有了某種普世價值的可能。

所以,一般而言,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才能說,道德是純粹的,不能考量動機的。

因為是沒有經驗的介入,所以道德的實踐是「自律的」。也就是說自己冒出來的,而不是經驗考量後的「判斷」。
判斷就是理性的運作。就是「他律」,被經驗他律。

自律才是道德的,所以,
「自由的存在並不能在理論上獲得證明,我們只能夠在實踐上通過意志的自律彰顯自由的理念而已」。p410

自由的證明出來了。

因為人能夠自律的實踐道德,所以才能證明人有自由,有自由意志。

自律才是自由。

2017/11/24

康德(一)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53) 2017/11/23

康德(一)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54) 2017/11/23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18頁。
第三部 第12章 421-434
***

要了解康德,幾個重要的思想大概念要先搞定。

**現象與物自身:認識論**

人是怎麼進行認識的呢?這是你一定要首先掌握的康德的思考架構,而且是最基本的。
來,

一、人,首先從「外在」的世界中,經由感官,接受到「刺激」,例如光線到眼睛,這些被身體接受的初步刺激,是經驗性值的「雜多」。

二、於是我們用身體內的兩種理性的「直觀」,時間和空間,用時空、對雜多進行某種整體,這時雜多就成為認識的「原材枓」。

三、我們的身體中有一種理性的範疇圖式,分量、性質、關係、樣態,用這種理性的範疇圖式,把那些「原材料」再加工,就成為我們所認識的東西了。例如一張桌子。

人就是這樣認識的。

所以有三個重點。

一、經驗首先是必要的「雜多」。沒有經驗,就無法進行下去。

二、有了雜多,於是我們就用「理性的」時空直觀和範疇,來進行認識活動。所以,人的先驗的理性,也是認識過程中必要的組成物。

三、如何把範疇用到原材料,是人的「主動能力」,是「統覺」。這一主動性,不只用在認識,後來康德也論證,同樣也可以主動用在道德判斷和美感。

於是知識、道德和美感,也就是人的知、意、情,三大方面,就都進入了理論的範圍。

所以康德才能談知識,談道德,談美學。同時,這一談法中,人是有主動性的。

好。那麼,
我們先有雜多最後用統覺所「形成的」認識物,就是現象。
人只能認識現象。

那麼一開始在外面的東東,給人刺激帶來雜多的那個源始點,就是物自身。

物自身,就是我們無法理解,但卻是認識必要來源的東東。

所以,桌子你認識了,那是「現象」。
但真正的桌子,那個「物自身的桌子」,你永遠不可能認識。

這就是「現象與物自身」二元對立的康德模形。

經驗論與理性論,在此,被康德「統合了」。

康德把所認識的東東,歸於「現象」,那是人的主動能力所形塑出來的。

而人所不能用「認識」去了解的東東,例如上帝,道德和美感,就歸於「物自身」。

那麼,人要如何去理解或感知「物自身」呢?這有可能嗎?這又不是可以「認識的」。

康德說,對不是認識的,所以是要用去實踐的,才能感知。
上帝、倫理、美感,是實踐的,不是認識的。

這是康德哲學的特色。
為這些部分,保留了一個人不能去侵略的地盤。

於是,《實踐理性批判》就是討論這個部分。
續集…

2017/11/23

康德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53) 2017/11/23

康德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53) 2017/11/23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0頁。
第三部 第12章 383-383
***

今天閒談康德,沒有進度。

康德。

任何一位對哲學讀出味道的人,應該都走過對他的思索。

對一位想要有學術興趣的人而言,沒有走過對他的一種大概理解,是無法看清學術的迷障。
我大三開始讀《純粹理性批判》。

完全讀不懂。

這是第一本 我一個字一個字去讀的書。

但也沒有讀懂。

我於是去讀傳記,去讀介紹性的書籍,去聽其他學校哲學系有講到康德的。

大四那一年,我終於面對《純粹理性批判》開始有那麼一點點發出味道之感覺的,讀書感受。

我又一個字一個字去讀,也沒讀完。但,面對原典的信心,我有了。

康德有很多名言。

道德首先被要求的是支配自己—— 康德

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徵。—— 康德

請去google 打康德名言。

考研究所那年,那時國文的考法是作文一篇。我寫作中康德名言源源湧出,不知為什麼,我就從心中抄下去,還附帶語出何書。

那年,國文的高分讓我上了研究所。

研究所時,我自認為有二本我一直想讀但還沒有讀得有懂的書:
杜斯妥也夫斯基《卡拉馬夫助兄弟們》
康德《純粹理性批判》
讓我讀出味道來了。

有很多小故事和他有關。

碩士班時有上一門博碩共開的課,是黑格爾的《法哲學 原理》。

和一位博士生就某一觀念展開對辯。我從康德一路談下來…
那位博士生說,你以為我不懂康德嗎?他是怎麼說…
吵開了,很兇。

老師在台上 ,講了句話:
博士生就一定對嗎?我覺得李XX講得對。
不要用博士班來壓人。

大學時我讀的有懂沒懂之時,很悶。
我常坐車到山上,找個安靜的地方去讀。謮一天,再坐車下山。
讀康德,心要靜的。

有一次一位女同學問假日我要做什麼?
我說去山上啊。

她高興的跟我一起去。

我們在車上聊的開心。

到了山上。
我往一顆樹下走,那裡很棒,有風景,有大石頭可坐。
我們兩人走到那裡。

我坐下來從包包拿出《純粹理性批判》,深呼吸,讀了起來。

女同學問:你一整天 就要 這 樣嗎?

對啊。

於是她又坐了下一班的公車下山了。

人生的都有年少輕狂。這是我的康德。

2017/11/22

你有了解「啟蒙」嗎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52) 2017/11/22

你有了解「啟蒙」嗎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52) 2017/11/22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8頁。
第三部 第11章 375-382
***

啟蒙,對你耳熟能詳。跟啟蒙直接連在一起的字眼是「覺醒」。
所以,你是覺醒青年。
那,其實所意指的是:你是被「啟蒙過」的青年。

很好。因為,啟蒙還會連著「進步」。

但,「被啟蒙」是什麼意思呢?
是指把一些很棒棒的思想和概念灌到你的腦子裡去嗎?
哦,不是,那是「填鴨」。

好吧。那什麼是啟蒙之所以為啟蒙?啟蒙和迷信不一樣?啟蒙不同於填鴨的地方在那裡呢?

不用擔心。99%的和你一樣的啟蒙進步青年,都 答不出來。
最後的1%,中的99%,剛好在上廁所。
***

來,
啟蒙運動,「是在乎創造能予具現自由與理性等理念的大眾化時代」。p375

請特別留意「大眾化時代」這五個字。

如果,你喊出來的那些理念,無法引起風潮,事實上,也無法被認為是「啟蒙」。

啟蒙,更重要的意思是:大眾化的哲學。

大眾與不大眾,是決定了啟蒙與之前 不同哲學體系的最大差異點。

這是我想指出來的。

大眾不一定錯。
但,沒有大眾,就不會是啟蒙。
可是,神奇的傑克,話又說回來,大眾一定對?
***

好,啟蒙如果可以與「覺醒」「進步」是掛在一起的名詞,是讓你可以很爽的名詞,
為什麼呢?

因為,「啟蒙」要求用人類的「理性」去推理事情。
不是用某種形而上假設,不是用某種大眾相信的東東,而是用你的「頭腦」,
用你的「大腦」去「推理」去找出答案。

「去推理」很重要,推理才能展現出:你有大腦。
只接受「推理出來」的結果,就是啟蒙的精神。

所以,你還是啟蒙的覺醒進步青年嗎?
***

以康德為例,他被稱為啟蒙哲學家,
因為他很努力的「用理性」「去推理」出:理性的界線在那裡?

盧梭也是啊,
「又在『不平等論』主張人類不平等與奴隸狀態的存在理由來自私有財產的社會制度」p380。

他是用理性推出「人的不平等根源」。而且很大眾的好理解。

你認同他的推論嗎?

還是說,你為了解決不平等做了所有的熱血青年都做的事了,就是「忘了」去思考不平等的根源。

如果沒有私有制就沒有手機。怎麼辦?你還要拼下去嗎?


2017/11/21

無法被跳過的經驗論大師 休姆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51) 2017/11/21

無法被跳過的經驗論大師 休姆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51) 2017/11/21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19頁。
第三部 第10章 356-374
***

康德是因為他的著作,所以才想出了批判哲學,要去回應他所提出的論點。

為什麼休姆有如此的威力呢?

因為,他把理性論的最強大的作用力──普遍性、普世性──完全的用論證的方法推翻。

所以,1+1=2,並不是普世的,並不是理性的。
那麼是什麼呢?只是一種「心靈的習慣」。
所以,數學的真理也只是「相對的」。

這會死人啊,不是嗎?
如果數學只是相對的,
那麼公平、正義、自由、民主.……
對,也都只是相對的而已。
所以,…,嗯,人要怎麼辦?
再也沒有口號可以喊了啊,對不對?

所以康德才用批判哲學回應休姆的挑戰。
***

來,
所以休姆之於巴克萊,更進一步的說,上帝也只是一種人類的習慣性期待而已。
但,這一來,所以人類的倫理就沒有意義了。如果倫理只是習慣,那麼「習慣」就會是由「權力者」來定義的。

這就是功利主義的理論源頭。

於是,康德:
「論盡知識,俾便保留信仰之路」。
因為,知識不應是習慣的,而應是普世的,正如同上帝一樣,是普世的。
***

經驗論到此已到了理論上的盡頭。

人的所有價值都是感覺的和功利的。
人的知識都只是習慣的。

超出這之外的,都是「不可知的」。
***

當讀書讀到休姆,
讀到他的論證。

如果你實在無法接受他的結論,
你對人性和生命,不同於他的感受結論。

於是你就會去努力思考:理性、形而上、良心、上帝,等等,
這些超經驗的東東,
要如何來論證和解釋。

人會在這裡做出選擇的。

2017/11/20

從經驗到唯心:巴克萊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50) 2017/11/20

從經驗到唯心:巴克萊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50) 2017/11/20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10頁。
第三部 第8章 346-355
***

如果你想對「唯心」這種概念,這種哲學觀,這種人生觀,這種學術術語,要有著某種「感受」。

那從這裡讀起是比較好的:巴克萊。

即使是你想研究佛學的唯心,也是如此。

來,唯心。
先說好,這是一種思想形態,是不是絕對真理,你自己去決斷。

來,唯心,
就是說你所看到的外面的那個如此真實的世界,
其實是「你的心」所創造出來的。

並沒有一個獨立的、客觀的、相對於你的、不以你的意志而改變的,外在客觀世界。

你很難接受的啦,不是嗎?這世界不是如此真實嗎?摸它、感覺它、看它…都是如此的外在而客觀的存在啊。

對,
唯心主義者說:
你知道嗎?:
我們的心,會創造「客觀的」「獨立的」「真實的」這的概念,然後把這些概念加到「心所創造的世界」上,於是你就如此的以獨立自在的觀念來看世界。

來舉例,
你有心痛過嗎?

心痛時,感覺如此真實的痛。
但,那種痛是客觀存的嗎?
如果是,如果是實在的,那心痛就不會消失。物質不滅!
但,有那一種心痛,你有了之後,一直「消不掉」的如此的像第一次出現一樣。

你要感謝,還好有「唯心」,所以,心痛才會消失。
你要感謝,還好有「唯心」,所以你成長。
不然,那個你國小時如此真實存在的那個國小的你,那裡去了呢?
***

你不一定要認同啦。你不會認同的。
這和你的一般經驗很不同。

但,你真的要去看看,
巴克萊,是怎麼去論證「唯心的」。

那人家的思考方法,是讀哲學最重要的地方。
***

最後,唯心一定是經驗主義者嗎?未必。
唯心、唯物/經驗、理性,這二對範疇,是可以交互排列的,
要看哲學家是如何的論證。

對巴克萊而言,世界是唯心的,
但上帝是「唯心」得以存在的最後根據。

2017/11/17

「經驗」是唯一的標準,洛克是老大?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49) 2017/11/17

「經驗」是唯一的標準,洛克是老大?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49) 2017/11/17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17頁。
第三部 第8章 329-345
***

「約翰.洛克是英國古典經驗論的鼻祖,也是近代民主主義代表性思想家」p329。

一、來,大人物出場了。大之為大,是因為他的思法和推論的方式,一直被我們還在當作「標準」在用。

二、引文中也清楚的點明了,民主政治基本上是經驗論想法上的政治體制。所以,同學,不要動不動就是「普世價值」,那是理性論的思考模式。

民主就是經驗論的。經驗論的好處優點,它都好;經驗論的缺陷,它也跑不掉。但,反正,民主不是「理性論」之「普世價值」的思考方式,所推演出來的。

三、把經驗論的東東,偽裝成「理性論的普世價值」,然後讓你用宗教的熱情去信仰,是資本主義下最棒的、最完美的文化景觀。

好,來吧,
經驗論就是以活生生的經驗,當作思考與推論的「基本出發點」。

沒有什麼「第一原理」,也沒有什麼「基本預設」,當然更沒有「普世價值」。

「由是,洛氏形容人類心靈有如白紙或是空室,本來一無所有。一切心中觀念的產生不外來自經驗」p333。

所以,如果天天要你「吃大便」,把吃大便印在你的白板中,你應就會很爽的吃大便嗎?
這是我大學時,對經驗論的反思。

把人當成白紙,所以傳播理論中的「銀色子彈理論」就出來了。看得出這二者在思想上的關係嗎?對,都是經驗論的思考模式。

但經驗論之所以獲得近現代的認同,是因為經驗真的是活生生的,不用再被可能是虛構的「普世價值」來影響。

所以,觀察、實驗、驗證和重覆,成為重要的判斷標準。

當然,經驗論會面臨的最大理論挑戰是:
所以呢,可以觀察的、可以實踐的、可以驗證的、可以重覆的,人數佔多數的,這樣就是「對的」嗎?就是有價值和意義的嗎?
***

把內容讀一遍吧。人物愈來愈重要,內容就愈多了。讓你自己讀內容吧。

2017/11/15

在「理性與上帝」之間的萊布尼茲?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48) 2017/11/15

在「理性與上帝」之間的萊布尼茲?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48) 2017/11/15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20頁。
第三部 第七章 309-328
***

要對所謂的「理性論者」的某種特色有一種速描式的理解,這二個人去讀一讀,是簡單但又精準的輪廓。

斯賓諾莎和萊布尼茲。

我不會建議你去把他們的「學說內容」背上來,或著去努力理解。不用。除非你想當研究他們的專家。

就是去讀一遍,大概的知 道他們講什麼、想什麼、關心什麼、思考什麼。就可以了。

理性主義是一種什麼樣的特質,你真的要去懂一下,這是不斷的在學術書中會出現的字眼。

了解它 ,你才能有對比性的去解理什麼是「經驗主義者」。

理性主義者,相信:
一、人人有理性,理性是普遍的,所以成為和諧與秩序的基礎。
二、理性是具足在人本身的,所以,人就成為去判斷的基地。
三、用理性是為了思考上帝,或是探求上信,或是信仰上帝。

*第三點很重要。*

一個人如果說自己是理性主義者,但又對形而上沒有感覺的,那一定「經驗主義者」。

但,那為什麼那種人都愛說,自己有理性所以不相信什麼形而上呢?

因為他們都不讀書,拿了個流行的主流名詞就往自己身上抹!

理性本身是無法被證明的,理性本身就是形而上。

萊布尼茲最有名的想法是:單子論。

一種有靈魂的「單子」。

你不會想去理解的,哈。

但如果你對佛學有興趣,有人會用唯識論(無著世親)概念中的「種子」,來對比的思考。
「他那道德啟蒙與歷史理性也成為整個十八世紀的文化理念的主要指導原則」p328。

對,之後,人們開始去思考,歷史的前進方向,是否可以看出某種理性,一種超出個人主觀意志的理性。

所以馬克思:歷史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2017/11/14

你是「斯賓諾莎」的同種人嗎?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47) 2017/11/14

你是「斯賓諾莎」的同種人嗎?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47) 2017/11/14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20頁。
第三部 第五章 289-308
***

斯賓诺莎,是一位孤獨的哲學家。

我想,上帝會讓他出現,是上帝的絕對仁慈。
他的一生作為,
不知道成為多少志求於哲學的人的指路燈。

斯氏,
「是在乎獲心安理得的絕對體驗境地」,…
「斯氏所獲的是高度的人生智慧與超拔的生命境界」p307 。

對某些人而言,這是一種讓人一輩子欣悅的目標:解脫煩腦與心安的踐履。

但,斯氏之所以是斯氏,之所以特別的對「現代的」某些人有吸引力,在於他達到這目標的方法:用理性思維與數學方法來達到。

對,用「理性思維與數學方法」,這是他特別的地方。但更重要的是,他同時也強調:「直觀性的知識」。

所以,他的耀眼在於他用一輩子去消解這二種思考方式的矛盾。

直觀知識才能理解上帝,「我們越是理解個別事物,越能理解上帝」p305。

換言之,真正對「他人差異」的理解,是不可能用「理性」「理論」來達到的;
只有「直觀」,只有「用生命的設身處地」才能理解「必然有差異性的他人」,才能解悟上帝,才能是「最高的倫理生活」p305。

大部分的人都是用識性的概念和話語來大聲喊喊說:尊重他人。

那是假的啦。
所以一有衝突,
對付別人的手段,罵起別人來,就會覺得「別人是動物般的爛」地下手。

說斯氏是汎神論形上學體系,就是他用「形而上的高度」來感受人的存在。

但這談何容易?「一切偶然性都可解消,化成必然秩序的個別串聯」。


2017/11/10

和笛卡兒唱反調的巴斯噶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46) 2017/11/10

和笛卡兒唱反調的巴斯噶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46) 2017/11/10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8頁。
第三部 第五章 281-288
***

「笛卡兒主義者」。

這個術語很重要,如果你以後讀碩、博士,你會一直看到它。

這是指一位學者或人物,他堅定的相信:人的主體性,人的理性是普遍的,人要依理性來作為人生的指導。

這是「現代」的我們的一般「信念」。雖然,大部分的人都沒有進一步問一問:什麼是理性?

