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22

從讀小說到讀社會科學類的書

從讀小說到讀社會科學類的書

這是個我很談的問題,但一直沒有適當的論述過程在我腦中形成。

如果說,讀後期海德格爾的文章,例如《在語言之途》,
最大的震撼在於用某種語言的表達手段,來呈顯某種「不可直線邏輯言說」的「真實性」,

真實性,是借用佛教唯識的術語。例如色即空,空即色。拆解「緣起」而有的「色」,剩下的是「空」,但卻是「真實性」的空。

對一位從讀小說起家的人,如何走向去讀社會學之類理論性強的書呢?
我是指,讀的很有感覺的讀。

今天和一位來訪同學談了一下,
是有一些「理論」形式的說法可用來表達。

如果,你已經:
、喜歡讀小說,同時也感覺得出不同小說的層次,例如一般熱門小說和世界文學名著,等等,在閱讀和感受上的差別。

so,那我就不用再去勸你讀書這件事了。

、問題是,你想讀社會科學理論的書,但不知如何下手,因為你也想有系統的論述事件,而不是光會談「感受和感覺」?

so,一種方法,我要提供出來,讓你可能的在讀書方面進行「思考模式」的轉化。

三、論述形的文章,需要的是「推理」,而不是用文字描寫感覺。如何可能形成一個人的推理能力呢?

so,我的方法,例如想對外交進行評論,你要有下列二 種「思考材料」。一,外交的歷史,二,重要的外交理論。

有歷史的內容,你才能使用理論的形式,來進行對某一事件的「評述」,亦即是你可以對之進行「思考」和「推理」。

這是,必然性的關係。沒有歷史內容和理論形式,就不要談「思考」,那是不可能發生的。

四、所以,你才會覺得,為什麼看和外交有關的雜誌 和評述文章,好像也可以感受別人的講法,但你卻講不出來?

because of ,你沒有讀和外交歷史相關的書,腦中也沒有什麼外交理論,所以你「說不出來」。

so ,要開始往某一社會科學方向前進。一,讀該領域的發展史或歷史,二、了解該領域的理論和大師。

有了上述二種「材枓」,你才有「思考」的可能。

其他的「想」,就只是胡思亂想。


***
當你自己感受到自己可以用某種理論和材料,來表達你的看法。
你才會體會到,為什麼之前的「想」和「思考」,都是亂來的!








2017/04/16

佛學中的「法門」與讀書的「習慣」(一)

這是個什麼問題

基本上,這是因教學狀況下而被逼問出來的追問:
如果有學生,對是大學生,感受到了「想讀書」的衝動,
那麼一位老師要如何幫他/她?

我想追問的是:
在這種狀況下,「如何去幫學生」,是否是一種可以「論證」的議題,
還是說,
這只能完全憑老師的個人讀書經驗,
以及老師個人的教書經驗呢?

如果只是老師個人式的經驗,
那麼老師給出的方法,就是「偶然性」的方法,
亦即對不對、好不好,
並沒有什麼可以去「論述」的,
完全只是一種偶然和運氣!

那麼,
如果我們在這問題上不想被「偶然性」牽著鼻子走,
換言之,
是否有一種「理論」,
依這理論,我們可以來說,
有「某種方法」,
這種方法是可「論證的」,
亦即是可演繹和推理的,
來說明這種方法和幫助學生「去讀書」之間,
是有著合法性的關係。

亦即,依此種理路所推出的方法,
學生依著此種方法,
那麼就可以克服「讀不了書」的狀況,
「讀書」成為可上手的,成為一種生命中可被實踐的習慣,
讀書方法和「生命的自我改變」之間,
就有了理論上的合法性。


法門的抉擇之思考

法門是借用佛教哲學中的「術語」,一般而言,
這是指一種方法,這種方法不只是觀念,而且是要被「實踐」的,
事實上,「實踐」的意味更重,
換言之,你要「去做」,是更被強調的。
「去做」比「去理解」更重要?

再來的問題是:
去談論學生「讀書」這樣的議題,為什麼要跟「上述」的「法門」的觀念扯上關係呢?
亦即,「強調實踐」這一種論述模式,
為什麼要拿來當做去論述「讀書」的理論參考座標呢?

