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9

講話有可能講到是真理嗎?:亞氏邏輯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23) 2017/09/29

講話有可能講到是真理嗎?:亞氏邏輯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23) 2017/09/29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9頁。
第四章 第二節 亞氏邏輯 119-127
**

要頭大了!
是真的要頭大了!

我真的對邏輯學沒有太花力氣去探討過。
雖然,
「亞氏邏輯…大部分的理論已是陳腐不堪」。
但,
把「邏輯」單獨拉出來思考,成立為一種專門的學術領域,是亞氏的功勞。

對我們這種在東方文化風氣長大的人而言,
邏輯往往不是什麼太值得去花力量的東東。

反正,聽得懂就好了,要什麼邏輯呢?
更何況,我們常說:無聲勝有聲、得魚忘荃、言語道斷…。

似乎,語言只是一種不太完好的工具,更何說去搞跟語言相關的邏輯。

我花了十多年才有一天頓悟的領會到:為何西方文明的學術發展都和邏輯這一學問離不了關係。

因為:就西方主流思維而言:合乎邏輯就是合乎真理。邏輯是真理在語言的現身。

而對我們而言,
說講話講的有邏輯,只是講的順一點,講的容易被理解,講的有點道理。但和「真理」,不一定有關係。

這是東西學問的很大文化代溝。(我花了十多年才感受出來!)

那一方對?不知道。真的,東方的未必不對。尤其是當代哲學是如此思考,例如默會知識、前反思知識,…。

但,如果你感受到西方對邏輯的重視之感受,你才能明白為何他們總是要去把事情講得很「邏輯地」清楚。

因為,邏輯地清楚,代表是接近真理的一方。
所以,為什麼「範疇」是如此的被重視,例如康德的先驗範疇觀念,胡賽爾的「範疇直觀」…

所以,三段論法、矛盾律…如此的被重視。

因為,這些不只是幫助思考的工具而已,而是人類唯一可能接近真理的「梯子」。

***
把內容看完吧。忍耐一下。很枯乾的。


2017/09/28

一種無情的有情:亞里斯多德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22) 2017/09/28

一種無情的有情:亞里斯多德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22) 2017/09/28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三民。

**
今天導讀4頁。
第四章 第一節 生涯和著作 116-119
**

慢慢的,如果你書是看得下去的,
你對不同的學問者,不同的學派和知識體系,
就會有自己的一些觀感了。

觀感,我是講的學究一點,
認真講,你就會有自己某種「不知不覺的」喜好,
很直接的,對某位哲人或學派的「情緒式」的張力,即好惡。

為什麼,不知?
你一定分析出原因來嗎?大概不成。
反正就是喜與不喜!

有時,如果你書讀得下去,說讀得下去之動力,
更多的是自我的追問:
為什麼我會喜歡或不喜歡某哲人某學物?

然後,有時年輕時不喜的某人某派,
在年紀成熟後,觀感變了,喜好變了,
開始覺得有道理了,開始學得喜歡了。

這種變化,其實是讓人覺得讀書是值得的重要動之之一,
因為,
藉由讀書,
你強烈的感受到你變了,而且是一種一百八十度的改變。
而且你很開心於這種改變。

這不容易,不是嗎?
你有能力自己看出你以前信到骨子裡的東西,是有問題的嗎?

我對亞氏就是如此。

亞氏不太「詩意」。哈。什麼都討論的硬。都要講得很有「邏輯」,那有時是一種無情,我覺得。

但,日子走多了,才覺得能無情真難!

常說,和柏拉圖的對比,
亞氏「注意到經驗科學的問題」。

這其實是,他更重視,在日常生活中的明顯的但你不太注意的事情,但他會去研究的很有「學問」,亦即他會去談出某種事物的「客觀道理」。

例如,修辭學(口傳係的真正底脈在此)。
講話就講話,如何把話講得好呢?
對,他就會去問這樣的問題。
這其實是指他會去追問:有沒有某種「客觀性法則」會決定性的影響講話的好與壞?

那麼你會去問:
怎麼戀愛,才算是戀得好呢?
你願意這樣去思考戀愛的「客觀性法則」嗎?

可能你會覺得好笑,那有這種事!