說草莓蛋糕是好吃的。這樣算是理性的表述嗎?想想

相信理性,如果沒有特別的往下問,那麼去相信「機械性」的因果關係,就是必然的邏輯發展。

相信理性,如果沒有特別的往下問,那麼人性就必然會被抹殺。
因為人性不是「機械性」因果的。
不然,你為什麼要幫助一位對社會毫無功能性作用的老太太呢?

如果你再把理性等同於「進步」。那麼,…,好吧,自己去想。

所以,總有人會去好好想想,「理性」是那麼的好嗎?
但,如果不是如此,理性的限制或局限,在那裡呢?

巴斯噶出場了。

我很愛看他的書。自己去找找 吧。

巴氏於是把理性分為二種:本質性真理和非本質性真理。

看到了沒,這是偉伯「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的另一種翻版,不是嗎?

對笛卡兒理性論的挑戰,往往要用「辯證式」的語言,例如巴氏所言:
「人知人是渺小可憐的。因為渺小,所以可憐;但因他知他是渺小的,故是偉大的」。p287


2017/11/08

說「我思故我在」的那位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45) 2017/11/08

說「我思故我在」的那位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45) 2017/11/08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12頁。
第三部 第四章 263-274
***

對啦,是笛卡兒。

「從笛卡兒開始,近代歐洲形成了獨特的思維方向,而有別於古代希臘哲學和中世耶教哲學」p263。

笛先生,如此的被歷史記錄著。

獨特在那裡?

首先,之前談過了,中世紀之後,「經驗」這種東東,成了人們思考的重要「條件」,而不再是形而上的某種第一因。

笛卡兒,是理性主義者,那麼他和「經驗」這種東東的關係是什麼?

他之所以是近代哲學的獨特思維方向在於:
他從經驗出發,來思考「理性」這種「形而上」的力量根源。

所以,整個難度在於:從「偶然性的」「特殊性的」經驗出發,如何可能去探索出讓人信服的「普遍性」的「理性」之確認呢?

笛先生的說法,問題很多。所以一直有哲學家想要去談的更好。例如康德、黑格爾、胡塞爾、海德格爾、梅洛龐蒂等等。

那麼多人都去「面向」這問題,可見多難,多迷人。

最基本的難度在於,講過了:如何從偶然性的經驗證出普遍性的「理性」。

我思故我在,就是笛先生的解決方案。

用人的思考這一方法,不斷的去思考去懷疑,最後不能被動搖的就是「理性」,就是「我在」。那是最後的第一原理之礎。

對,就是你,「我在」。

當人用經驗證明出人是有理性的之後,
於是人就可以用「理性」去思判斷了。

但,人的「我在」是思考出來的,於是人就是「思考的產物」,是「心的產物」。
心可以證明你存在,但那外面的世界呢?

於是,
於是心物二元論就來了,克服它,就一直是近代哲學以後,最大的「問題標的」。

康德是用現象與物自身…,黑格爾用絕對精神的自我辯證…,胡塞爾用「意向性」的內心活動過程…。

但,這是對人而言的「永恆性」問題。

中國的天台宗早就問過了,雖然解決方案很大不同,
天台宗說:一念心法三千界。

人的「一念心」這種經驗現象,可以讓我們悟人「實相界」,所以可以知三千界。

有趣吧!

2017/11/07

兩大主角現身了:經驗論vs理性論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44) 2017/11/07

兩大主角現身了:經驗論vs理性論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44) 2017/11/07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10頁。
第三部 第三章 253-262
***

近代哲學之所以是近代哲學的兩大哲學人物出場了,
經驗論 培根 vs 理性論 笛卡兒。

經驗論,就是以你所感受到的「經驗」為判斷和思考的材料,以及最後的根據。

理性論,就是用所謂的「理性」,來當作重要的第一原理之基礎。

來,
經驗論,好處是用「活生生的經驗」來下判斷,你不會被看 不到的形而上,講東講西的「騙了」。
但,問題是,經驗,是「特殊性」的。

人人經驗不同。經驗如 何而可能形成共識呢?如何可能成為判斷事情的「根據」呢?

理論上,人人經驗都是不同的。憑什麼,人多的經驗,就一定比人少的經驗,是有「價值的」呢?

你說,人多的經驗,就是可靠的依據。
但,人再多,總有一些人和你不同,那麼,那些人怎麼辦?

再來,那經驗不能證明的事,怎麼辦?
來,「畢氏定理」,你「感覺」的到嗎?
所以,那些感覺不到的數學都是在騙人的嗎?

***

理論性,不相信人的經驗,因為經驗總是「特殊的」「個體的」。
理性,才是人人都「相同的」。

所以,數學大家都會接受。因為數學是理性推理的,而不是經驗的。

再來,如果人沒有什麼「共同的理性」,那麼「溝通」就是不可能的。

但,理性論會抹殺人的「個體性」「特殊性」。
人,是真的活生生的和別人不一樣啊!

這兩派就在自己的優缺點中,不斷的在哲學史上對抗。
***

理性論是傳統的。
從希臘下來,大家用不同的方法去討論「理性」。

但,經驗論是「新的」思考方式,不管有多少可被質疑的地方。

新方法,就會開出新的觀點和論述的天地。
霍布斯,用來思考政治和社會,所以就被寫入哲學史了。


2017/11/06

會「反轉」的哥白尼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43) 2017/11/06

會「反轉」的哥白尼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43) 2017/11/06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7頁。
第三部 第二章第2~4節 244-250
***

再來,幾位大位物要出場了,
但,都不算是我們概念中的「哲學家」。

那不重要。

願意從去探究表象現象中,可以再談出什麼更多深刻東東的人,就是哲學家。

如果你吵架了,你會再去多想一想:吵架和人之間,是一種什麼關係呢?偶然、必然?你對,她對?對的標準是什麼?
那你就是哲學家。

哥白尼、克普勒、伽利略,都是願意從現象中,再去深思的人物。

他們不會完全相信那時的「主流意見」,那時的「普世價值」,那時的「人民的決定」。

但,要如何去思考呢?要如何對心中覺得有點怪怪的東東,進行某種「考量」呢?

這就要「方法」。

同學們,你思考有「方法」嗎?
沒有啊。是啊,真的沒有。
你又不爽了。
但,你本來就是跟著別人一起呼喊,享受群眾的快感而已啊。

不是嗎?
那你跟我說,你如何思考出你的答案的?

那怎麼能讓一個人思考有方法呢?
多讀書啊!用書中所看來的方法去「練習」思考啊?

什麼?這樣嗎?

對啊。

你「會」騎腳踏車,不就是看看別人怎麼騎,然後你要去跟著「練習」,練習再練習,於是你就會了。不是嗎?

而且,你的騎法絕對百分之百,不會跟他人,一模一樣,不是嗎?
思考亦然;思想亦然。

但這幾位之所以引領近代哲學的風起雲湧,就在於他們用了新的「方法」,
這方法是:對大自然,用經驗式的觀察,用數學式的推理,去對之做出說明。
這種「說明」,可以重覆的「驗證」經驗。

人,還是無法忘情於「普遍性」的心中的那一驅力,
只是「數學」代替了「上帝」。

但,數學來了,「數學」解釋不了的地方,就「不見了」。
例如,某種第一原理。
無法解釋,就想法子「忘了」,或不去碰。

牛頓就是這樣,他說:

我們陳述萬有引力如何活動,但對引力的性質或本質則可置之不理。」p251

所以,我們會算f=ma
但我們不知,為什麼會有萬有引力。

社會科學是從自然科學來的,也如此。

你看到很多「不公平」,你會去對抗不公平,
但不公平怎麼來的?
你的答案都是喊口號的啦。你論證不出來的。

但不重要。
相信自然科學的我們,也就相信「忘記」「怎麼來的」是合理的。


2017/11/03

「科學」的特殊性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42) 2017/11/03

「科學」的特殊性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42) 2017/11/03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6頁。
第三部 第二章第一節 238-243
***

「科學」的特殊性?

對,「科學」只是人類文明發展過程的一種文明樣態,
不是「永恆」的真理。

所以,才能被稱之為「殊異性」。也就是說,科學,有它的特色。
但,有「特色」,就有局限。

例如,一位女性人物,如果是「大美女」,那是她的特色;
但這特色也就造成「局限性」,
什麼局限呢?
她就不能是「醜女」了。

好笑,我知你會這麼說。
當然大家都想當美女。
但,
就理論而言,「美女」就有局限了,不能是醜女。
再來,如果人人都是美女,「美女」就沒有「意義」了。

所以,科學也是,因為有特色,所以有局限。

但,你能「接受」「科學」是有局限的一種知識理解系統嗎?

你可以接受美女有局限,但你無法接受科學有局限?

迷信!

科學的局限在那裡?對,那是現代哲學的大課題。
我沒有答案。

來,往下談。科學的「特色」:

一、基本態度、二、絕對預設、三、方法論

這些都是為了處理「經驗」這種現象而來的。
這沒有錯。

但局限是:無法被經驗的東東,怎麼辦?

例如,自由啊。只要有人就有肉體限制,就無法真正經驗到「自由」。
那,自由怎麼辦?沒有科學的「自由」,到底還有沒有自由?

自己去想吧。

四、因果觀、五、宇宙觀、六質與量的對立。

所以,機械論就成為主思考方式。

但,「價值」這種東東就不見了。因為價值是從「理念」判斷出來的,不是因果機械論推出來的。

例如,要幫助過馬路的老太太。這是用「理念」而來的價值判斷,而不是用「因果推理推出來的」。

不信,你推看看,看能不能推理出來?

再來的,你自己去看書去思考好了。


2017/11/02

從自然哲學到物理 近代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41) 2017/11/02

從自然哲學到物理 近代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41) 2017/11/02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6頁。
第三部 第一章第六節、第二章 233-238
***

我們走入了近代哲的標梽:物理學。

我們太習慣因物理學而來的各種「哲學預設」,
太習慣要成就物理學而來的「方法論」,
太享受物理學帶來的「現況之形成」。
沒有人,我也一樣,有勇氣去懷疑這些。

但,它們,就一定是「對的」嗎?

你有懷疑過物學要成立的基本預設嗎?
可以想想一下啦,這樣就夠了。
你沒有能力活在沒有物理學預設的世界中,
儘管它不一定對。

從自然哲學到物理學,這兩個術語使用的變化,
就表現出物理學的特殊性,
它不再是哲學。

物理學原本是思考「人與自然關係」的哲學,
所以早期被稱之為自然哲學。

但「物理學」為何從自然哲學走出來了呢?
自然哲學是用「想的」,物理學要求「可驗證」。

這麻煩大了。

不能被驗證的東西怎麼辦?

不能被驗證就一定錯嗎?(這句要如何來驗證呢)

氣質要如何被驗證?你覺得「氣質」有,還是沒有呢?

物理學或近代科學,沒什麼不對。這是一種去看態人與自然的「思考方式」。
但,無法被納入這種思考的方式的「東東」,怎麼辦?

這是法蘭克福學派很愛想的問題:
物理學要求驗證,要求效果,要求效率,這些條件決定了「進步」與「理性」。
但,人的所有一切,都一定可被驗證嗎?

法蘭克福學派愛談,活生生的人,總有某種「更多」,是在理性的探測之外的。
不是嗎?愛情?

進步與理性,會不會是「科學」用來壓迫「非科學」的最好意形態以及思想暴力工具呢?

進步與理性,會不會是一群「想信科學」的人用來壓迫另一群「不相信科學」的人,的最好工具呢?

你是「進步」大旗的獨裁者嗎?


2017/10/31

文藝復興對哲學做了什麼?近代歐學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40) 2017/10/31

文藝復興對哲學做了什麼?近代歐學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40) 2017/10/31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9頁。
第三部 第一章 文藝復興時期 228-236
***

文藝復興,在這本 書中的按排上,佔了一個很有趣的地方。

這裡似乎沒有什麼哲學,但為什麼在一本哲學史的書中,要被排了進去呢?

這章談的是維持生活的物質狀態/社會模態上的變化。
這裡強調的是,這些生活面的改變,對某種新思考的影響,以為可能造成的「推動力」。

這裡是一種很典型「史觀」,我們可以大致說是「唯物史觀」。

唯物史觀,不是拜物史觀,而是強調「現在生活的面向」,也可以說是「物質基礎」,對思想狀態(也可以說是上層建築),所產生的無法被忽略的作用力。

我們可以看到,人本主義、古代哲學、民族國家、政治法律制度、宗教改革等,這些和生活具有緊密關係的「生活面向」,對於某種哲學思想系統所能產生的影響。

這本書以前是沒有這樣談的。

並不是說「物質基礎」對以前哲學沒有作用,
例如,很多哲學書中都會強調:奴隸制度對希臘哲學系統模態的影響。
文藝復與會被以物質基礎的重量度來加以被談論,是因為其作用太明顯了,無法不被帶過。

物質基礎對上層思想結構的「不可忽視性」的影響,
這種理解態度,是你一定要具備的,因為這是很基本的論述模形。

例如,現代新聞樣態是如何被影響而形成目前你所熟悉的狀況呢?

這和印刷科技、都市生活興起、中產勞動階級的重要性,等等物質基礎有密切的關係。
沒有這些,就沒有現代新聞業。

新聞自由,喔,那只是後來「被加上去」的很棒的「精神振奮(思想)飲料」。

有了它,很好;真的,沒什麼不好;也值得被追求。

但,決定現代新聞業的興趣,它不是主力作用。

這樣,你就知道,讀歷史有多重要了吧,
歷史,談的恰恰 是歷史的「物質基礎」。


2017/10/30

你熟悉的時代來了?近代歐學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39) 2017/10/30

你熟悉的時代來了?近代歐學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39) 2017/10/30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3頁。
第三部 概論 226-228
***

「近代哲學主潮的形成,可以說是建立在人類的理性的優位上面,通過理性的自律逐步具現胡塞爾所謂的『理性的嚴密學』之哲學理念」。p226

來,我們開始要熟悉起來了,因為近代哲學所關心的,都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密切的關係。

近代哲學中的理性,等於希臘人的「理形」,等於中世紀的「上帝」,是主要課題。

就是讓人「深信不疑」的東東。

有課題,就有反題。

理性的反題是「迷信」。所以,對理性的進行探究的最重大的反題是:「理性是不是另一種迷信」。

這是法蘭克福學派阿多諾在《啟蒙辨證》一書中所問的。

來,於是關於「理性」,有幾重要的追問方向,這決定了近代以後的哲學思考模型。

一、「理性」憑什麼是可以依靠的,可以比上帝更值得依靠?(人的自律的重要?)

二、用「理性」所形成的思想概念,有什麼特色,憑什麼說更好?(嚴密性的重要?)

三、理性的作用有多廣? 可以作用在什麼範圍?(康德知識論)

四、理性與形而上、與歷史發展的關係?(黑格爾絕對精神)

五、「非理性」是一種什麼樣的理性?(生存論)

六、理性如何可能會成為一種「資本主義下最大的迷信」。(批判理論)

七、理性「壓迫了」我們的什麼?(後現代)

好的,讓我們慢慢的往下看,「理性」逐漸成為主角的發展歷程。

2017/10/27

想到歷史的重要性了嗎?中世哲學歷史論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38) 2017/10/27

想到歷史的重要性了嗎?中世哲學歷史論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38) 2017/10/27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3頁。
第二部 第二章第六節 歷史論 222-225
***

「嚴格地說,在古希臘時代記述性的歷史,而無探求人類歷史的意義與價值的一種學理的反省」p222。

是的,中世紀就是這麼的勇敢,去問這種「大問題」。

不是嗎?

來,歷史的不斷向前是有意義的嗎?如果歷史的不斷向前只是一種偶然,並沒有意義可言,
那麼,說去追求「進步」不就是一種精神麻藥嗎?

進步是在未來才有的事情啊。是歷史的未來啊。

歷史往前走必定要有意義,所以人才能談「進步 」。

但,為什麼歷史往前走就一定是有意義?為什麼歷史的往前走不是一種偶然而己呢?

這樣思考,就是去思考歷史的意義,就是歷史哲學。

中世紀當然強調,在上帝的設計中,歷史往前走是有 意義的。

好了,如果你不信上帝,但問題仍是存在:歷史前往走憑什麼就是要有意義?

近現代哲學,從歷史本身的發展過程,來說明歷史的發展是有意義的。

所以有黑格爾的說法,有馬克思的說法,跟我們說,歷史從奴隸、封建、早期資本主義、一路到現在,是有意義的,因為歷史是如此走的。

所以這意義,是我們期得為之奮鬥的目標。

那麼,從歷史來看,問一個很不時宜的問題,
那麼,
歷史的不斷往前走,是往世界統一的方向前進呢?還是往世界不斷的各自獨立和分裂前進呢?

如果歷史的發展過程 和經驗值,不能成為一種思考「意義」的經驗材料,那麼你喜歡喊的那些口號,
就完全沒有辦法去被證明是「有道理」的。


2017/10/26

不要嫌煩,真的要去看一下「共相論」。中世哲學共相論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37) 2017/10/26

不要嫌煩,真的要去看一下「共相論」。中世哲學共相論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37) 2017/10/26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11頁。
第二部 第二章第五節 共相論 212-222
***

這是什麼東東?

「共相」,「一言以蔽之,即指涉著『普遍』或即共相與特殊或即個物的關係究竟如何的問題」。p212

也就是說,什麼是「普遍性」呢?它 和「特殊性」之間要如何被思考?

這又是很嚴重的問題。

中世紀的人,其實恰恰最能看出「很嚴重」的問題,然後又很有種的去討論。

怎麼個嚴重法。

來,
國家和個人之間的關係要如何來思考呢?
群體和私人之間的權力關係要如何思考呢?
全球化和在地化之間互動關係要如何思考呢?
人性和性別之間的差別要如何思考呢?