下回再解。


2017/04/15

好像有著「想讀書」的衝力…

一種無由的力量

因為誰也不知,有時,那種「想讀書」的衝力,因何緣由而來。

正如同愛上一個人樣。像是沒有來頭的。

但,反正一種想讀書的衝動來了。
這是不少人在大學期間中,會有的某種生命的歷動或轉動。

我也走過,同學,
我想總結一下我的心路歷程:

一、基本上 你們都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都感受到了「可以讓自己更好的」的可能性。

二、這種感覺是「真實的」,是由自己內心湧出的某種「強烈感受」,強烈感受到一股更要推著自己,讓自己比以前更不一樣的那種「強烈感受」。

三、那種力量,雖是來自於自己,但卻是從自己而來的超越性的客觀性的力道。換句話說,像是失戀,痛苦的來不是你能控制的一樣;那種要推動自己的力量,也不是你能控制的。所以我說是,「像是」「外在而客觀的力量」。

四、再來是你要自己親身走入某種「情境」,讓那種力量可以成為真正推動你往上的力量,而不是成為一種無法控制的湧動而已。

五、這時,方法就很重要,亦是一般而言,宗教式的語言:法門。

六、找一本書,讓自己可以「穩定的讀」。「穩定」很重要,因為穩定,你才能走入某種情境,那在種穩定情境中,你才能「熟成」,才能自己翻越出自己而向上走去。

七、讓自己「穩定地」讀,比讀什麼重要。例如,給自己三個月,每天晚上讀二小時。生命,就變了,就向上提升了。理論不難,實踐難如登天。

八、毅力。

2017/04/13

欣喜凝望中的某種淡黯

欣喜的凝望

這一陣子,大約有半年了吧。

有很多同學都來和我談有關「讀書」某種經驗。
對於在過程中已找到自己方向的同學而言,
其實我的特定領域專業知識,顯然不足了,
例如有關人類學的部分。

是應該要去旁聽的時候了,同學啊,
同時也可以問問上課老師,
讀什麼書單是更能接近特定學術領域。

當然歡迎來找我,我總是可以聊聊某種讀書的心路歷程的,
或著大範圍的社會人文理論和脈胳,也算是可以談一談的。

但,我更喜歡看著同學,可以有某種學術脈絡,某種思維途徑下的談著談著,一種自我的忘我。
那是一種純然的美,
荀子:不純不粹不足以謂之美。
一種充滿生命力的流動,在臉龐上。

凝望著一張張年輕的臉龐,
殺那間彿彷對得起自己日漸而長的白髮。

莊子:「薪盡火燃」。誠不虛也!

就如此的,我想起以前的教書哲學,稱讚哲學。

人都喜歡被稱讚,
人之常情,
同時
你如果去「稱讚」別人而有掌聲,
那會「更爽」。
掌聲比稱讚,其爽度何止千倍。

誰還有「勇氣」去罵別人呢?
在這個社會中,
除了政治人物之外呢?
因為,完全沒有什麼「正面」的後果可以被想像出來!

「管他去死」其實是大家心中的「話語」,
但總會被包裝成給別人「鼓勵、自信與活力」。

教書這二年,我愈罵愈多,
我完全可以看出來,
某些同學的在教室中那種震驚:

這年頭居然還有老師敢罵學生,
到底有沒有搞錯時代的…」
那種憎惡從眼中投出。

要討厭我、要罵我、要fb我,都請便,
我完全可以了解,真的,這沒什麼怪不怪你/妳的。
只是,
這幾年,
被我用罵「震醒」的人,真的比較多。

罵人不一定對啦,
罵人當然不是什麼最好方法,
罵人會傷人的,
是啊,
我都知道,我願意接下所有的後果。

我非常後悔,剛教書時,那種和同學「打成一片」,「動不動就稱讚」的教書哲學。

自己走過,我很清楚,
除了讓同學更「自以為是」之外,
當老師的更是「自以為是」。

真的後悔,然後在懺悔。sorry,前幾年的同學。
那麼多優秀的同學,其實是有機會可以來自己改變自己的。
而自己,除了爽爽爽享受同學的稱讚的那種虛名外,
根本沒有勇氣去說,「你錯了」。

老師和同學,都一起活在大家都知道是某種「正確」的社會氛圍的精神大麻中。

在這個時代,
「罵同學」是種行為,
它可以「震攝」同學,
但更重要的是,
它絕對比震攝同學更有威力的去「震攝」老師自己。

要有多少勇氣,一位老師才敢罵同學?
在這個時代!


2017/04/12

我想要有論述力

我想要有論述力…

Q:老師,我不知如何寫一些論述性的、評論性的新聞。

Q:都說我的文筆太柔,太感性,沒有想法…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寫出好的評論文?

我:沒有!