但,對客觀性的追求,這種態度是重要的,如果,
問多了,有沒有答案不重要,生命的轉變,就是在這種「自我思考(善用其心)」的過程中,轉變了。

2017/09/27

哲學家也是人:亞里斯多德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21) 2017/09/27

哲學家也是人:亞里斯多德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21) 2017/09/27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三民。
**
今天導讀2頁。
第四章 前言 115-116
**

哲學,追求智慧,追求知識,追求客觀性。
但這種追求的方向,受到「人的個性」的影響有多大呢?

真的很大。
有時,都不忍住會去思考,
是學問影響了個性,還是個性決定了學術的路術。

何必是學術呢?
有時,在各種方方面面,從政治到藝術,真的是你認同某種內容,還是你的個性就「愛上了某種特色的內容」。
論述,只是化妝品罷了!

「生命中所不能承受的輕」,所指的是這種嗎?

「柏拉圖…表露一種神祕主義的傾向,亞里斯多德所要求的仍是確定的知識」。

二種不同的學術路術,到底是怎麼被決定的呢?
人最後最去認真探求某種知識樣態,是不是更大的決定點,
早已在出生時的個性中,就被決定了呢?

這二個人,很多面向上都是相反的。

當然,從「思想史」的角度而言,亞里斯多德的很多觀點是針對柏拉圖論述中的弱點而出發的。例如,柏拉圖重「存在」,所以亞里斯多德對「變化」的思考,就特別顯眼。

但這又是兩兩相對相扣相斥的。

搞懂柏拉圖才能了解亞里斯多德在想什麼?要解決什麼?
同樣的,看清了亞里斯多德的努力方向,你才能明白的看出柏拉圖的不可動搖的是什麼。

2017/09/26

美是感性的、性感的:柏拉圖藝術論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20) 2017/09/23

美是感性的、性感的:柏拉圖藝術論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20) 2017/09/23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三民。

**
今天導讀3頁。
第三章 第八節 藝術論 112-114
**

再偉大哲學家,總會有一些想考的面向上,會被後人批評的很兇。

柏拉圖的藝術論,就是這樣。

事實上,我也蠻無法認真 接受他對藝術的看法。

但,有趣的是,如果你讀藝術史,美學理論,幾幾乎乎 ,又沒有人能繞開柏拉圖的藝術論。
總是要提他,雖然提完後,某種接近負面的評價比較多,但總是要提。因為,他的負面講法,實在也講得太有道理了!

什麼才是美呢?他問。

人家柏拉圖一出手,就抓到核心。
幾千年來,大家為這個問題吵個不停。

一般人而言,大部分的人很難否定:美一 定是要感性的才能存在。總是要經驗值的。

但柏拉圖說所以:藝術很難不去模仿外面的世界,既然要模仿,那就理論上不可能是「最好的」。

有道理啊,真是令人牙癢。

所以,幾千年要和柏拉圖唱反論的人,就是在論述一種說法:藝術不一定要模仿,可以有自主性。

但如何來說藝術的自主性呢?不是都要靠著藝術品才能談藝術嗎?既要「靠某物」,如何自主呢?

就這樣,美學理論都在吵這個。
柏拉圖有沒有很厲害!一句話就打到死穴了。

2017/09/25

人無法單獨過日子:柏拉圖國家論/政治論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19) 2017/09/25

人無法單獨過日子:柏拉圖國家論/政治論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19) 2017/09/25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三民。
**
今天導讀5頁。
第三章 第七節 國家論/政治論 108-112
**

要往下談之前,我想說一下幾個我讀古人文章思想的態度。

的確,我們活在他們之後的幾千年,
外在的物質條件很有大的變化,
但我們想過的和想到的,並不代表他們以前「沒有」想過或想到,
我更願意去思考,
為什麼古人的選擇是我們不同的?
而不是認為我們一定比古人進步。

這樣去想,有時會有很多視野被打開!

以下就是案例:
柏拉圖認為:「貴族政體」是最完全的理想制度。

那麼,是柏拉圖那個時代不知有民主政體嗎?
不,他完全知道,而且就是。

那麼,他為什麼不會去選一個連目不認丁的現代人都覺得是最好政治體制:民主制度呢?
所以,
他的考慮是什麼?
不去選擇某種政治體制的思考方向是什麼?
那種思考方向,對於我們目前還適適合嗎?
他提的思考方向,對我們的目前又能有何種啟發?

柏拉圖在政治思想上開導了所論「烏托邦主義」。
藉由,烏托邦主義,人們對政治的想像可以有多大呢?
我們活著的政治體制,在烏托邦的對照之下,會是什麼樣的形狀呢?
在烏托邦的對照之下,目前的體制可以有多好呢?