這些,不都是同一種「思維原型模式」下的不同運用嗎?

例如,性別,
你除了被教的那樣去想之外,還能怎麼想呢?
你想過會不會性別只是唯名的呢?

如果你沒有看過別人如何以不同的思考方式去想,
你又怎麼可能在課堂舉手,去和老師挑戰思想呢?

你說,被強迫讀物理,是填鴨;
但,你只能傻傻的去接受某種全球化和在地化的理論,
就只有你聽到的那種理論,沒有別的,
這算不算填鴨呢?(你又不爽了)

填物理是填鴨,填在地化理論,就不是填鴨!那麼是填什麼呢?填「牛」,好嗎?反正是唯名的?

來,
共相的課題,有一個重要的思考起點:共相,是「實在的」呢?還是「唯名的」呢?

實在的,是指像一顆蘋果一樣,是具體的存在。
唯名的,是指,那只是一種大家認同的觀念而已。

換言之,一種被稱之普世價值的東東,應是共相;
那麼,普世價值(共相)是實在的呢?還是唯名的?

如果普世價值是實在的,那麼人有什麼力量可以去對抗「實在」的共相呢?人只能是共相奴隸。
如果是唯名的?那麼,你去為了一種「幻覺」拼了老半天,是為什麼呢?

來啦,你喜歡的「在地化」,是實在的,還是唯名的?
如果是實在的,那麼全球化也就是實在的,在地化根本拼不過。
必須是唯名的,是幻想的,所以才能「被建構」啊。
原來,在地化是「幻想」一場,這是你想的嗎?

矛盾!

這個共相問題一直到吵到現在啦。
時間和空間,是實在的,還是唯名的?

是牛頓對呢,還是愛因斯坦?

如果你愛讀社會學,那麼涂爾幹就是社會實在論。偉伯就是社會唯名論。思想模式相同。

這樣你了了嗎?

真的。如果想要讀上去,考研、考博士。
哲學史,是要看一遍的。

因為,問題的原型真的都被吵過了。

2017/10/25

「道德」可以投票來決定嗎?中世哲學道德論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36) 2017/10/25

「道德」可以投票來決定嗎?中世哲學道德論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36) 2017/10/25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9頁。
第二部 第二章第四節 道德論 204-212
***

中世紀道德理論思辯,其實相對的,很直接的面對問題。

什麼問題呢?「道德」是個人的,還是「公眾」的?

你看不出問題的嚴重性!我來舉例:

如果道德是「公眾」的,那麼我們愛談的什麼什麼是「普世價值」的就是一種天大的欺騙。

因為,所謂的「普世價值」,聽起來好像是「普世」,但卻是指那種價值是不用去投票的,不用去問大眾的,不用去理一般人怎麼想的,反正一定就是「會對」的。

這說到底,就是指「人人」都會認同的,
而「人人」,理論而言,這是指每個「私人」的,是「個人」的,只是你用「普世」強加獨裁地(獨裁地再說一次)認為「人人」都會如此相信罷了。

不然,把「普世價值」的東東,拿去投票看看。看看是不是真的「人人」都投同意票!

在我們這種時代,人們才會「真的迷信」所謂的「普世價值」啦。你才會被相信,有一種道德價值,可以跳過「個人」的層面,直接就是「公共」的道德性價值了。

談道德可以跳過個人層面嗎?

不然,
你憑什麼說,「你」有什麼「信念」可以對抗社會的偏見,可以「讓你」無畏人言,勇往直前。
這就是個人層面啊。

談道德性不從個人談起,你,你習慣這種論調的你,
你才是「普世價值」的玩偶!

中世紀人,雖然他們也有他們所局限的地方,但因為沒有你那種「普世價值」的迷信,所以,道德的論述,從沒有跳過「個人」這一層面。

從「個人」談起,很麻煩的。

首先,
一、個人是有七情六慾的,如何從個人的七情六慾中,去檢別出那種是「道德價值」。是大問題了!

二,更大難度,「個人」所感受而出的道德,如何而可以被承認為對「別人也是有效」。
這是中世紀談道德論的基本模式。

康德,也是用這種模式來談的,雖然談法不同。

康德說,道德是指,我要做一件事,正如同其他的人也可以同樣的去做一樣,那就是道德的。

對中世紀而言,「上帝」是個人和他人的中介。

我接近上帝,所以我是道德的,
因為是「我」接近上帝而來的道德,在上帝的保證下,
這種道德他是也是對之有效的。

再來是,各種不同的說法了。

但無論如何,「個人」是起點。是從「個人」來談 和上帝的關係,而不是用「投票/大眾」來決定和上帝的關係。

「預定說」就是這種思考下的一種解答,不管你喜不喜歡。但這種說法,並沒有跳過個人。

只有我們這個時代,愛用普世價值來「麻醉」你說,有某種東東是道德的,但「『你』真的」不必用個人的層面去想想,那一定是絕對對的。

阿多諾說,這是「啟蒙迷信」。

2017/10/24

心靈是一種「光」!中世哲學宇宙論、人性論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35) 2017/10/24

心靈是一種「光」!中世哲學宇宙論、人性論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35) 2017/10/24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6頁。
第二部 第二章第二、三節 宇宙論、人心生論 199-204
***

宇宙論是探討:「世界是如何生成變化成目前這種樣子」。

這是「思考」的基本路術,你一定要去問的「問題」,如果你想要會「思考」。

從希臘到中世界,沒人繞得開。從「基本元素」到「上帝」,或許「第一物質」變化了,但如何演變,終究是要被問被談的課題。

新聞是如何演變到目前的呢?你從來沒有問過!
這塊土地是何演變成目前狀況呢?你也沒有想過。

這個時代,你被教成去把事情想成「固定不變的」。
新聞是固定不變的,所以新聞有什麼「屬性」,…
這塊土地是就是這樣的,所以它的特色是什麼,…

也沒錯。但那只是現在。
它會變化,會變下去;但如果你沒有變化的意識,你就會「迷信」現在。

但,它會變,這不是你能用意志去停下來的。如何變?那些因素會影響變呢?
多想想。
想成就大事業,這是唯一要去思考的。

中世紀對這問題的某種解答:
「祂是自無創有的第一原因,同時又是一切事物所以生成變化的目的因。」

用黑格爾的話:自在自為。

讀讀 好像很簡單,但你想得出來嗎?

就是因為會生成變化,所以討論人性才會那麼的有張力。
張力在那裡,在人的生成變化中,有沒有什麼「不變的」。

整個人性論,精彩的點,就在這裡。
中世紀的人這樣想的,人的變化是從:
一、對欲望的追求,
二、反察內心,
三、超越自己。

從我自己的感受而言,人不就是這樣嗎?這是一步一步的變化過程,而且有人性「成長的感受」。

這是變化中的不變。

你有在反察自己嗎?你有感受到隨著年紀的增力,你超越了以前的你自己的什麼嗎?
人性成長的不變在這裡。中世紀和我們一樣。

但,問題是:你有去做過反思自己嗎?
我們這個時代,忙著批判,「不敢」反思。

2017/10/20

自我與靈魂,能讓人想出什麼?中世紀哲學(2)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34) 2017/10/20

自我與靈魂,能讓人想出什麼?中世紀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34) 2017/10/20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11頁。
第二部 第一節 概說(二) 180-190
***

自我與上帝的關係;自我與靈魂的關係。是中世紀哲學的主旋律。

但是,
「當我們從事於近世哲學家的研究之時,為要徹底理近世哲學大家的思想真諦,不得不回顧中世紀哲學的發展大勢」。

沒有歷史脈絡下的思想,不管多現代,多進步,都是接近迷信。
因為,任何思想都一定有其脈絡而來,沒有脈絡就不可能長出思想。沒有脈絡,又說是更好的存在,我無法理解。所以我說是「迷信」。

對,所以,你所相信的那些東東的脈絡是什麼?是如何從脈絡中長出來的?你有想過嗎?嗯,反正就是很好就是了,對不對?

近世的很多思考主題,中世紀都提出了。雖然內容不同,但其問題的「結構」卻相同。
中世紀的提問法,反而讓結構呈現的更清楚。

現代的提法,有時反而淹在內容裡。

人與上帝的關係,導出「經驗」與「理性」的關係,轉出唯名論與實在論的爭議。在傳播就是量化與質化。

經驗與理性,到底可以有多大的對立?「道成肉身」有可能嗎?
如果道成肉身不可能,人,做為肉體的人,怎麼可能有能力去追求什麼「價值與意義」呢?

什麼是「惡」,惡 和人的關係是什麼?「惡是善的缺如」,這又是什麼?

歷史如果不是走向上帝的預設,那麼歷史的前進是往那個方向?你所希望的方向,是對的方向嗎?如何論證?

裡面有很多,「提法」。其實,和你現在所關心的事情之「結構」相同。

讓「發問」成為你可以思考的最大學習助力。讀它吧!

2017/10/19

真誠的勇敢!中世紀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33) 2017/10/19

真誠的勇敢!中世紀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33) 2017/10/19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5頁。
第二部 第一節 概說(一) 176-180
***

中世紀哲學,是我會想來刺激一下腦袋時,會去想讀讀的哲學思考成就。

原因很簡單,他們用不同的觀點談出了我們目前不敢去談,沒有能力去談,羞於去談,的很多主題。

最直接的代表:理性與信仰。

對啊,理性是不是信仰呢?你說。

不是!

那麼,決定理性和信仰的不同的那條線是什麼呢?

你也完全不知道啊。

來,「人要去追求自由」這樣的觀點,是理性的還是信仰?

理性的,我知你會如此說啦,還很大聲。

但,容許我小小聲的問一下:為什麼是理性的呢?是什麼方法來談所以可以說是理性的呢?

你也講不出來。

反正不是信仰,可能有些人那麼說。

好吧,既不是信仰,但又無法去證明是理性,所以是「迷信」嗎?
***

終究中世紀哲學,敢去追問這個問題。真敢。不是嗎?

他們的發問方法?
他們的推理過程?
他們的關注焦點?
他們就此而談出什麼人性的某種感受?

有時,讀起來,更讓人覺得溫暖。因為,是啊,那些問題,人不就一直被困擾著嗎?

即使,中世紀哲學,一般而言,是神學高於哲學;但,去想想有可能通過理性去更接近信仰,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嗎?

還是說,你根本就不去想過有關信仰的事呢?

你相信自由意志嗎?

自由意志 是指你的意志接近於上帝的意志,
還是說,自由意志只是你高興 什麼就是什麼呢?

如果,如果自由意志是你高興什麼就是什麼,
那自由意志有什麼價值呢?

在這個時代,沒人敢去烤問「自由意志」這一題目啦,這是「違返時代潮流的」。

中世紀哲學倒是很敢問,而且問的有趣。
***

去看看 ,人,曾經想過什麼的各式各樣的問題吧!

不要到了大四了,喊來喊去還是大一時,人家給的那些口 號。


2017/10/18

永遠的兩面性之矛盾解決!希臘化時代的最後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33) 2017/10/18

永遠的兩面性之矛盾解決!希臘化時代的最後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33) 2017/10/18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10頁。
第五章 第四.五節 懷疑學派和新柏拉圖學派 166-175
***

歷史的變遷過程,從可以理解的觀察而言,往往是兩種相對力量彼此的對立、解決過程。
對立與解決,是動力因,這種動力帶動著歷史自己往前推進自己。

思想史中,亦然,這似乎是不變的大結構。

兩種對立的力量,解決矛盾的模式也很簡單,到目前為止似乎也沒有例外。

那就是:
兩種對立的力量,彼此會最大的對立,最大的抗衡,直到無法被相容。
於是「能力」大的一方最後會合併另一方。但一種「新的」「融合後本質」,卻在此合併後,重新的演化開來。

歷史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思想史亦然。

懷疑學派和新柏拉圖學派,就是兩種極端對立的思想形態。後來,新柏接圖學派佔了上風,併了另一方,於是往後開啟了數千年的中世紀哲學。

黑格爾的正反合模式,有時不得不讓人信服。

懷疑學派,為什麼要懷疑一切呢?為的是:
「主張一切判斷的中止,俾在倫理的實踐方面獲致心靈的寧靜」。

新柏拉圖在追尋什麼呢?為的是:
「復歸原有靈魂的純淨與神之知識則是獲致拯救解脫的唯一可能之路」。

方法不同,但目標又是一致。嗯,「正反合」又出來了。

但為什麼是新柏拉圖學派併掉了懷疑學派呢?
真的很有趣! 你想想,我也沒有答案,書也沒有。

歷史的演進好像也是一種矛盾:
懷疑推動了矛盾,形成歷史演進的動力;但歷史動的方向,是尋求和協與統一。

和協與統一什麼呢:個體與社會、靈魂與肉體、自由與法律、理性與信仰, 等等,這種人存在就必有的矛盾。

中世紀,就在上帝的耀眼中,走上這條矛盾解決之路。

但矛盾永遠無法解決,中世紀也只是解決之旅的一段過程,歷史還要走下去,再走向解決矛盾…

***
讀哲學是一條懷疑之路,但你無法永遠的懷疑。讀哲學是用懷疑來化解懷疑的過程。


2017/10/17

快樂有什麼道理嗎?伊比鳩魯學派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32) 2017/10/17

快樂有什麼道理嗎?伊比鳩魯學派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32) 2017/10/17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5頁。
第五章 第三節 伊比鳩魯學派 163-166
***

我特別把這章標出來,因為跟我相應的不少。

「旨在解放世人對於死與諸神的恐怖以及指示靈魂寧靜而不困擾之道」。

這句 話,對某些人是有吸引力的。如果你跟我一樣,對這種句 子總有說不出的感受。看下去。

海德格爾說:人是向死的存在。

思考死亡,往往是一種放下的感受。往往只有思考死亡,人才會放下。
當然,前題是,有某些東西你想放下。

伊比鳩魯也談了很多。你可以看看。可信,可不信,但去看看他想什麼?他想的標的,或許你也想過。

但重點是:這是「一種具有宗教色彩的實踐哲學」。

換言之,「去做什麼」,而不是「去想什麼」,才能讓生命平靜。
所以是實踐哲學。
用傳統的話,也就是修行。

你無法用理智告訴自己去「讓自己不生氣」,於是你就靜的下來。
總有某些行為要被做,例如「深吸一口氣」,例如「算一到五十」。

「快樂」是「痛苦的缺如」。亦即,天底下 沒有什麼是快樂的東東,而是一種「沒有痛苦的狀態」。

對,伊氏而言,那種快樂才是真的快樂,因為才能持之。

所以,「淡泊寧靜」就會產生「快樂」。
是但 ,淡泊寧靜,也不是理智說有就有的。需要生活的調整。所以是「實踐的哲學」。

實踐哲學只是快樂嗎?不是,是提升「生活境界」的方法,「快樂」只是副作用而已。

提升生活境界有什麼用?
可以讀懂傳播理論啊。

我認真講的。
因為讀懂理論,是一種生命境界。


2017/10/16

思想的力道! 希臘化時代…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31) 2017/10/16

思想的力道! 希臘化時代…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31) 2017/10/16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5頁。
第五章 第一、二節 一般特徵 158-163
***

為什麼要有名詞稱之為「希臘化」,多了個那個「化」字,有什麼特別之處?

「希臘化」哲學和「希臘」哲學有什麼意義上的不同?

有的,非常大。

希臘哲學,是指在希臘地區被發展出來的哲學。

希臘化哲學,是指希臘城邦被馬其頓帝國統一之後,雖然希臘城邦不見了,但希臘城邦所發展出來的哲學,卻擴散到整個馬其頓帝國。城邦不見了,思想卻擴大了。

這就是「希臘化」。

歷史中很多這種現象。所以有儒家化、基督化、回教化、佛教化等等。指的都是,源始的思想發展地不見了,但其「思想」卻被接受,同時,更為擴大。

這是思想和帝國的差別。

吉朋的《羅馬帝國興亡史》有一句話:「天下沒有不滅的帝國」。如是。

但,思想,卻得以一再的繁興,一代接一代。
只要那思想是有價值的,是值得人性一再沈思的,是對人性的自我轉化有發酵作用的。就會不斷的有人接起來「想」。

沒有人有興趣去知道,馬其頓帝國中最有權力的將軍是誰?但,希臘人談的,希臘化哲人想的,卻一直莫名的打動一代接一代的某些人。

然而,我們也可以看到一種歷史現象,當一種哲學擴散至他方時,所產生的哲學內容變化。
希臘化哲學的重點和希臘哲學,不同?

為什麼會有重點上的不同 呢?什麼影響了這些變化呢?