Q:那那 怎麼辦 是不是我太笨了

我:有人說你文筆寫的好,就不笨啊。

我:我只是說沒有一種特定的「方法」,你學了方法之後就會「寫評論文」。

例如,你肚子餓,你問我說有沒有什麼「方法」,運用這方法肚子就不會餓,會自動就飽起來。

當然,沒有這種方法。

Q:(努力聽狀…)

我:吃飯,就會飽。要「吃」「東西」,而不是「用」「方法」。

同樣,要「讀」「書」,而不是找方法,你才能寫出「評論文」。

Q:(不解狀)

我:你大概是看很多小說之類的書吧。

Q:對,很喜歡。

我:所以你,文筆很好。文筆好跟讀很多小說有關,和方法無直接關係。先讀很多小說,談「方法」才有用。

同樣的,你要能讀一些「理論的書」,你要能看得下「理論的書」,你要能愛跟著思考「理論的書的內容」。

看多了,你就會思考「評論文」,就會寫「評論文」。這時,如果有好方法,對你才有用。

Q:點頭狀

我:想寫評論文,多看理論論述的書,這是「先決條件」。

如果你沒有讀理論書的興趣,
你能做的只是:去問路人甲,你對XXX有什麼想法,這種「可以隨時被取代」的記者工作。



2017/04/09

再讀《西遊記》原版

再讀《西遊記》原版

原本是女兒借回家要讀的,
被我霸佔著,一回家後就埋頭大讀。

是原版的,章回小說,有加標點。

常說經典就是經典,能在時間的淘汰中流下來的,就有著一定的「真理性」。

是如此。

國中時我有看。很好看,很精采。故事性強。欲罷不能。

近逼五十了,再讀,就是完全不同的視野了。

這次看得非常慢,一字一字的,欲語還休。

故事,我很熟了,
不知不覺,看的是那文筆的舒捲,以及感受承恩下筆時的心情。
自己隱約感覺到,那種文筆的靈氣,我是下筆不來的。

看的是,對人物個性的刻畫。
人生的歷練,
再讀這本,
就不是「小說」,
而是真實人性用「小說」的寓法。

每一個人物中的個性,
某種脾氣,
某種生氣,
某種好笑,
某種執著,
某種看不開,
某種憤恨,
某種癡情,
某種幻想,
某種自以為,…
都歷歷目目 ,
都是以前生活中有著活生生可以從記憶中跳脫出來的真實人物,以及自己。

課堂上常說,生命是斷裂式的跳躍成長,翻上去了,就是另一境界。

重讀經典,這種感受最深刻。

抄一句漂亮的描風景文字,以前我是不會有感覺的:

野菊殘英落,新梅嫩蕊生。
村村納禾稼,處處食春羹。

平林木落遠山現,曲澗霜濃幽壑清。…
懸崖掛索藤花敗,松竹凝寒色更青。

「第六十二回 滌洉洗心惟掃塔 縛魔歸主乃修身」




2017/04/08

如何讀掉「第一本書」

讀「第一本」書的難度

讀「第一本」書,本來就是很難的;
那些讀第N本的人,是因為從「讀書中」感受到太多「好處」了,所以有動力去讀。

很多人認為,尤其是很多大學生學生認為,
讀第一本書像是吃草莓蛋糕一樣,
吃了它,不是問題,沒有「心理障礙」;
只是我「現在不想」吃而已。

如果真的是這樣,還有誰考不上台大呢?

讀「第一本」書,難,難,難在於它有如同於「戒律」。

很多宗教都有戒律,一般通俗的認識中,例如吃素。
吃素是「簡單」的事嗎?你試試就知道,難!

願意吃素,或是再接受更多戒律的人,是因為在戒律中感受到對生命成長的助益,
所以就會「津津有味」的實踐下去。
讀書,亦然。感受到讀書對自己的助益,就會「讀下去」,而且「不亦樂乎」。

讀筆一本書,正如同你在考驗自己要不要去實踐某種戒律,
那是「改變自己行為」的事,而且是「自己改變自己」。因沒有人會真正的強迫你。

換言之,讀第一本書,
那不是想不想「吃蛋糕」那樣的爽事,
而是,要不要像吃素那樣般的自我要求和折磨的事。

難度,本來就很大,失敗,剛好而已。
那有那麼簡單。

所以,讀「第一本」書讓你如此的「做不到」,也不奇怪。
終究,它 不是吃蛋糕,

它要你有力氣的克服要改變自己的痛苦。


正如同
《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所談的。

這本書的最重要核心,就是一個觀點,轉成我想的話就是:
是你不想讀書,所以你才不去讀書;而不是你讀不下書。

對我而言,我想的是:那為什麼你「不想」讀書呢?
既然「不想」在先,那麼再好的勸說其實都是無關緊要的,因為你自己可以找出無數的理由來支持自己「不讀」是好的。

如何化解從「不想」到你自己願意「想」去讀書呢?

「不想讀書」是一種「習慣」。
打破習慣,在於改變自己。

你願意抓下第一本書,開始讀嗎?

「行動」,在此是更重要的,你要能願意打破你內心中
「不要去讀書」的重重關卡,
那種你自己為自己而設下的「不去讀書」的關卡。

走過這段路,這 「讀第一本書」的路。「走過這段路,咬牙走過」,這是心法,是法門。
讀書,和「走不走得過」比較有關;和「看不看得懂」,未必有直接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