於是,你才有能力去思考,
你對目前的政治總總信念,是思考過的呢?還是又只是一個跟著喊的某種迷信呢?

於是,你才能思想的底子可以去思考,
政制體制如果要更好,那麼所要走向去的方向是什麼?

把某種政治體制相信為是最棒的,不需要再被超越的,目前的政治體制已是歷史中最好的了。
這是最懶的、最迷人的的想法。


2017/09/23

你無法擺脫的「不存在」:柏拉圖道德論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18) 2017/09/23

你無法擺脫的「不存在」:柏拉圖道德論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18) 2017/09/23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三民。
**
今天導讀4頁。
第三章 第六節 道德論 105-108
**

這年頭談論道德這種題目,第一個要被問的是:有這種東西嗎?在那裡呢?

用「出來給我看」這種標準來嗆,沒什麼不對;但「看不到」的道德,你卻擺脫不了。

這才是威力之所在!

於是怎麼去思考這種「看不到但又無法擺脫」的「人之現象」呢?這樣的題目,其思維架構要如何發動呢?

這就是倫理學。新聞倫理也是啊,但你怎麼思考新聞倫理呢?你學了什麼東東呢?那樣談,是有意義的談嗎?

幾個思考的要命點,這些點都是以後某種哲學論述:

一、什麼是道德現象?吃草莓蛋糕是嗎?幫老太太過馬路是嗎?為什麼是?判斷的「標準」是什麼?

二、道德是「社會給的」呢?還是來自某種內心的價值?那麼「反核」是道德的嗎?它是偏社會的厲害關係的,還是來自人的內在的?怎麼去「證明」呢?

三、人要如何去判斷道德呢?又要如何去衡量如何實踐呢?你為道德「所做」的,是道德的嗎?這是實踐論。用非道德的方式去實踐道德,是道德的嗎?

四、道德與「德性」「國家」「幸福」「上帝」之間的關係又是如何呢?
***

好,簡單的問一個我愛想的問題:

來,你覺得一個人站出來在你面對,有沒有某種「氣質」上的差別呢?

如果你願意承認是有氣質這種東東,因為那感受的到。
那你有想要有氣質呢?為什麼,那憑什麼吸引你。

如果你也想讓你的生命是有氣質的生命,要如何做呢?

這與道德實踐有關嗎?

來,氣質就是德性!

它,看不到,但存在,而且你無法不去感受到它的威力。

哈,我是你多少年來,還敢跟你談「氣質」這一論題的老師呢?

氣質,是在人身上呈現的「藝術品」。


2017/09/21

繞不過的「心中刺」:柏拉圖談靈魂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17) 2017/09/21

繞不過的「心中刺」:柏拉圖談靈魂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17) 2017/09/21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三民。

**
今天導讀6頁。
第三章 第四、五節 宇宙論、靈魂論 100-104
**

來,我們又可以看到某些思想原型在起作用的範例。

柏拉圖也無法例外。這是人的宿命嗎?

柏拉圖強調「理型」,認為那是最高的、不動的。
所以,如何解釋世界「變化」「變遷」的問題,就很有難度。

事實上,他解釋的不好,所以才有以後的亞里斯多德,
才有那句名言: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但,他如何去克服呢?這裡有很多「新想法」被提出來,你看看,想想。

我們這個時代很難認同他的說法,是啊,我也是;
但現代科學就如何呢?大爆炸!「原子」的交換…。你相信,就好。

但,總是要提出可以「變化的動力」啊。這是人的思考渴求嗎?

「人」,又出來了,人是會變的,因為人有靈魂。

人的變,是一種有趣的變,用黑格爾的話來說,是自在自為的。
也就是說,人是自己變動自己,不用外在力量的推動。
不是嗎?

你愛上一個人,是你自己要去愛的,還是別人叫你去愛你就愛起來了呢?

你大四了看大一時的你,大一蠻笨的;你的變化是外來推力,還是你「自己的成熟」?