印度佛教和中國的漢傳佛教也有一些重點上的不同和變化啊!
歷史就是給了我們可以思考的很多類似的例子。

思想 和歷史一 樣,總是有繼承,和再創新。因為,人是會不斷挑戰自己所面對的環境。

繼承和創新是一體兩面。這是結構止的必然。

割斷歷史經驗對我們的影響,就是不可能會有創新的。
有的,只會是割斷一切外在關係的、憑空自己想像的空洞口號。

斯多亞學派所談的,都是希臘哲學談過的。只是有些修正。

來,如果你以前看到這種哲學內容就會反感,但你現在讀希臘化哲學卻可以若有所思。

恭喜,以的希臘哲學「原料」,在肚子中開始作用了,你的自我思想之發酵,啟動了。




2017/10/13

思想的難度! 亞里斯多德以後…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30) 2017/10/13

思想的難度! 亞里斯多德以後…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30) 2017/10/13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1頁。
第四章 第九節 亞氏以後的消遙學派 157
***

「在亞氏死後,繼由希歐弗拉斯特斯,亞理斯多西納斯,德米特流斯等人接辦下來,但無新的思想創獲」。

抄這一段,重點在「無新的思想創獲」。

從歷史的角度而言,要有新的思維啟動,本來就無比艱困。
往往要有一二百年的和平日子,才能有一位思想家成就之可能。

知識,是一種自我追問的過程和結果,
但有趣的是,它的結果具有「客觀性」,所以才能流傳下來一二百年。

對知識,一定有要著「尊重」的心,
因為透過它,它帶著你去改變了你自己。

尊重知識,才能使得知識對你有益。
感受知識成就的艱困,你才能因對知識的謙虛,而使得自己成長。

但,你無法想去對知識謙虛,就謙虛的下來,
只有你自己在追求的過程中,感受到那過程的不易,
你才能真的升起謙虛之心。

很多人,尤其是「自覺進步」的學生和年輕人,
知識只是隨手可得的化妝品,或是像市場中可以「拿來」用用物品,
現在流行什麼,跟著拿來拜一下,只著喊喊大小聲,表示自己很「知識」而已。
你從沒有感受過知識的為什麼值得你去尊重。

那沒有用,對你而言,這樣的知識,是最嚴重的「糖衣毒藥」。

如果你對知識真的起不了興趣,沒關係,各人有各人的因緣。

但不要欺侮它、亂用它、隨意它…,知識對你的「反擊」,遠遠超出你的想像:你會一輩子輕視知識。


2017/10/12

讓我「領會」最多的地方?亞里斯多德藝術論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29) 2017/10/12

讓我「領會」最多的地方?亞里斯多德藝術論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29) 2017/10/12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5頁。
第四章 第八節 藝術論 153-157
**

藝術論、或著 美學,是讓我有著最多驚奇性的思索的領域。

所謂驚奇性是指:那種你往往認為如此理所當然的地方,沒想到居然可以如此來思索,可以被談出如此豐富的思考內容來。

例如,人如果對「藝術物」有「美」的感受,那麼,一般動物也會有這種「美」的感受嗎?

例如,所謂對藝術品的「美」的感受,和吃蛋糕的那種「愉悅感受」,是同樣的經驗值嗎?
如果不是,那麼,「美」是什麼呢?

它 如此簡單的存在於生活中,但又很難說清楚。

三十年紀以後,這個領域的這樣子的思索,是對我衝擊最大的。

事實上,你必然要有長期和「審美」有關的經驗值,例如聽音樂、看畫展、讀小說、寫書法…等等。你才有能力去看藝術論的東東。

不然,它 談的什麼感受之類的文字。你是不會理解的。

同學,多去看展,聽古典音樂和讀小說。有這些經驗值,你才有思考美學的可能。

同時,對我而言,我一直感興趣的課題是:美學和德性之間的關係。

常常去接近藝術品,對一個人的德性修為,是有正向的關係嗎?有的。
德性上正向的關係,對一個人去增強理論性的理解力,有關係嗎?有的。

因為,這些都是有著一種出於自身但又超越於自己的客觀性力量之存在。美、德性、理解,都是「主觀性的客觀存在」。

因為,美、德性和理解,都必須從你自己這個肉體出發,所以是主觀性,但那種感受,又是「很多人都會相同有的」,所以又是客觀性。

所以,常去聽古典音樂,可以幫助你讀懂傳播理論。!
我是認真說的。

美,如果要是美,有其形式上的規定嗎?
有,「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對稱與明確」。

好,那麼,現在你知道,為什麼我上圖像構圖的課時,是如此的強調:秩序、對稱與明確。

「詩比歷史更接近真實。」這句話也常被引用。你想想!

藝術品是「個別性」的物件,但藝術品卻要表現「本質」。
從,殊性的個體如何的呈現出共性的「本質」呢?

如果你愛如此去思考,你才能讀懂阿多諾的啟蒙批判。

現代的思考趨勢中,其實是往美學所開出的方向而前進的。所以大學問家,最後都會去談美學。

繞不過去的。

好,開始去看看,美學搞什麼東東吧!

2017/10/11

最「迷人」的領域?亞里斯多德政治論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28) 2017/10/11

最「迷人」的領域?亞里斯多德政治論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28) 2017/10/11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5頁。
第四章 第七節 政治論 149-153
**

政治領域,有幾個思考的「大原型」。在亞氏和柏氏的政治論中,幾乎是被提出來了。
之後,談政治理論的,都在這個籠罩圈內。

好好的看看這些思考原型,好好的想一想。政治的思考,是有方法的,有理論的,有推論的,不再只是熱情而已。

一、政治學,必然是倫理的,也就是說政治要讓人活得更「善」,更有「德性」。(是這樣嗎?)

但,什麼是善,什麼是德性;政治如何而可能達到這目的?現在的政治,還有人談「德性」嗎?那如何談政治呢?

二、去思考政治如何達到政治目的,那麼思考的推理方式有二種。

1是柏拉圖的「理型論」,從某種永恆的「第一原理」往下推 ,是「理性論的」。2是亞氏的,是社會觀察式的,也就是「經驗論的」。

你是那一種的呢?你有想過嗎?這二種方式,的好、劣之間的比較又是什麼呢(方法論)!

三、就我們的經驗值而言,人在實際能力上是真的有高、下之分(真的不要去否定啦)。那麼,這種人的能力不同之實際存在,和政治理論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只有在我們時代,現代的我們才沒有勇氣去正視「人的能力不同」,這一明顯的現象。也不敢去正視的討論:人的能力不同。我們都是抽象的假設:人人能力平等。

柏氏和亞氏,比我們有勇氣多了。他們不逃避這一問題。

四、政治的體制可以是多種的,而且不同的政治體制,都有其「好處 」和「壞處」。
他們敢去討論,不同政治體制的好處 和 壞處!

我們這個時代,只有一種唯一的「正確」的政治體制,就是投票的民主政治。其他的,都是注定的爛到骨子裡的政治體制。

是我們迷信,還是古人笨。

五 、財產制度與政治體制之間的關係。也其實也是「個人」與「國家」之間的關係。

你有想過不同財產制度,你的生活會變得如何呢?更好嗎?還是不好?

私有制,是唯一正確的財產制度嗎?

個人的幸福和國家的理念,如果衝突,那麼思考這解決的方向是什麼呢?

***
這幾個是政治的大原型「考題」。
你準備去思考了嗎?

還是說,「想那麼多」,就沒有「參與政治的熱情」了呢?


2017/10/06

談倫理是要搞什麼屁啊?亞里斯多德倫理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27) 2017/10/06

談倫理是要搞什麼屁啊?亞里斯多德倫理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27) 2017/10/06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8頁。
第四章 第六節 倫理學 142-149
**

今天談倫理學。蠻無聊的,但對真的有興趣思考「人」與「社會」與「歷史」面向的人而言,這卻又是「最重要的」的思考領域。

你常常喊著說:人要如何?社會要如何?國家要如何?歷史要如何?

所以你批判,你要行動!

但,到底人、社會、國家、歷史,為什麼就是要往你所說喊的那種如何而前進呢?
你能說明一下嗎?

如果講不出來,那是不是,你又是處於現代迷信?

你只是用你的青春去供養一種觀念形態的「seafood」而已。
不是嗎?

「倫理學基本上具有目的論的性格」。

這沒錯。
我至少沒有讀過「沒有目的論性質的倫理學」。

所以,那麼,要思考你所喊的那種人、社會、國家、歷史的要如何,去思考那種呼喊所指向的「目的」。
就是倫理學。

但,倫理學更重要的任務,不是喊出某種「目的」出來而已,那高中以上的人都會。

重點在於,如何去論證,所談出來的「目的」,具有合理的正當性。

要論證哦,不是憑感覺的!

對亞氏而言,倫理學的目的是「善」。
但,「善」是什麼呢?如是長長的論證就出來了。
你去看吧。

因為可以論證出來,所以就可以沿著論證的過程中,
進一步的談出所要去「實踐的內容」應是什麼?
換言之,人要如何去「實踐」,才能達到善,才能是進入有倫理性質的生活。例如,亞氏強調「適中」這種實踐特色。

順便你也就可以問一下,
你讀的那些「新聞倫理」,被提出來的「目的」是什麼?

能夠論證出來嗎?
論證不出來。
那你是讀新聞系,還是進入「新聞廟」去參拜!

2017/10/05

為什麼都會去想著靈魂這種事呢?亞里斯多德靈魂論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26) 2017/10/05

為什麼都會去想著靈魂這種事呢?亞里斯多德靈魂論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26) 2017/10/05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3頁。
第四章 第五節 靈魂論 140-142
**

靈魂,對,這種非常「經驗以外」的東東,為什麼這些理性思考的、愛智的哲學家,都愛去談呢?

明明就是很「玄」的東西,不是嗎?

嗯,事情可能要換一個角度來想:
要問的是:
哲學家是以什麼樣的方法,什麼樣的思考模式,
來企圖去探思「靈魂」這種東東!

的確,它是很玄的。就是因為很玄,所以哲學家如何去用什樣樣的思考方式,所以可以很「理性」地去探討「很玄的」東東。

這才是重點。如何用「理性」的方法去思考「經驗之外」的東東呢?

亞理斯多德,你看吧,他就用他的四因說,企圖來說明、思考靈魂這東東。

說的好不好,你自己看。

一直都有人用不同的思考方式來談「非經驗」的東東。
所謂的「非經驗」是指那些可能「永恆」的東東。

例如康德就說上帝是一種「理念」。當然,「理念」是一種論說方法和概念。

其實,這也沒有那麼不切實際。

來談談你最愛講來講去的「自由」。

「自由」是非經驗的啊!

不是嗎?來,你什麼時候可以不受「肉體」的限制而完全的自由呢?沒有。所以,你根本不可能「經驗」到自由。

但,你又「感覺」得「自由」應是永恆的價值。

看吧,就去思考「非經驗」的思考模式而言,
談靈魂和談自由,是同樣的思考模式。

哇,那麼,如果談靈魂是迷信,那麼談「自由」呢?


2017/10/03

大自然也可以談出哲學嗎:亞里斯多德自然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25) 2017/10/03

大自然也可以談出哲學嗎:亞里斯多德自然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25) 2017/10/03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4頁。
第四章 第四節 形上學 137-140
**

來,這是現代人最為困惑的理解面向之一,
和古人很難進行理解上的溝通。

我也是一直(以前啦)覺得這些古人怎麼會這 樣想呢?真奇怪。他們腦袋到底裝什麼啊!

後來才覺得,是我們被現代科學「迷信」的太厲害了。

我們就不知不覺的相信(信仰):
大自然反正就是「存在」那裡,是一種沒有意義的「物質堆疊」。
是中性的。
所以值得人類用他們的意志去「自在」的開發。

很多同學又不爽了啦。
說,老師,那有,我們很重視「環保」,非常。

好,那,請你跟我說:大自然的存在有什麼「哲學上的意義」?你如何去說出,那種在大自然身上的所展現出來的「哲學意義」?

所謂的重視環保,只是你要「永續使用」「大自然」的手段而已。重點在,「永續」使用。永續哦,要永永遠遠的對大自然給用下來。

哈。

談大自然的哲學,就是要談大自然的這樣存在,有什麼「目的」,我們從對大自然如此存在的目的理解,去看出大自然對我們的「意義」。

注意哦,不是使用,更不是永續使用。

什麼是「如此存在」呢?

哦,那為什麼,葉子是綠的,而花是紅的呢?
為什麼落葉是黃的呢?

水為什麼向下流呢?這是什麼意義。為我們的人生指出了什麼「哲學道理」呢?

對,我們再也不會去思考「自然哲學」,但我們重視「環保」。

自然哲學,就是指為大自然,找出一個位置,這個位置是我們追求人的意義的必要的一個環節。

看看亞氏怎麼想的,就好。

2017/10/02

第一原理?:亞里斯多德形上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24) 2017/10/02

第一原理?:亞里斯多德形上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24) 2017/10/02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11頁。
第四章 第三節 形上學 127-137
**

形上學,在這個時代比較是負面的意義之名詞。

但在歷史上,這個名詞的出來,恰恰是彰顯了人之所以為人之特質之一:
人有求知欲望,而且是追求「第一原理」。

「第一原理」,蠻嚇人的!

什麼時候,你會想去追求「第一原理」呢?什麼動力,什麼樣的心情之下,第一原理對你而言,是一種追尋的力量呢?

有些人會,而且這過程中,基本上是一種折磨。

對,是折磨,但你擺脫不掉。
對我而言,人居然擺脫不掉這種想去追尋的折磨,而且是有意識的想去擺脫,居然不成。
這一現象,對我而言是更大的震驚!

你是被折磨的人嗎?往前走吧。一座山有一座上的風景,這是折磨的報償。

這種思考中,最重要的「四因說」被提出來了。
你一定要理解四因說,而且要會去用它來思考。

即使是在現在的教室中,它都是必要的思路,只是你的老師沒有跟你說而已。
如果你想摃老師,用這四因說問一下,很多老師大概都會呆在台上。

來,任何事都可以用這四種面向來結構:
形式、質料、動力、目的。

背下來,背下來。

來吧,舉例,新聞,
新聞的形式是什麼?
它的內容質料是什麼?
它的發展過程動力是什麼?(不然為什麼會發展變化呢)
它 這樣發展變化的目的是什麼?

來,好用吧。去考考很多老師吧!

其實,把你所熱情的、所堅定的、所向前衝的,那些,
用這四因說來自我考一考,
大概,
你就會知道原來這世界還蠻有趣的:形上學一點都不「古」,因為你經不起它的檢驗。


2017/09/29

講話有可能講到是真理嗎?:亞氏邏輯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23) 2017/09/29

講話有可能講到是真理嗎?:亞氏邏輯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23) 2017/09/29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9頁。
第四章 第二節 亞氏邏輯 119-127
**

要頭大了!
是真的要頭大了!

我真的對邏輯學沒有太花力氣去探討過。
雖然,
「亞氏邏輯…大部分的理論已是陳腐不堪」。
但,
把「邏輯」單獨拉出來思考,成立為一種專門的學術領域,是亞氏的功勞。

對我們這種在東方文化風氣長大的人而言,
邏輯往往不是什麼太值得去花力量的東東。

反正,聽得懂就好了,要什麼邏輯呢?
更何況,我們常說:無聲勝有聲、得魚忘荃、言語道斷…。

似乎,語言只是一種不太完好的工具,更何說去搞跟語言相關的邏輯。

我花了十多年才有一天頓悟的領會到:為何西方文明的學術發展都和邏輯這一學問離不了關係。

因為:就西方主流思維而言:合乎邏輯就是合乎真理。邏輯是真理在語言的現身。

而對我們而言,
說講話講的有邏輯,只是講的順一點,講的容易被理解,講的有點道理。但和「真理」,不一定有關係。

這是東西學問的很大文化代溝。(我花了十多年才感受出來!)

那一方對?不知道。真的,東方的未必不對。尤其是當代哲學是如此思考,例如默會知識、前反思知識,…。

但,如果你感受到西方對邏輯的重視之感受,你才能明白為何他們總是要去把事情講得很「邏輯地」清楚。

因為,邏輯地清楚,代表是接近真理的一方。
所以,為什麼「範疇」是如此的被重視,例如康德的先驗範疇觀念,胡賽爾的「範疇直觀」…

所以,三段論法、矛盾律…如此的被重視。

因為,這些不只是幫助思考的工具而已,而是人類唯一可能接近真理的「梯子」。

***
把內容看完吧。忍耐一下。很枯乾的。


2017/09/28

一種無情的有情:亞里斯多德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22) 2017/09/28

一種無情的有情:亞里斯多德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22) 2017/09/28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三民。

**
今天導讀4頁。
第四章 第一節 生涯和著作 116-119
**

慢慢的,如果你書是看得下去的,
你對不同的學問者,不同的學派和知識體系,
就會有自己的一些觀感了。

觀感,我是講的學究一點,
認真講,你就會有自己某種「不知不覺的」喜好,
很直接的,對某位哲人或學派的「情緒式」的張力,即好惡。

為什麼,不知?
你一定分析出原因來嗎?大概不成。
反正就是喜與不喜!

有時,如果你書讀得下去,說讀得下去之動力,
更多的是自我的追問:
為什麼我會喜歡或不喜歡某哲人某學物?

然後,有時年輕時不喜的某人某派,
在年紀成熟後,觀感變了,喜好變了,
開始覺得有道理了,開始學得喜歡了。

這種變化,其實是讓人覺得讀書是值得的重要動之之一,
因為,
藉由讀書,
你強烈的感受到你變了,而且是一種一百八十度的改變。
而且你很開心於這種改變。

這不容易,不是嗎?
你有能力自己看出你以前信到骨子裡的東西,是有問題的嗎?

我對亞氏就是如此。

亞氏不太「詩意」。哈。什麼都討論的硬。都要講得很有「邏輯」,那有時是一種無情,我覺得。

但,日子走多了,才覺得能無情真難!

常說,和柏拉圖的對比,
亞氏「注意到經驗科學的問題」。

這其實是,他更重視,在日常生活中的明顯的但你不太注意的事情,但他會去研究的很有「學問」,亦即他會去談出某種事物的「客觀道理」。

例如,修辭學(口傳係的真正底脈在此)。
講話就講話,如何把話講得好呢?
對,他就會去問這樣的問題。
這其實是指他會去追問:有沒有某種「客觀性法則」會決定性的影響講話的好與壞?

那麼你會去問:
怎麼戀愛,才算是戀得好呢?
你願意這樣去思考戀愛的「客觀性法則」嗎?

可能你會覺得好笑,那有這種事!

但,對客觀性的追求,這種態度是重要的,如果,
問多了,有沒有答案不重要,生命的轉變,就是在這種「自我思考(善用其心)」的過程中,轉變了。

2017/09/27

哲學家也是人:亞里斯多德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21) 2017/09/27

哲學家也是人:亞里斯多德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21) 2017/09/27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三民。
**
今天導讀2頁。
第四章 前言 115-116
**

哲學,追求智慧,追求知識,追求客觀性。
但這種追求的方向,受到「人的個性」的影響有多大呢?

真的很大。
有時,都不忍住會去思考,
是學問影響了個性,還是個性決定了學術的路術。

何必是學術呢?
有時,在各種方方面面,從政治到藝術,真的是你認同某種內容,還是你的個性就「愛上了某種特色的內容」。
論述,只是化妝品罷了!

「生命中所不能承受的輕」,所指的是這種嗎?

「柏拉圖…表露一種神祕主義的傾向,亞里斯多德所要求的仍是確定的知識」。

二種不同的學術路術,到底是怎麼被決定的呢?
人最後最去認真探求某種知識樣態,是不是更大的決定點,
早已在出生時的個性中,就被決定了呢?

這二個人,很多面向上都是相反的。

當然,從「思想史」的角度而言,亞里斯多德的很多觀點是針對柏拉圖論述中的弱點而出發的。例如,柏拉圖重「存在」,所以亞里斯多德對「變化」的思考,就特別顯眼。

但這又是兩兩相對相扣相斥的。

搞懂柏拉圖才能了解亞里斯多德在想什麼?要解決什麼?
同樣的,看清了亞里斯多德的努力方向,你才能明白的看出柏拉圖的不可動搖的是什麼。

2017/09/26

美是感性的、性感的:柏拉圖藝術論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20) 2017/09/23

美是感性的、性感的:柏拉圖藝術論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20) 2017/09/23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三民。

**
今天導讀3頁。
第三章 第八節 藝術論 112-114
**

再偉大哲學家,總會有一些想考的面向上,會被後人批評的很兇。

柏拉圖的藝術論,就是這樣。

事實上,我也蠻無法認真 接受他對藝術的看法。

但,有趣的是,如果你讀藝術史,美學理論,幾幾乎乎 ,又沒有人能繞開柏拉圖的藝術論。
總是要提他,雖然提完後,某種接近負面的評價比較多,但總是要提。因為,他的負面講法,實在也講得太有道理了!

什麼才是美呢?他問。

人家柏拉圖一出手,就抓到核心。
幾千年來,大家為這個問題吵個不停。

一般人而言,大部分的人很難否定:美一 定是要感性的才能存在。總是要經驗值的。

但柏拉圖說所以:藝術很難不去模仿外面的世界,既然要模仿,那就理論上不可能是「最好的」。

有道理啊,真是令人牙癢。

所以,幾千年要和柏拉圖唱反論的人,就是在論述一種說法:藝術不一定要模仿,可以有自主性。

但如何來說藝術的自主性呢?不是都要靠著藝術品才能談藝術嗎?既要「靠某物」,如何自主呢?

就這樣,美學理論都在吵這個。
柏拉圖有沒有很厲害!一句話就打到死穴了。

2017/09/25

人無法單獨過日子:柏拉圖國家論/政治論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19) 2017/09/25

人無法單獨過日子:柏拉圖國家論/政治論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19) 2017/09/25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三民。
**
今天導讀5頁。
第三章 第七節 國家論/政治論 108-112
**

要往下談之前,我想說一下幾個我讀古人文章思想的態度。

的確,我們活在他們之後的幾千年,
外在的物質條件很有大的變化,
但我們想過的和想到的,並不代表他們以前「沒有」想過或想到,
我更願意去思考,
為什麼古人的選擇是我們不同的?
而不是認為我們一定比古人進步。

這樣去想,有時會有很多視野被打開!

以下就是案例:
柏拉圖認為:「貴族政體」是最完全的理想制度。

那麼,是柏拉圖那個時代不知有民主政體嗎?
不,他完全知道,而且就是。

那麼,他為什麼不會去選一個連目不認丁的現代人都覺得是最好政治體制:民主制度呢?
所以,
他的考慮是什麼?
不去選擇某種政治體制的思考方向是什麼?
那種思考方向,對於我們目前還適適合嗎?
他提的思考方向,對我們的目前又能有何種啟發?

柏拉圖在政治思想上開導了所論「烏托邦主義」。
藉由,烏托邦主義,人們對政治的想像可以有多大呢?
我們活著的政治體制,在烏托邦的對照之下,會是什麼樣的形狀呢?
在烏托邦的對照之下,目前的體制可以有多好呢?

於是,你才有能力去思考,
你對目前的政治總總信念,是思考過的呢?還是又只是一個跟著喊的某種迷信呢?

於是,你才能思想的底子可以去思考,
政制體制如果要更好,那麼所要走向去的方向是什麼?

把某種政治體制相信為是最棒的,不需要再被超越的,目前的政治體制已是歷史中最好的了。
這是最懶的、最迷人的的想法。


2017/09/23

你無法擺脫的「不存在」:柏拉圖道德論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18) 2017/09/23

你無法擺脫的「不存在」:柏拉圖道德論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18) 2017/09/23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三民。
**
今天導讀4頁。
第三章 第六節 道德論 105-108
**

這年頭談論道德這種題目,第一個要被問的是:有這種東西嗎?在那裡呢?

用「出來給我看」這種標準來嗆,沒什麼不對;但「看不到」的道德,你卻擺脫不了。

這才是威力之所在!

於是怎麼去思考這種「看不到但又無法擺脫」的「人之現象」呢?這樣的題目,其思維架構要如何發動呢?

這就是倫理學。新聞倫理也是啊,但你怎麼思考新聞倫理呢?你學了什麼東東呢?那樣談,是有意義的談嗎?

幾個思考的要命點,這些點都是以後某種哲學論述:

一、什麼是道德現象?吃草莓蛋糕是嗎?幫老太太過馬路是嗎?為什麼是?判斷的「標準」是什麼?

二、道德是「社會給的」呢?還是來自某種內心的價值?那麼「反核」是道德的嗎?它是偏社會的厲害關係的,還是來自人的內在的?怎麼去「證明」呢?

三、人要如何去判斷道德呢?又要如何去衡量如何實踐呢?你為道德「所做」的,是道德的嗎?這是實踐論。用非道德的方式去實踐道德,是道德的嗎?

四、道德與「德性」「國家」「幸福」「上帝」之間的關係又是如何呢?
***

好,簡單的問一個我愛想的問題:

來,你覺得一個人站出來在你面對,有沒有某種「氣質」上的差別呢?

如果你願意承認是有氣質這種東東,因為那感受的到。
那你有想要有氣質呢?為什麼,那憑什麼吸引你。

如果你也想讓你的生命是有氣質的生命,要如何做呢?

這與道德實踐有關嗎?

來,氣質就是德性!

它,看不到,但存在,而且你無法不去感受到它的威力。

哈,我是你多少年來,還敢跟你談「氣質」這一論題的老師呢?

氣質,是在人身上呈現的「藝術品」。


2017/09/21

繞不過的「心中刺」:柏拉圖談靈魂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17) 2017/09/21

繞不過的「心中刺」:柏拉圖談靈魂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17) 2017/09/21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三民。

**
今天導讀6頁。
第三章 第四、五節 宇宙論、靈魂論 100-104
**

來,我們又可以看到某些思想原型在起作用的範例。

柏拉圖也無法例外。這是人的宿命嗎?

柏拉圖強調「理型」,認為那是最高的、不動的。
所以,如何解釋世界「變化」「變遷」的問題,就很有難度。

事實上,他解釋的不好,所以才有以後的亞里斯多德,
才有那句名言: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但,他如何去克服呢?這裡有很多「新想法」被提出來,你看看,想想。

我們這個時代很難認同他的說法,是啊,我也是;
但現代科學就如何呢?大爆炸!「原子」的交換…。你相信,就好。

但,總是要提出可以「變化的動力」啊。這是人的思考渴求嗎?

「人」,又出來了,人是會變的,因為人有靈魂。

人的變,是一種有趣的變,用黑格爾的話來說,是自在自為的。
也就是說,人是自己變動自己,不用外在力量的推動。
不是嗎?

你愛上一個人,是你自己要去愛的,還是別人叫你去愛你就愛起來了呢?

你大四了看大一時的你,大一蠻笨的;你的變化是外來推力,還是你「自己的成熟」?

靈魂也是這樣,靈魂就是用來解釋「自己給自己變」的最好解釋模型。

靈魂,既自我變化,又永恆。所以,這種特色,又被認為具有「神性」。

因為永恆,所以靈魂追求的東東,又不同:是德性和智慧。

但,我說啊,
只有你切身的從自己身上感受過那種,自己產生了某種「變化」,這種變化讓你覺得你去懷疑自己,去否定以前相信的某些東西。
而且這種力量是來自「內在的」。

你就會相信「靈魂」這種思維架構,你就會去思考「德性和智慧」,會渴望去追求「自由」與「解脫」。

沒有那種經驗,談什麼德性、普世、自由,都是在夜市跟著喊爽的而已。

菜涼了嗎?換下一盤。


2017/09/20

一定要看過去,雖然你也一定不會「懂」:柏拉圖的形相論(存在論)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16) 2017/09/20

一定要看過去,雖然你也一定不會「懂」:柏拉圖的形相論(存在論)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16) 2017/09/20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三民。

**
今天導讀9頁。
第三章 第二節 形相論 91-99
**

都講在前面了:你一定看不懂這章。

但這是個好例子,來說明:
你如何去讀那種一開始幾乎完全看不懂的內容,文史社哲類。

來,
一、先掃瞄的看過去。這部分最「苦」。但,最後你能不能往下讀下去,這是決定性的「步驟」。

二、看 我的導讀。(如果是別領域,先去看簡介之類的書,抓住看書的基本十字座標)。

三、有了簡介性的指導方向後,有了某種基本的看書「視角」後,你再去「讀一次」。一般而言,你會有那種「咦,以前怎麼看不出來」的那種驚嘆。對,這就對了。

四、就是這樣的「循環」,讓你不斷的一層一層的向上提升上去。每循環一次,你都感到一種「成長」,都看出了「以前沒有能力看出」的東東。對,就是這樣!

柏拉圖的基本「原型」,這一原型幾幾是數千年來西方主流文化的「原型」:
「感覺經驗的對象或即具體存在者,…流變不息;只有依據理性,層層廓清『存在』概念的義蘊,才能真正把握實在或本體」。

所以幾個論辯架構就依此發展而吵了數千年。

一、感覺(感性/經驗)與真理(本體/實在)是什麼 樣的關係,是一種對立形的關係,即感性與理性是對立的,二選一的;還是說,感性與理性之閶是一種「可轉化」的關係?

二、依據「理性」來澄清兩者之間的關係,但這個理性是什麼樣的理性呢?是理性的、知性的還是辨證的?

三、「真理」是概念的(唯名)的,還是實在的(實存的)?

四、人可理認識理性嗎?(後來康德的知識論進路)

五、直覺可以是理性嗎?(現象學的進路)

六、「非理性」是一種什麼樣的理性?(後現代進路)

最後,柏拉圖的「山洞喻」故事是你一定懂的基本常識。


2017/09/19

對你,考驗的開始:柏拉圖的知識論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15) 2017/09/19

對你,考驗的開始:柏拉圖的知識論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15) 2017/09/19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三民。
**
今天導讀4頁。
第三章 第二節 知識論 87-90
**

知識論。
這是近現代以來最重要的哲學課題。

從某一角度而言,
你如果對知識論要探討的問題是什麼,沒有什麼理解,
很多學術性質的書和論文,你必然會讀得常常中斷下來。

柏拉圖的知識論,被後來的哲學家「修補」的很多了,
但,他提出的「如何去思考『知識』」的那種「思想原型」,
卻是一直被延用下去,
或著當作再思考的「起點」。

什麼是知識?

哈,你答不出來啦。

你常常自認為因為有了某種「知識」,所以就去批判。
但什麼是「知識」,
你心中有的那一些東東憑什麼可以被稱之為知識?
你的那些知識,又有什麼「資格」,所以你可以據之去批判別人?

對,你完全答不出來。

但你很勇敢的去批判…,加油。因為你認為你有一些聽來的知識…

來,知識論就是去探索上面我提到的那些問題。
真的很煩人,不是嗎?

來,幾個思考「知識」的思考原型:

一、柏氏認為:知識「捨離感覺經驗,企獲高度的普遍概念」。

於是,來,同學,你認為的知識,恐怕大部分都是用感覺很對的。

二、之所以要追求普遍概念,是因為知識要具有「客觀性」,但什麼是客觀性?這是第二思考原型。因為這個問題吵了幾千 年了!

三、那要如何獲得「客觀性」的知識呢?於是「方法」要被講究,「方法論」這個課題就被提上桌面了。

柏氏認為是「辨證法」這種方法;現代科學強調的是實驗、量化的方法。又是二種吵架的格局。

四、知識是否可以「直接」獲得,還是要「中介」(間接)才能獲得呢?
這是,「直觀」和「推理」這二種以後不斷吵架思路的原型。

例如黑格爾就強調要有「中介」,而現象學就重視「直觀」。


好了,看 看 就好,不然你會頭痛。


2017/09/18

看人就去看他的歷史:柏拉圖生涯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14) 2017/09/18

看人就去看他的歷史:柏拉圖生涯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14) 2017/09/18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三民。
**
今天導讀6頁。
第三章 第一節 生涯與著作 82-87
**

人,是會變的。這是特色也是機會。
請記住這點,真的。

所以,看一個人,不是看現在如何?
而是看以後會「變」的如何!

怎麼看以後會變的如何呢?用什麼方法呢?用問卷、還是深度討談呢?

你自己可能都笑出來了!

對,量化系列的方法,都只能說他「現在的總總」是怎樣而已。再來好一點,也只說,這總總和目前的流行價值,有多大差別而已。

再來,你講不出任何東西了!

那麼,他未來會如何呢?他會怎麼變呢?

他現在對妳好好喔,就代表以後一定也會像「現在」一樣的對妳好好喔嗎?
妳現在愛他愛到骨子裡,就可以保證有以後每一天妳都會愛到骨子裡嗎?
答案你自己知道。人是會變的。

只能讀歷史才能培養出判斷未來變化方向的能力。

他現在愛妳愛的要死了。但如果你知道,他每一年都有一個新愛人,但也都愛得要死。
如是,你會如何判斷他「目前」對你的愛得要死 呢?

要讀懂一位哲學家,尤其是具有奠基性地位哲學家,或某一方面的人物。
你一定要去讀他的歷史,他的傳紀。
知道他一生的生涯,知道這生涯對他有什麼影響,
你才能知道,
你目前「狀況」會如何來影響你的未來。
你才能知道,
你要去做什麼,才能從目前影響到你的未來。

柏拉圖生涯有三個特色,是和你有關:
一、貴族出身。
二、遊歷學習。
三、轉變的火光。

第一,是指你要能有環境讓你「安靜」下來讀書。家裡不行,社會也可以提供。但要「靜」的下來。

二、要多讀很多書,領域廣一點。讀書像釀酒,一定要先有「原料」,才有變成酒的機會。你不讀書,就沒有「原 料」,再講什麼多是多餘的。水一定不會變成酒。

三、注意生命中的某種「轉變」時期,你會懷疑自己,然會重新去思考你的全部一切。
柏拉圖走過這三階段,你也跑不掉,如果你是讀書人。


2017/09/15

明星哲學家出場囉:柏拉圖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13) 2017/09/15

明星哲學家出場囉:柏拉圖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13) 2017/09/15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三民。
**
今天導讀2頁。
第三章 前言 柏拉圖 81-82
**

對,他是超級明星哲學家。
其實,所有西方的學術理論,都可追溯到柏拉圖。

可怕吧!

我沒什麼資格去談柏拉圖的「哲學內容」,真的。
那要是「柏拉圖」專家才行。

一、如果你以後可能要讀碩士班、博士班,那你要去讀和他相關的書。請讀傳記和他的哲學簡介。

二、如果你以後想搞學術這一行,對他沒有一些較深入的基本理解,你不會在學術上有什麼可看性。

三、你不用特別去搞清楚他的哲學的「標準內容」,但你要去大概了解他對某種事物的「思考原型」。柏拉圖對事物的「思考規則和方向」,就是以後相關事物哲學發展的方向。所以才有人說,西方幾千年的哲學,都是柏拉圖的注腳而已。

四、所謂的「思考原型」,是一件哲學事物,是怎麼的被思考的。去思考一哲學事物,一定都有某種「規格」,就像打球一定有某種規則,球才打得下去。不要看這世界好像事情很多,去思考那麼多事物,其實大概的思考原型,就那麼幾個。

五、他的書多看幾次,多看幾次,多看幾次…。你思考功力的增加,會完全的超出你的想像。因為你有方向可以思考了,就像你了解規則後,你就會打球了。打的好不好是一會事,會不會打又是一回事。不敢說你會思考的很好,但你「會思考」了。

六、「會思考」不是亂想,會思考是在一定規則下去推理和演繹。你要多看柏氏怎麼思考,於是你就了解「思考規則」。你就可以「運用思考規則」去思考。

七、再來的內容,可能你會愈來愈搞不懂了。沒闗係。看過去,累積背景知識。沒有背景知識,「讀書永遠不會對你產生吸引力」。就像你不懂球賽規則,看球就是一件痛苦的事。

八、真的不是你讀不懂。而是你根本沒有背景知識。補充它,這是你去讀書的第一步 。


2017/09/14

下雨天中的「真善美」?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12) 2017/09/14

下雨天中的「真善美」?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12) 2017/09/14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三民。
**
今天導讀5頁。
第二章 第四節 小蘇格拉底學派 76-80
**

對,今天下雨;雨就下著,下著。

然後,你從下雨中看到什麼?感受到什麼?

會不會有一種什麼跟「真、善、美」相 關的某種感覺,
也會隨著雨天的觀看,而或多或少,
也在你的心中飄浮著;
雖然你也不一定很清楚,很明晰,
但那種除了「雨」之外而浮出的「更多感覺」,是不是也可以說是和:
真 善 美 有關的?

人很煩的,對真善美的追問,好像也是由不得你。
即使你不追問,並不代表它不會隱隱約約浮在你的生活感受中。

「在蘇格拉底的思想中,理論研究、倫理實踐、與幸福感受三種側面混然不分,而於蘇氏人格獲有統一的結合中」。p78

理論研究、倫理實踐、與幸福感受,就是真善美。

對「人」這種存在物而言,這三種東東是必然同時共同存在?還是可以拆開的呢?

再來,是不是你去專注於某一側面,於是另二側面也就跟著豐滿了起來呢?(我常說的聽懂古典音樂,有助於你的傳播理論的讀懂)

還是說,這三者是完全獨立不相干的呢?

慢慢的想一下上面的提問:哲學的問題,十之八九都是因上面的提問而出來的!

康德的知識論很有名,但他思考知識論最後卻是要為「德行 實踐」的「幸福到來的必然性」,做出理論上的證明!

愛因斯坦:
數學方程不僅實用,很多還非常具有美感。很多科學家承認,他們通常不僅會因為其作用而尤為偏愛某些特定方程式,也會因為它們的形態和個中包含的簡單、詩意的真理而對它們青睞有加。

那麼,你寫新聞,你的新聞除了真之外,善與美在那裡呢?
感動人的新聞,是真嗎,還是有更多的善與美?

那麼,真與善、美的關係是什麼?
你會寫善與美的新聞嗎?也是倒三角型嗎?

於是,不同的小蘇學派,在各自看重的側面上,去追尋這個問題。不的側面,所以長出不同的理論內容。

是的,今天,雨打下的聲音,是有節奏的。

2017/09/13

蘇格拉底的小故事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11) 2017/09/13

蘇格拉底的小故事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11) 2017/09/13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三民。
**
今天導讀10頁。
第二章 第三節 蘇格拉底 67-76
**

他的傳記,是值得你去看的。去買/借一本吧。他讓很多人重新思考很多事情,相信你也會。如果你去讀他的傳記。

閃亮亮的哲人出場了,但今天來談蘇氏的小故事。

一、
德爾斐神諭說:蘇氏是全世界最聰明的人。
於是,蘇去思考這個神論,他的結論是,因為他是:承認自己是無知的人。

《老子》也有類似的話:「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勝人者有力也,自勝者強也。」

認識你自己(γνῶθι σεαυτόν),相傳是刻在德爾斐的阿波羅神廟的三句箴言之一。

二、他被判死刑。
判死刑的政治體制是現代西方民主國家所依據而建立民主理論的希臘民主社會。

民主制度不是不好,可以說是人類歷史文明中,比較起來是最好的了。
但不是「本質」上的、無可懷疑的好。
它不是不能被挑戰和疑懷的。
就歷史發展而言,是應可以有更好的政治制度去超越它的天生缺點。

但你敢這樣的去思考嗎?不敢。

民主政治體制,可以容許你去自由思考任何事,任何,真的。就是不允許你去思考:下一個超越民主政治體制,比民主政治體制更好的政治制度,應可以是長成什麼樣子。

阿多諾在這一點,感嘆很深的。所以才會提出「文化產業」這個概念來說明,為什麼「大家」都一致自我同意:不可以去思考比民主政治更好的政治應是怎樣的制度。

三、蘇格拉底思考方法是「對話法」,亦即問答法下的對話術。

這很有趣哦。為什麼這種方法是追求知慧的「方法」。
而不是我們習慣的那種定義和推理的方法。

對話法可以發現水是h2o嗎?不可能的。

所以,對話法是用來追求屬於「人」的思考的一種方法。
這是首先你要清楚的。

問題是,為什麼是對話法,對蘇氏而言,為什麼這是人追求人智慧所應用的更好方法呢?這個方法什麼特色?

想想 ,用你日常生活經驗來感受的想想:
你和朋 友的一場對話如果算是成功,那一定是你改變了原先的立場,接受了一種「更高層次」的結論,但這個結論卻把你之前的立場也含攝進去了。

所以,對話是辨證性的。

真正的對話,都在於讓你自己願意去「改變自己」。

這,和「承認自己是無知的」相通。

對話,我們目前也喊得很響,有什麼爭議不是大聲叫著對話呢?但那種對話,都只是要去「改變別人」的「正義外衣」罷了。

記得,真正的對話是:改變自己,改變對方。然後在這過程中,自己往上拉拔了自己的層次。


2017/09/12

「人」的特色在那裡?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10) 2017/09/12

「人」的特色在那裡?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10) 2017/09/12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三民。
** 今天導讀7頁。
第二章 第二節 詭智學派 61-67
**

於是,「思考」這種東東,開始由對外在世界的追索,
轉向到了對「人」思索。

我說「思考這種東東」,那就是表示,思想/思考這種東東,真的不是「人」能控制的。
不是嗎?你能嗎?

你以前認為思考是人在發動的,真的嗎?
你發動給我看看。

根本是,是「思考」在發動「你」。
這是,人的無奈。

正是有這種「無奈」,亦即以乎是有一種「在人身上發生」,但又是「超越」於人之上的某種力量,
所以,「人」才值得去思考。

思考,那些「發生於人身上但又超越於人的那種力量」。

logos/理性,psyche/靈魂, arete/技藝, polis
/共同體。

這些,就是希臘人認為值得去思考的,從人身上發生又超越於人的那種力量的項目。
例如,人創生展現理性,但人又要遵守理性!

技藝也是啊。(我教的多媒體互動文本寫作技藝也是啊)
***

但在歷史發展中,對人的「探索」也是一種由糢糊到清晰的過程。
詭智學派就是一種初步的探索樣態。

一般而言,都說這學派重視修辭、文法、 辨論 等方面,並不重視「真理」。

但,從歷史的發展而言,去重視修辭、文法、辨論等等方面,不正也是看到了某種:
「發生於人身上但又超越於人的那種力量」。
文法不就是這樣嗎?

從歷史後見者的角度而言,他們的論點未必很頂級,但,他們卻是首先探索這種人特色項目的「哲學家」。

所以,後來的蘇格拉底,才在這些基礎上,成就了新的屬人的哲學。

歷史,值得被超越;但要尊重歷史,才有超越可談。

否定歷史,是把「當下人」永恆正當化的手段。
但也正是停止進步的開始。

不讀歷史,你根本也沒有機會看出,你的進步方向在那裡。
「神化你的現在」,一定是要去轉型歷史的。


2017/09/11

人才是最難搞的存在物,好嗎!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9) 2017/09/11

人才是最難搞的存在物,好嗎!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9) 2017/09/11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三民。

** 今天導讀3頁。
第二章 第一節 人存在的問題 59-61
**

課本用「人事論時期」來當標題,

人的存在,並不是「人事」。雖然,人事,是人存在的一種最常見的現象。

從「自然存在」到「人存在」的轉移,並不是一種研究目標的轉移而已,好像是從蘋果轉移到柳丁這樣的轉移。

不是。

「自然」和「人」,有某種本質上的差異。
因此,研究自然的所有方法、思考角度,能不能拿來研究「人」呢?

說從自然轉移到對人的研究,
其實是二種幾乎是不同的研究典範的轉移。

這是,各位同學、朋友,首先要在心中有底的概念。

再來是,這二種不同的研究典範,差別在那裡?
這個問題,一直被討論到現在,例如傳播領域內的
「質化研究」和「量化研究」,就是這一典範差異的延伸。

什麼東西適合用質化研究呢?為什麼?
你有什麼能力或是判斷標準去說,這種研究適合那一種研究方法呢?

為什麼文化研究適合「質化」呢?憑什麼「量化」的方法就不適合呢?你談得出來?

如果一般而言,文化研究不適合量化,那麼很多跟文化有關的事情要解決時,為什麼用「選票」這種「量化」的方式,就可以呢?

對你解釋不出來,你也看不出這種矛盾。

對,你會說,人是有意義感的動物,所以人不同於物,所以人不可以「被物化」。
於是你拼了人命要去阻止人被物化。xx不可被物化。
但,「選舉」用選票來決定事情的方向,不正是「量化」,不正是「物化」嗎?
物化,才能被數字化來計算啊!
但是,你又拼了命的去維護那種本質上就是「物化」的選舉制度!

是的,你亂了。

但,你知道嗎?有多少理論,有多少研究,正是要去解決上面的「矛盾」,正是要去為選舉是「非物化」提供解套的說法嗎?

如果,你沒有讀哲學史(或相關的領域),
如果你不知道人和物的不同所能引起具大的思維上的撞擊,
你是無法解理上面的理論問題,為什麼會被提出來的。
例如盧梭就提出general will來支持為什麼票多不是物化!
當然,攻防就一路下去了,在學術思想史。

你其實完全沒有能力知道,你在做的事情,能經得起理論檢驗嗎?

看到這裡,你還看得下去嗎?人有需要活得那麼辛苦嗎?


來,follow me。
我在尋找跟得下去的人。


2017/09/08

更進一步的打破沙鍋問到底!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8) 2017/09/08

更進一步的打破沙鍋問到底!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8) 2017/09/08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三民。

** 今天導讀8頁。
第一章第六節 量的多元論 51-58
**

看標題是:打破沙鍋問到底。

那麼,「量的多元論」為什麼是可以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提問方法呢?

首先,有什麼可以打破?

之前的是:質的多元論,有四種元素,地水風火。
理論上 ,應是要提出說:有更多的質元素來解決變化生成的疑問,從四個質元素變成四十個啦、四百個啦,才對啊。
但為什麼轉而到「量的多元」。

量,數量, 原子,是沒有差異的東東。這是和質的觀念完全一百八十度的想法。

在歷史中,如果看到某種「和之前完全相反」的思潮被提出來,那大概指明了「前學派思想」碰到了某種無法被解決的「死角」了。

就一位讀書者而言,這裡,恰要放慢腳步來思考,因為對你啟示最多。

如何用沒有差異的東東,來解釋說明這世界上變化萬千的各種差異性的現象呢?

如何,用量的觀點,「重新考察自然宇宙的物質構造與生成變化」呢(p.52)?
來,「原子,祇有量差,而無質性上的差異」(p52)。

因此,注意啦,無質性差異的原子,經過「形態、次序、姿勢、與大小」四種組合,理論上就能完全解釋世界上數不完的差異現象。

「承認無限的形態差異,才能說明雜多的自然現象」(p52)。

看著思想史的發展,很有趣吧!多讀了,怎麼可能「不會思考」呢?
如果不讀書,又怎麼會思考呢?

再來,德謨克利特斯,指明了哲學思考發展,已經從對外面宇由事物的思考,轉到「人」的思考。
這很重要。因為,人是完全不同於物的。人有情緒,人會要求價值。

於是,一套新的思考方式,開始出現。直到現代的「現象學」,都是在問「人」的問題。


2017/09/07

看出破綻的痕跡?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7) 2017/09/07

看出破綻的痕跡?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7) 2017/09/07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三民。

** 今天導讀5頁。
第一章第五節(上)
質的多元論41-45
**

筆者很在乎的強調,想讀思想性的學問,一定要重視一個思潮和一個思潮之間,彼此接續的原因,以及後者對前者的「更補」是什麼。

你要心中帶著這樣的疑情十字座標,你才能在由一堆字所組成的書海中,找到你可以點亮你心中激動的力道。

那麼,為什麼「質的多元論」這樣的一種思想形態會在歷史中產生呢?為什麼它恰好是接著重視「存有/本質」的伊利亞學派而生呢?

伊利亞學派在理論的建構上有什麼「破綻」,這些破綻讓「質的多元論」有興起來的空間呢?

我們可以看到,在對存有的解釋上,質的多元論是指用「很多不同的」元素概念,來取代之前用「太一」等單一本質的構思。

為什麼呢?用多元本質(地水風火)來取代單一本質(太一),到底可以解決什麼問題呢?

書中有答案的:
「重新解釋自然的生成問題」。

對,這世界是千變萬化的。一種單純的「太一」如何可能變成千變萬化同時又是相反的東西呢?例如水和火?

於是,用「四種元素」的排列組成,這樣就更能解釋了。
例如(我亂舉例):三個水加一個風,可以形成溼氣;三個火加一個風,就形成熱氣。

於是,從「四元素」再變成,「更多元素」就是這種理論發展的必然趨勢。
這你也就可以「理解」了。
因為,元素更多,可以解釋的變化現象就更多。

所以,對,親愛的,那問題又來了,不同元素之間要怎麼結合呢?

哈,破綻又來了。

書中有,但你要有能力看出來。正如同我上面所說,你心中要有疑情十字座標,你才能從書中看出答案來。

愛(結合)、憎(分離)的「動力因」概念,就被提出了。

再講一次,不要背。背它沒有用,因為希臘學本來就破綻很多,很難背的,
有書就可以了,不是嗎!
但你要讀過資料,知道有這些。從希臘哲學中,看出思想的模型,看出人類對解決思考破綻的「方法」。

這些方法,到後來,也一直重覆的被使用。

例如,社會是要怎麼結合不同的個人呢?
盧梭說,用共同意志(general will)〔單一〕。
但,共同意志如何可能呢?人真的差異很大。
所以,哈伯瑪斯的溝通理性〔多元〕,至少要解決這一問題。

但,真的嗎,人只要溝通了就會一致同意某種想法嗎?不會吧。看看你的生活真實面的經驗吧。
所以,後現代又來了,差異、流轉…〔更更更多的多元〕

但…徹底的多元,社會如何可能呢?
社會如果無法形成,那不就又走回盧梭所描述的「野蠻社會」嗎?
哇,一種思想「輪迴」又來了!

對。所以,只要是人類產生的東西,真的不要當成「像神」一下。因為注定要更新和流轉。

你被騙沒關係,但,因為「理念」傷害了人,無法彌補。因為人不是神。


2017/09/05

一種思考的輪迴?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6) 2017/09/05

一種思考的輪迴?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6) 2017/09/05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三民。

** 今天導讀14頁。
第一章第四節 伊利亞學派 p27-40
**

來,我們首先要見識到一種「思想輪迴」的狀況了。

思想輪迴,我是指,對「以前出現過」的思想,再一次的被興盛地重新思考。
這一種輪迴模式,以後會在哲學史、思想史,不斷的重新上演。

有時,說來,人類的思想史真的很簡單,就是對一些「根本性」的思考模式,不斷的重新輪迴式的再思考。
掌握到這種現象,你就不會怕讀「理論」的書。

於是,伊利亞學派,又重新重視起「存在」來了。
這次,「存在/本質」壓過「生成變化」。

但,歷史中的每次重演,都不會是偶然的、無由的、好玩的。
都是對之前的不足,再重新的更新和推演。

看到不足之處,看到這些不足如何的被重新思考和補強,
你就了解「思想史」的演變。

真的不用背。是可以推理的。
而思想的訓練,無非就是看到不足,如何補新,這樣的一種交替。

傳播理論也是這樣啊。

拉斯威爾(Lasswell)在一九四八年提出一個傳播模式。
但這是「單向的」模式,並不符合人的實際經驗,
於是一種更新的「雙向理論」被提出來更新。

看吧,真的不用背。

讀哲學史,也不用背。真的不要去背。
但要「讀過」,讓書裡面的材料流過你的內心,
讓你的肚子「有貨色」。就可以了。

再來是去想想,這些思想「輪迴」是如何的克服舊問題,
如何以新的角度來「更新」理論的不足。
去推敲。再去翻書。再推敲。就這樣。
每一次推敲,你都會覺得自己「更上一層樓」了。

很快,你就思路清晰,變成思考高手。
不會跟著別人喊著爽!

伊利亞學派對之前的「本質」思考,更新之處在那裡呢?
不再是用火啦、氣啦等等具象的事物來解釋,
而是用抽象的、同一性的概念來解釋:例如「有」/「非有」。

追求「同一性」「源始性」「太一」等,幾幾乎乎是人的本性。

多元與差異,事實上是沒有什麼「價值」的。那根本不值得去思考。因為不用思考,那是現成的。

如果多元與差異有什麼人性的價值,仍在於那是一種「更豐富」的「同一」;而不是「齊一式」的「同一」。
多元與差異如果有意義,那是因為,我們必須/只能從多元與差異中,看到某種「同一」。

沒有思考的狂推多元與差異,只是去強調「既存的現實」而已。這樣的多元與差異,其價值只是肯定現狀,否定「改變」,認為超越現狀是多此一 舉。
因為多元與差異,必定是現存的存在。

那麼,多元與差異,看似「很進步」,但背後恰恰是否定「質」的變化之可能,只是在既存的現狀中,多增加一些量的「商品」而已。
「值得思考的,才有價值。」

至少希臘哲學如此說:真理是「存在與思維的一致性原則」。


2017/09/04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5) 2017/09/04 從本質到生成:你會對「變動」進行思考嗎?

從本質到生成:你會對「變動」進行思考嗎?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5) 2017/09/04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三民。

** 今天導讀4頁。
第一章第三節 赫拉克里特斯 p24-27
**

赫拉克里特斯(Heraclitus)

人物開始有名起來了,最有名的一句:一切都在生成變化之中。
不要小看這一句 。

之前的哲學家,重視的是「本質」;赫氏卻特別重視「生成變化」,亦即對宇宙論更為偏愛思考。

對啊,人為什麼會變呢?變的方向是什麼呢?如何的進行變化呢?
這不是很有吸引力的提問嗎?

但,從本質到生成,依哲學史的視角而言,那代表人在思考面向上的一種新突破。

人類,要能有新的思考面向,並不容易。
也因為如此,其實所謂「會思考的人」,其實不是真的「 自己很會思考」,而是,他知道很多別人曾思考過的方式和問題,把這些拿來運用。

於是,歷史如何進行變化呢,變的方向是什麼呢?;社會如何…;公司如何…;你的愛情如何…?很多問題都可以套著而出來了。

黑格爾用「絕對精神」來問答;馬克思用「生產模式」來回答。

那麼,新聞呢?我們的目前生活呢?

於是你就有著「方法」可以依循來思考了。不是嗎?
看到了嗎,思考問題如是而已。這才是是人類的正常。

能原創思考的人,就那幾個而已。

所以,多讀書才是重要的。光是別人想過的有意義的問方式,你就用不完了。

再來,
赫氏從對自然思考,有點轉向對「人」的思考。
顯然,他看到,人和自然是不同的。因此,要有不同的思考、發問方式。

也不要小看了,能「反思」自己去對自己發問,是人類哲學史的重要突破。
真的啊,你什麼時候想過自己了呢?

你可能常罵「填鴨式教育」,嗯,
但,你想過為什麼「填鴨式」對「自己」不好呢?
如果你有本事被填很多,到底有什麼不好呢?
怕的是,你根本就沒有什麼填進去吧?

你答不出來啦。

你只會說對「社會不好」但你回答不出來為什麼「對你自己」不好?
因為你從來不會想「自己」。

因為,你知道「自己」是會變化的。反思自己,其實是對「會變化」的「某物」進行思考。

如果你知道現在你要去罵的東東,二年後可能就變成不同的社會觀感了,你還會往前衝嗎?

所以,要如何思考會變化的「人」呢?


2017/09/02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4) 2017/09/02:客觀性、數字和解脫

客觀性、數字和解脫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4) 2017/09/02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三民。

** 今天導讀4頁。
第一章第二節 畢達哥拉斯學派 p20-24
**

我個人對畢達哥拉斯,很有某種同理心的感受!

畢,對數字很有興趣。
數字,代表一種客觀性。
但,他談數字,重視客觀性,卻是眼向著「解脫」而看。

透過以數字為媒介的客觀性來尋求解脫。這有道理嗎?解脫不是個人主觀的事嗎?這裡,可以想一想,再想。

【插話:
畢,「終身受民主主義黨派的迫害」。很有意思的歷史現象。
讀歷史,看到這種現象,蠻普遍的。
民主,不是寬容和接受異端嗎?
但歷史的呈現是,
民主往往只對相信民主的人寬容和接受(其中的)差異。
對於,質疑民主的人,民主有時比所謂獨裁的人,對之更獨裁和否定。
翻翻歷史吧,寬容更多來自人性,而不是制度。】

畢氏,常被描寫為「神密主義」。
但,對我而言,1+1=2,不是很神密的事嗎?為什麼會有某種東東,大家都會接受呢?這不是很神密嗎?

數,代表客觀性。
非常以主觀感受的在過日子的,人類,居然有一種特質,就是去相信抽象式的客觀性。
這不是很讓人「驚奇」嗎?

人能從自身發生客觀性,但人與客觀性的關係是什麼呢?
你會尊重客觀性嗎?尊重了,會發生什麼事?

數字,有奇、有偶。
一種抽象的「對立性」出來了。
對立,產生了「動力」的可能,於是變化與變遷的可能性,就在這裡產生了。

你害怕對立嗎?解決對立才會有「進步」。這是「客觀性」的原理。對立是客觀而必然的,正如同數。

讀書不就是這樣嗎?讀書,疑惑,思考,解決,於是你「解脫」了。這不是你主觀的,這是客觀的。

只要你走了這段,你不想解脫也不可能。
你不去解決對立,想解脫的意願有多強,門都沒有。
這是結構,也是形式。

成長,是一種走向主體性變化的客觀性解脫!這一過程,是有形式可考察的。


2017/09/01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3) 2017/09/01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3) 2017/09/01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三民。

** 今天導讀6頁。
     第一章第一節 埃歐尼亞學派  p15-20
**

學派開始來了。

看到學派,你準備怎麼去讀這些所謂學派的東東呢?

一、不要背,但要「看過去」。

你必須知道有什麼內容,你腦袋才能有「材料」去思考。
這一點非常重要。
人,一定是要有「材料」才能思考的,這是「思考的結構」。所以,如果有人平常不讀書,肚子沒材料,又愛說自己會思考,那是不可能的。

沒有麵粉,就一定做不出麵包!

二、一個學派和一個學派之間,為什麼會「相續的產生」呢?這是你讀書時,要放在心裡的「問題意識」。
它們一定是碰到了什麼問題,這個問題讓A學者搞不定,所以B學者,就去「補救」。於是學派就產生了。

那個問題是什麼呢?學派是如何沿著那個問題,而有新的想法被開展出來了呢?

書中一定都有提到。但如果你讀書時,心中沒有「問題意識」,你就會抓不到這些重要的脈絡。
看到脈胳,看到如何沿著脈絡來完善某一思考方向,這就是思考訓練。


我們可以看到,在對本體論的思考發展中,從水→無限者→空氣。這樣的發展是不是可以被解釋呢?如何解釋?這樣的解釋合理嗎?

自己的思考能力,就是和書中的不斷交涉過程發展出來。

我們可以看到,用空氣比水來解釋,能夠解釋更多的現象。尤其是「變化如何可能?」這一疑問。也就是推動變化的動力,如何來,如何可能?這是「動力因」。

讀書,你真的不要去背內容,用這樣的「扣問」方向,一點一點的思路就一定會打開。

舉例啦,
新聞系的「信仰」是:自由是新聞的本質。

於是我們可以問:自由這個本質,如何可能的推動著「新聞現象」的變化呢?嗯,「動力因」的扣問來了:自由如何讓電視取代報紙成為更重要的媒體現象呢?

你一定答不出來。沒有人答得出來。

因為,說自由是新聞的本質,只是一種「直觀的想像」,完全無法用來合理的推演新聞的演變。

說自由是新聞的本質,就學術的角度而言,和說水是萬物的本質,一樣的那樣一種水平。



2017/08/31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2) 2017/08/31

西洋哲學史漫讀漫談2017/08/31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三民。

 ** 今天導讀二頁。
      第一章 宇宙論時期 p13-14
 **

二千多年前,
雅典一場成功的運動會,空人萬巷。

那和二千年後的你,關係真的不大,你也不太會想去知道市長是怎麼辦好的。

但,
二千多年前的幾位無聊的人,後來被稱之為哲學家,
他們「想事情」的方式,不但被用歷史記載保留下來,
而且,某些人會一直的去讀去看他們的想法,可能的話,也跟著用。

這就是哲學的威力。

應如此來說,
二千年前辦運動會的物質條件,真的和目前完全不一樣。嗯,目前有電腦說。
所以你沒興趣知道那時是怎麼辦成的。

但,二千年前的「思考方式」,其實也和現在差不多,只是粗糙一點罷了。
讓人驚奇的是,奇怪,為什麼那種思考的方式,認真講,到現在真的沒有變。

這種思考方式,對二千年前的人有意義;對我們目前,用同樣的思考方式來思考,
也會讓人覺得有意義。

他們問出了一種問問題的模式:(一)構成這世界的「本質」是什麼?
這是所謂的:「本體論」。

在這基礎上,他們又追問了一個問題:
那麼,(二)這種「本質」是如何演化成我們所看到的形形色色的世界呢?
這是:「宇宙論」。

讓人驚奇的是,只要這麼問,被問的就呈現出「意義」來;
所以,我們也就一直依著這種模式來問。

例如:
運動會的本質是什麼呢?
這種「本質」又是以什麼方法被形造成目前的這種運動會的形式呢?

看吧,馬上有意義起來了。

讀哲學,首先就是看到了那些「會產生意義」的問問題模式。

嗯,你學會二招了。程度馬上不同了吧。





西洋哲學史導讀漫談(1) 2017/08/30

西洋哲學史漫讀漫談2017/08/30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三民。

 ** 今天導讀一頁。
      古代希臘哲學 p12
 ** 

人好像會對某種現象驚訝、好奇或恐怖畏懼。
但這種好奇能不能震驚到你自己,就很重要了。
 有這種經驗,你才會想去碰碰類似哲學的東東。

 這種人很少。所以,我打算陪你走一走。 

人大概是那種會想出什麼東西來,但這想出來的東西又震驚自己的生物。
 於是,人的一種特色:從自己長出來又能超出於自己本身。
就一直是有些人想去思考的目標。 

哲學是去思考這問題。

希臘哲學是:「用邏輯」去思考這問題。

尊重邏輯是很重要的,這也是日後西方文化的特色。
你看著:邏輯是人自身所「長出來的」,但人會去尊重折服這種從我們自身所長出來的東東。

在這個時代, 你相信的,你熱情的,幾幾乎乎都不是從你自己身上長出來的。
因為你並沒有被那些震驚過!震驚會畏,而不是爽!
 因此,你也不會想去「用邏輯」推出來的。那會壞了爽的心情。

都是別人給你的。只是用「普世價值」來迷信你罷了。
但,不用怕,因為迷信,才有熱情。

***
 去讀那些讓你陌生的文字。 陌生,所以才有空間來驚奇。
慢慢讀,也不用急。
不懂沒關係。

重點是,你要有耐心和某種陌生的概念和想法,建立起親密性。
每天讀一點,翻過去,一頁或幾幾頁。
這樣,就是走入哲學的起手式。





2017/04/22

從讀小說到讀社會科學類的書

從讀小說到讀社會科學類的書

這是個我很談的問題,但一直沒有適當的論述過程在我腦中形成。

如果說,讀後期海德格爾的文章,例如《在語言之途》,
最大的震撼在於用某種語言的表達手段,來呈顯某種「不可直線邏輯言說」的「真實性」,

真實性,是借用佛教唯識的術語。例如色即空,空即色。拆解「緣起」而有的「色」,剩下的是「空」,但卻是「真實性」的空。

對一位從讀小說起家的人,如何走向去讀社會學之類理論性強的書呢?
我是指,讀的很有感覺的讀。

今天和一位來訪同學談了一下,
是有一些「理論」形式的說法可用來表達。

如果,你已經:
、喜歡讀小說,同時也感覺得出不同小說的層次,例如一般熱門小說和世界文學名著,等等,在閱讀和感受上的差別。

so,那我就不用再去勸你讀書這件事了。

、問題是,你想讀社會科學理論的書,但不知如何下手,因為你也想有系統的論述事件,而不是光會談「感受和感覺」?

so,一種方法,我要提供出來,讓你可能的在讀書方面進行「思考模式」的轉化。

三、論述形的文章,需要的是「推理」,而不是用文字描寫感覺。如何可能形成一個人的推理能力呢?

so,我的方法,例如想對外交進行評論,你要有下列二 種「思考材料」。一,外交的歷史,二,重要的外交理論。

有歷史的內容,你才能使用理論的形式,來進行對某一事件的「評述」,亦即是你可以對之進行「思考」和「推理」。

這是,必然性的關係。沒有歷史內容和理論形式,就不要談「思考」,那是不可能發生的。

四、所以,你才會覺得,為什麼看和外交有關的雜誌 和評述文章,好像也可以感受別人的講法,但你卻講不出來?

because of ,你沒有讀和外交歷史相關的書,腦中也沒有什麼外交理論,所以你「說不出來」。

so ,要開始往某一社會科學方向前進。一,讀該領域的發展史或歷史,二、了解該領域的理論和大師。

有了上述二種「材枓」,你才有「思考」的可能。

其他的「想」,就只是胡思亂想。


***
當你自己感受到自己可以用某種理論和材料,來表達你的看法。
你才會體會到,為什麼之前的「想」和「思考」,都是亂來的!








2017/04/16

佛學中的「法門」與讀書的「習慣」(一)

這是個什麼問題

基本上,這是因教學狀況下而被逼問出來的追問:
如果有學生,對是大學生,感受到了「想讀書」的衝動,
那麼一位老師要如何幫他/她?

我想追問的是:
在這種狀況下,「如何去幫學生」,是否是一種可以「論證」的議題,
還是說,
這只能完全憑老師的個人讀書經驗,
以及老師個人的教書經驗呢?

如果只是老師個人式的經驗,
那麼老師給出的方法,就是「偶然性」的方法,
亦即對不對、好不好,
並沒有什麼可以去「論述」的,
完全只是一種偶然和運氣!

那麼,
如果我們在這問題上不想被「偶然性」牽著鼻子走,
換言之,
是否有一種「理論」,
依這理論,我們可以來說,
有「某種方法」,
這種方法是可「論證的」,
亦即是可演繹和推理的,
來說明這種方法和幫助學生「去讀書」之間,
是有著合法性的關係。

亦即,依此種理路所推出的方法,
學生依著此種方法,
那麼就可以克服「讀不了書」的狀況,
「讀書」成為可上手的,成為一種生命中可被實踐的習慣,
讀書方法和「生命的自我改變」之間,
就有了理論上的合法性。


法門的抉擇之思考

法門是借用佛教哲學中的「術語」,一般而言,
這是指一種方法,這種方法不只是觀念,而且是要被「實踐」的,
事實上,「實踐」的意味更重,
換言之,你要「去做」,是更被強調的。
「去做」比「去理解」更重要?

再來的問題是:
去談論學生「讀書」這樣的議題,為什麼要跟「上述」的「法門」的觀念扯上關係呢?
亦即,「強調實踐」這一種論述模式,
為什麼要拿來當做去論述「讀書」的理論參考座標呢?

下回再解。


2017/04/15

好像有著「想讀書」的衝力…

一種無由的力量

因為誰也不知,有時,那種「想讀書」的衝力,因何緣由而來。

正如同愛上一個人樣。像是沒有來頭的。

但,反正一種想讀書的衝動來了。
這是不少人在大學期間中,會有的某種生命的歷動或轉動。

我也走過,同學,
我想總結一下我的心路歷程:

一、基本上 你們都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都感受到了「可以讓自己更好的」的可能性。

二、這種感覺是「真實的」,是由自己內心湧出的某種「強烈感受」,強烈感受到一股更要推著自己,讓自己比以前更不一樣的那種「強烈感受」。

三、那種力量,雖是來自於自己,但卻是從自己而來的超越性的客觀性的力道。換句話說,像是失戀,痛苦的來不是你能控制的一樣;那種要推動自己的力量,也不是你能控制的。所以我說是,「像是」「外在而客觀的力量」。

四、再來是你要自己親身走入某種「情境」,讓那種力量可以成為真正推動你往上的力量,而不是成為一種無法控制的湧動而已。

五、這時,方法就很重要,亦是一般而言,宗教式的語言:法門。

六、找一本書,讓自己可以「穩定的讀」。「穩定」很重要,因為穩定,你才能走入某種情境,那在種穩定情境中,你才能「熟成」,才能自己翻越出自己而向上走去。

七、讓自己「穩定地」讀,比讀什麼重要。例如,給自己三個月,每天晚上讀二小時。生命,就變了,就向上提升了。理論不難,實踐難如登天。

八、毅力。

2017/04/13

欣喜凝望中的某種淡黯

欣喜的凝望

這一陣子,大約有半年了吧。

有很多同學都來和我談有關「讀書」某種經驗。
對於在過程中已找到自己方向的同學而言,
其實我的特定領域專業知識,顯然不足了,
例如有關人類學的部分。

是應該要去旁聽的時候了,同學啊,
同時也可以問問上課老師,
讀什麼書單是更能接近特定學術領域。

當然歡迎來找我,我總是可以聊聊某種讀書的心路歷程的,
或著大範圍的社會人文理論和脈胳,也算是可以談一談的。

但,我更喜歡看著同學,可以有某種學術脈絡,某種思維途徑下的談著談著,一種自我的忘我。
那是一種純然的美,
荀子:不純不粹不足以謂之美。
一種充滿生命力的流動,在臉龐上。

凝望著一張張年輕的臉龐,
殺那間彿彷對得起自己日漸而長的白髮。

莊子:「薪盡火燃」。誠不虛也!

就如此的,我想起以前的教書哲學,稱讚哲學。

人都喜歡被稱讚,
人之常情,
同時
你如果去「稱讚」別人而有掌聲,
那會「更爽」。
掌聲比稱讚,其爽度何止千倍。

誰還有「勇氣」去罵別人呢?
在這個社會中,
除了政治人物之外呢?
因為,完全沒有什麼「正面」的後果可以被想像出來!

「管他去死」其實是大家心中的「話語」,
但總會被包裝成給別人「鼓勵、自信與活力」。

教書這二年,我愈罵愈多,
我完全可以看出來,
某些同學的在教室中那種震驚:

這年頭居然還有老師敢罵學生,
到底有沒有搞錯時代的…」
那種憎惡從眼中投出。

要討厭我、要罵我、要fb我,都請便,
我完全可以了解,真的,這沒什麼怪不怪你/妳的。
只是,
這幾年,
被我用罵「震醒」的人,真的比較多。

罵人不一定對啦,
罵人當然不是什麼最好方法,
罵人會傷人的,
是啊,
我都知道,我願意接下所有的後果。

我非常後悔,剛教書時,那種和同學「打成一片」,「動不動就稱讚」的教書哲學。

自己走過,我很清楚,
除了讓同學更「自以為是」之外,
當老師的更是「自以為是」。

真的後悔,然後在懺悔。sorry,前幾年的同學。
那麼多優秀的同學,其實是有機會可以來自己改變自己的。
而自己,除了爽爽爽享受同學的稱讚的那種虛名外,
根本沒有勇氣去說,「你錯了」。

老師和同學,都一起活在大家都知道是某種「正確」的社會氛圍的精神大麻中。

在這個時代,
「罵同學」是種行為,
它可以「震攝」同學,
但更重要的是,
它絕對比震攝同學更有威力的去「震攝」老師自己。

要有多少勇氣,一位老師才敢罵同學?
在這個時代!


2017/04/12

我想要有論述力

我想要有論述力…

Q:老師,我不知如何寫一些論述性的、評論性的新聞。

Q:都說我的文筆太柔,太感性,沒有想法…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寫出好的評論文?

我:沒有!

Q:那那 怎麼辦 是不是我太笨了

我:有人說你文筆寫的好,就不笨啊。

我:我只是說沒有一種特定的「方法」,你學了方法之後就會「寫評論文」。

例如,你肚子餓,你問我說有沒有什麼「方法」,運用這方法肚子就不會餓,會自動就飽起來。

當然,沒有這種方法。

Q:(努力聽狀…)

我:吃飯,就會飽。要「吃」「東西」,而不是「用」「方法」。

同樣,要「讀」「書」,而不是找方法,你才能寫出「評論文」。

Q:(不解狀)

我:你大概是看很多小說之類的書吧。

Q:對,很喜歡。

我:所以你,文筆很好。文筆好跟讀很多小說有關,和方法無直接關係。先讀很多小說,談「方法」才有用。

同樣的,你要能讀一些「理論的書」,你要能看得下「理論的書」,你要能愛跟著思考「理論的書的內容」。

看多了,你就會思考「評論文」,就會寫「評論文」。這時,如果有好方法,對你才有用。

Q:點頭狀

我:想寫評論文,多看理論論述的書,這是「先決條件」。

如果你沒有讀理論書的興趣,
你能做的只是:去問路人甲,你對XXX有什麼想法,這種「可以隨時被取代」的記者工作。



2017/04/09

再讀《西遊記》原版

再讀《西遊記》原版

原本是女兒借回家要讀的,
被我霸佔著,一回家後就埋頭大讀。

是原版的,章回小說,有加標點。

常說經典就是經典,能在時間的淘汰中流下來的,就有著一定的「真理性」。

是如此。

國中時我有看。很好看,很精采。故事性強。欲罷不能。

近逼五十了,再讀,就是完全不同的視野了。

這次看得非常慢,一字一字的,欲語還休。

故事,我很熟了,
不知不覺,看的是那文筆的舒捲,以及感受承恩下筆時的心情。
自己隱約感覺到,那種文筆的靈氣,我是下筆不來的。

看的是,對人物個性的刻畫。
人生的歷練,
再讀這本,
就不是「小說」,
而是真實人性用「小說」的寓法。

每一個人物中的個性,
某種脾氣,
某種生氣,
某種好笑,
某種執著,
某種看不開,
某種憤恨,
某種癡情,
某種幻想,
某種自以為,…
都歷歷目目 ,
都是以前生活中有著活生生可以從記憶中跳脫出來的真實人物,以及自己。

課堂上常說,生命是斷裂式的跳躍成長,翻上去了,就是另一境界。

重讀經典,這種感受最深刻。

抄一句漂亮的描風景文字,以前我是不會有感覺的:

野菊殘英落,新梅嫩蕊生。
村村納禾稼,處處食春羹。

平林木落遠山現,曲澗霜濃幽壑清。…
懸崖掛索藤花敗,松竹凝寒色更青。

「第六十二回 滌洉洗心惟掃塔 縛魔歸主乃修身」




2017/04/08

如何讀掉「第一本書」

讀「第一本」書的難度

讀「第一本」書,本來就是很難的;
那些讀第N本的人,是因為從「讀書中」感受到太多「好處」了,所以有動力去讀。

很多人認為,尤其是很多大學生學生認為,
讀第一本書像是吃草莓蛋糕一樣,
吃了它,不是問題,沒有「心理障礙」;
只是我「現在不想」吃而已。

如果真的是這樣,還有誰考不上台大呢?

讀「第一本」書,難,難,難在於它有如同於「戒律」。

很多宗教都有戒律,一般通俗的認識中,例如吃素。
吃素是「簡單」的事嗎?你試試就知道,難!

願意吃素,或是再接受更多戒律的人,是因為在戒律中感受到對生命成長的助益,
所以就會「津津有味」的實踐下去。
讀書,亦然。感受到讀書對自己的助益,就會「讀下去」,而且「不亦樂乎」。

讀筆一本書,正如同你在考驗自己要不要去實踐某種戒律,
那是「改變自己行為」的事,而且是「自己改變自己」。因沒有人會真正的強迫你。

換言之,讀第一本書,
那不是想不想「吃蛋糕」那樣的爽事,
而是,要不要像吃素那樣般的自我要求和折磨的事。

難度,本來就很大,失敗,剛好而已。
那有那麼簡單。

所以,讀「第一本」書讓你如此的「做不到」,也不奇怪。
終究,它 不是吃蛋糕,

它要你有力氣的克服要改變自己的痛苦。


正如同
《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所談的。

這本書的最重要核心,就是一個觀點,轉成我想的話就是:
是你不想讀書,所以你才不去讀書;而不是你讀不下書。

對我而言,我想的是:那為什麼你「不想」讀書呢?
既然「不想」在先,那麼再好的勸說其實都是無關緊要的,因為你自己可以找出無數的理由來支持自己「不讀」是好的。

如何化解從「不想」到你自己願意「想」去讀書呢?

「不想讀書」是一種「習慣」。
打破習慣,在於改變自己。

你願意抓下第一本書,開始讀嗎?

「行動」,在此是更重要的,你要能願意打破你內心中
「不要去讀書」的重重關卡,
那種你自己為自己而設下的「不去讀書」的關卡。

走過這段路,這 「讀第一本書」的路。「走過這段路,咬牙走過」,這是心法,是法門。
讀書,和「走不走得過」比較有關;和「看不看得懂」,未必有直接關係。




2017/02/13

啟蒙?

啟蒙?

在文化史中,啟蒙運動很重要。
在年輕時,大部分人都喜歡以啟蒙捍衛者自居。

啟蒙,是一種用抽象概念來壓平一切的思考態度。
例如,人人平等。

這沒錯。完全沒錯。

但,以下給某些同學談的了…

生命的另一個思考的電光火石之點,
往往在於感受到了「啟蒙的限制」,或者啟蒙的欺騙。
於是,你想要弄清楚,
以前讓你全身是勁的啟蒙思潮,到底是那裡出了問題?

這往往是,另一階段的不同的思維的開始。
所以,你的感覺沒有錯。

想不清楚,那是的,
阿多諾談去思考「啟蒙的欺騙」,說這是:「自己抓著自己的頭髮要把自己抬起來」。

黑格爾花了一整個章節來談:啟蒙的自我否定。

我只能說,你的感覺,並不是只有你有。

人,當然是人人平等,但人,也是人人不同啊。不是嗎?

如何既是平等的同時又是保有自己的特殊性,這本來很就很難。

但是,我想說的是,感受到自己的特殊性,你才會去追求屬於自己的那種具有立體感的存在,亦即某種「不會孤獨的單獨」。

沒有從這裡來看自己的特殊性,
一般而言,你只會,只能,只有,不斷的把自己搞得和別人一樣,因為那是啟蒙的形式。

但,你終究是你自己,你就不是別人。你不可能永遠都和別人一 樣。

麻煩的是,在這個時代,你害怕自己和別人不一樣。
那種抽象平等的口號喊多了,
你只敢不一樣地去和別人一樣。

對,所以,
人人都是一樣的不平凡。
這是啟蒙。
阿多諾說:這就是原子化的個人的社會。


2017/02/07

考研答題的思考:取代 v.s. 推理




考研的答題:「取代」v.s.「推理」


很棒的提問
看到你的提問,真的很開心。能問出好問題了!

Q:

這兩天在做清大的歷屆考題,然後加上考完XX的感想後,我發現研究法的部分大概都會出ㄧ個主題,然後問做相關的研究的流程..就等於是論文各部分的大綱。
我的問題是..問題意識的部分很難拿捏下筆,而且很難在考試的短時間內想出來,但往往問題意識要先出來才能有其他部分..
那我目前該怎麼做什麼準備或要怎麼想問題意識才能在考試的時候思路比較快?


A:

一、基本上並沒有什麼是「正確的」、「對的」的問題意識。而是找出「適合」的問題意識來破題。

二、什麼是「適合的」呢?你能有完整、合乎推論、並且對事作做出最大說明的「理論」,就是最適合的。

三、所以,應是想出一個你覺得有足夠把握,能夠寫得很多很滿很爽的理論架構,然後就用它好好的說明和推理。

四、對一位閱卷者而言,基本是看一位考生對某一事,有沒有能力能夠用理論把事件說好說滿說得有最大解釋力。這是打分數重點。

五、當然一位閱卷老師會有自己的理論預設,但那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自己的理論用得好,至少會被肯定。


理論推理的重要性

一般而言,我們往往在做解釋時,只是拿「另一個名詞」來取代「你的提問」,然後我們就自己以得意的說:我們人解釋。甚至是:有讀書。

例如,討論打電玩打得入迷的現象,如果你很快的就用「電玩上癮」來解釋。但什麼是「上癮」呢?你說不出來。你反正拿一個在媒體紅的名詞,用來取代那個提 問,於是你就覺得是有讀書,有做「研究」。但,你只是換一個名詞而已。

理論,並不是某種名詞,而是一種思維架構。在種思維架構中,你依此架構來做出某種「推理」過程,來對那個提問現象進行說明。「推理過程」是重點,因為這裡 有一個過程的運思,而受過訓練的運思往往是邏輯的,也就是別人也可以透過對「你的運思」的重覆操作,來理解你的想法。

當不同的人,透過對你的運思的重覆操作,而獲得相同的思考結果,那麼你的思考結果就是具有「客觀性」。

為什麼說是客觀性呢?像數學1+1=2是一種每人都會做出相同結果的運思,所以是客觀性。所以,如果你對某一問題的理論推論,別人透過此種推論過程,都獲 得和你相同的理解結果。就是一種客觀性的解釋。而這是學「理論」之所以是碩士級學生必要的過程。










2017/02/06

「喜歡」 v.s. 「獨特性」


這是個要聊的提問

Q:
我最近讀書的時候有一個疑惑,就是不管自己讀了什麼,即便這本書我還蠻喜歡的,就是沒法對作者對這本書有什麼獨特的感覺。

A:
一、能想問出這樣的問題,就表示你的「感受」很豐富了。不只是喜歡,而且會想去問著「獨特性」的問題。

二、「獨特性」,往往是指你自己可以把那種「心中喜歡」的感受,能用語言「 說出來的」的過程。喜歡,只是一種單純的個人主觀感受,但「人」這種存在者,是那種會去追求超越個人主觀性,去追求某種可能「客觀性」的存在者。真理、理性、信仰,無非是一種向客觀性前進的目標。

三、「用語言」講出來,並不是如同餓了就吃一樣,是一種動物性的「生物本能」。用語言,就一定要有抽象的思考,才能說出來。把某種感受用語言說出來,是一種自我向著客觀性提升的過程。

四、所以,試著自己說出來。慢慢的,你的思維層次就會變化了。但,不要使用別人早己用過的語言,用自己的話講出來。

五、使用別人的語言,尤其是某種文青的語言,跟著說,自己會很爽,但不會有任何成長。如果真的想讀書,文青的「街頭用語」少用。那是讓你失去思考能力的第一步,雖然,看起來「馬上」很進步。


2017/01/23

海德格爾與庖丁



無蔽的庖丁解牛

海德格爾:

真的東西就是如本己一般地存在著。這裡要說的是:在存在力道中的自身顯示者立於無蔽之中。此無蔽者本身在自我顯示中前來站立。真理作為無─蔽並不是存在的 某種額外附加物。

/王慶節譯(2015)。《形而上學導論》。北京:商務印書館。頁116。

讀海德格爾的文字,蠻像讀《莊子》的。

重點不在於你是不是從文字的「理解」中得到什麼「意義」;更多的是,像是似乎,你會從對文字的美感「領會」中,有所感受到什麼。

那,更有讀哲學的味道。

《莊子.養生主》之庖丁解牛:

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


真理作為無蔽的存在者,豈不正是「因其固然」。正如閱讀的感受過程亦如是。

因其固然,所以人才能活得「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因其固然,人才能活得像自己的自在。

但,談何容易!要因其自然,人要捨棄者何其多也。






2017/01/22

自由主義的回想



自由主義的回想

這個主題,我也想了很多年。

自由主義,我是指啟蒙式、抽象式的平面化自由主義。

認真講,從大學時代起,
從大學時代,我自己有意識的了解,自己從所謂的自由主義派,不知不覺轉入到了一般而言的「保守派」。

自由主義,基本上對於「傳統」的東東大概是沒有多少好感的,如果要說是有一點,那大概也是「假」出來的。

但,循著自由主義的腳步走著走著,人似乎不知不覺會走到保守主義的那條路上。也就是說,會對「傳統」的東東,起了某種自己也不知道會什麼,就會在自己內心 被激起的敬意。

為什麼?

是一種反者道之動的吊詭嗎?

如果人是在尋找意義與方向的某種存在物。那麼,意義與方向,如果這兩單字是有什麼「感受」的話,那麼意義與方向必定是「超越」於你自己的,所以才是方向, 所以才是你要策動自己往前尋找的東西。

以前,我們都會覺得,自由主義,因為自由,因為反對壓迫,所以是最好的條件狀況,讓人才能追尋意義和方向。

沒錯,起步時是如此被激勵。
但後來,
自由主義如果最終只能是「依靠自己」,那就注定不會相信「肉體人」以外的東東,不會相信「超越主體性」,那麼不會相信有什麼意義與方向是超越性的,值得我 們為之追尋。

文青, 或是權力

自由主義,如果沒有再走出來,最後不是文青,就是權力。因為最後,自由主義終會覺得,理想和名牌商品,差不多的。不是沒有價值,而是那種價值終要是有所 「交換」。「肉體人」的存在,文換是必要的手段、目的和意義!而且是唯一的。

至於交換什麼?因人而異。

但也不要瞧不起自由主義。
如果你沒有從自由主義或多或少的走向對傳統有敬意的保守主義。
那不是你很棒,而是你根本沒有走上自由主義的道路。

什麼?你是。
真的不是啦,你只是喊口號而已。


2017/01/15

讀書、消費與名牌品

期末考中的女兒

客廳大書桌。
我看著海德格爾《形上學導論》,女兒在算數學。

女兒:奇怪,為什麼這些題目會以前算不出來。現在算起來很簡單。
我:哈,荀子說…
女兒:我不會讀哲學的,你不用…

***
荀子勸學篇:「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後止也」。

這真的是很平常的讀書經驗,不是嗎?

看一遍,不懂,再多看一次,很多時候,往往再看時,就會「通了」。
而且,「一通百通」,整本書往往就一路順著讀 了。

我著很多同學看書,第一次看不懂,就覺得自己不是讀書的料。

然後可能很多理由出來:
可能是因為以前是填鴨教育,
所以把你教壞了。
或著,
其實不是你的看不懂,
而是社會對待「讀書」的「封建思想」要被批判。
再來,其實是…

每個人都一樣啦。我也常看不懂。
就是有空再拿起來,多看幾次。
看個二三次才看出滋味的,多著呢。

所以:「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後止也」。

算數學也是一樣的。

重點,往往是你能不能「耐著性子」去看第二次。
這裡,有著有很多話可以說下去的內容。如何耐著性子?

到了世新,我最好奇的事,為什麼同學就一定覺得一次就看懂才對呢?

幾年了,才知,大部分的人,沒有「讀書」的經驗。
沒有那種,多看幾次就忽然通了的,那種感受。
他們不相信。

能馬上被理解的,才是他們認為的讀書。
讀書,其實已是另一種消費品商品。
正如同名牌如果要被想太久,就不會是名牌一樣。

名牌,是經不起沈思的!讀書,正在於沈思

其實,讀書的正常經驗不是你想的那樣,而是:
「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後止也」。

這過程,有一段忍耐。也就是要耐著性子

海德格爾《形而上學導論》:

日常的理智自然認為,有知的人就不需要再學習了,因為他已經學成了。差矣!所謂有知的人只是指那種領略到學海無涯,並且在這種領略的基礎上,首先使自己進入那種能夠持續不斷地學習之境界的人。這比擁有知識難得多。

王慶節譯,2015,北京:商務印書館。頁25。



2017/01/14

深心的法華

《妙法蓮華經.分別功德品》:
「若有深心者,清淨而質直;
 多聞能總持,隨義解佛語。
 如是之人等,於此無有疑。」

這句是在如下的情境中被說出來的。

佛陀說他的壽命是無量的,
是不可數的。
事實上,這是意指人的「生命」的無限性。

但,
人是不會相信這種事的。
這種所謂的無量壽命的概念和想法。
不相信的人,多。


於是上面那句出來了。

對我而言,
那句更有一個重點,
就是描寫出:願意相信的人,是一種什麼樣性格的人。

有四種重點,人若有這四種特質,
就有可能相信:
一、深心。
二、清淨質直。
三、多聞總持。
四、隨義解佛語。


說一個人相不相信,真的不重要。
因為,不相信往往跟所謂的事實無關,
而是人「沒有相信的能力」。

上面那四點,是行法,
同時也是檢視自己生命質素的試紙!

唉。難啊。
尢其是第三、第四,
那不只是心性而已,
還是一種對學問的能力。

我的一個思考是:
為何這二種學問的特色,
即多聞總持,隨義解佛語,
這樣的二種學問能力特色,可以讓人去相信呢?

「善男子、善女人。
聞我說壽命長遠,深心信解,
則為見佛常在耆闍崛山,
共大菩薩,諸聲聞眾,
圍繞說法。」


深心信解,則為見佛。
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佛無不實語。
但,
如何才能達到:多聞總持,隨義解佛語,呢?


2017/01/13

語言與召喚

說任何巫術都一定有某種因「語言」而來的召喚。

召喚,海德格爾說是「命名的力量」。

語言,
不是一種聲音的流動而已,
命名在其中,
而是一種把「親在」但「未顯現」的「存在」,
使之有了存在的痕跡。

海德格爾談「語言」,
他的談法,
總能帶動某些張力,
這些張力讓某種未現形式的親在,
有了一種被看見的撲面而來。

因之,是語言,
還是語言的「談法」,
使得語言有了某種召喚力。

但,這召喚力,
不是通常我們所談的語言的感染力。
不,不是。
我指的是:把一種奠基於此在但又超越於此在自身的「形而上」,
召喚出來的威力。

海德格爾:
「然而,正如同我們已經提及的,
這種發問對自身有一種反衝力,所以,
不僅所問的東西超乎尋常,
發問自身也是如此」。
《形而上學導論》。p.15。北京:商務

反衝力,如何可能?
發問如果是一種語言,語言如果有形而上的召喚,
那麼,
形而上若不是奠基於自身又超越於自身,
反衝力就無可能!

反衝力,
人才有可能被震動。
這是「思」的威力嗎?

但只是思,還是思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