靈魂也是這樣,靈魂就是用來解釋「自己給自己變」的最好解釋模型。

靈魂,既自我變化,又永恆。所以,這種特色,又被認為具有「神性」。

因為永恆,所以靈魂追求的東東,又不同:是德性和智慧。

但,我說啊,
只有你切身的從自己身上感受過那種,自己產生了某種「變化」,這種變化讓你覺得你去懷疑自己,去否定以前相信的某些東西。
而且這種力量是來自「內在的」。

你就會相信「靈魂」這種思維架構,你就會去思考「德性和智慧」,會渴望去追求「自由」與「解脫」。

沒有那種經驗,談什麼德性、普世、自由,都是在夜市跟著喊爽的而已。

菜涼了嗎?換下一盤。


2017/09/20

一定要看過去,雖然你也一定不會「懂」:柏拉圖的形相論(存在論)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16) 2017/09/20

一定要看過去,雖然你也一定不會「懂」:柏拉圖的形相論(存在論)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16) 2017/09/20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三民。

**
今天導讀9頁。
第三章 第二節 形相論 91-99
**

都講在前面了:你一定看不懂這章。

但這是個好例子,來說明:
你如何去讀那種一開始幾乎完全看不懂的內容,文史社哲類。

來,
一、先掃瞄的看過去。這部分最「苦」。但,最後你能不能往下讀下去,這是決定性的「步驟」。

二、看 我的導讀。(如果是別領域,先去看簡介之類的書,抓住看書的基本十字座標)。

三、有了簡介性的指導方向後,有了某種基本的看書「視角」後,你再去「讀一次」。一般而言,你會有那種「咦,以前怎麼看不出來」的那種驚嘆。對,這就對了。

四、就是這樣的「循環」,讓你不斷的一層一層的向上提升上去。每循環一次,你都感到一種「成長」,都看出了「以前沒有能力看出」的東東。對,就是這樣!

柏拉圖的基本「原型」,這一原型幾幾是數千年來西方主流文化的「原型」:
「感覺經驗的對象或即具體存在者,…流變不息;只有依據理性,層層廓清『存在』概念的義蘊,才能真正把握實在或本體」。

所以幾個論辯架構就依此發展而吵了數千年。

一、感覺(感性/經驗)與真理(本體/實在)是什麼 樣的關係,是一種對立形的關係,即感性與理性是對立的,二選一的;還是說,感性與理性之閶是一種「可轉化」的關係?

二、依據「理性」來澄清兩者之間的關係,但這個理性是什麼樣的理性呢?是理性的、知性的還是辨證的?

三、「真理」是概念的(唯名)的,還是實在的(實存的)?

四、人可理認識理性嗎?(後來康德的知識論進路)

五、直覺可以是理性嗎?(現象學的進路)

六、「非理性」是一種什麼樣的理性?(後現代進路)

最後,柏拉圖的「山洞喻」故事是你一定懂的基本常識。


2017/09/19

對你,考驗的開始:柏拉圖的知識論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15) 2017/09/19

對你,考驗的開始:柏拉圖的知識論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15) 2017/09/19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三民。
**
今天導讀4頁。
第三章 第二節 知識論 87-90
**

知識論。
這是近現代以來最重要的哲學課題。

從某一角度而言,
你如果對知識論要探討的問題是什麼,沒有什麼理解,
很多學術性質的書和論文,你必然會讀得常常中斷下來。

柏拉圖的知識論,被後來的哲學家「修補」的很多了,
但,他提出的「如何去思考『知識』」的那種「思想原型」,
卻是一直被延用下去,
或著當作再思考的「起點」。

什麼是知識?

哈,你答不出來啦。

你常常自認為因為有了某種「知識」,所以就去批判。
但什麼是「知識」,
你心中有的那一些東東憑什麼可以被稱之為知識?
你的那些知識,又有什麼「資格」,所以你可以據之去批判別人?

對,你完全答不出來。

但你很勇敢的去批判…,加油。因為你認為你有一些聽來的知識…

來,知識論就是去探索上面我提到的那些問題。
真的很煩人,不是嗎?

來,幾個思考「知識」的思考原型:

一、柏氏認為:知識「捨離感覺經驗,企獲高度的普遍概念」。

於是,來,同學,你認為的知識,恐怕大部分都是用感覺很對的。

二、之所以要追求普遍概念,是因為知識要具有「客觀性」,但什麼是客觀性?這是第二思考原型。因為這個問題吵了幾千 年了!

三、那要如何獲得「客觀性」的知識呢?於是「方法」要被講究,「方法論」這個課題就被提上桌面了。

柏氏認為是「辨證法」這種方法;現代科學強調的是實驗、量化的方法。又是二種吵架的格局。

四、知識是否可以「直接」獲得,還是要「中介」(間接)才能獲得呢?
這是,「直觀」和「推理」這二種以後不斷吵架思路的原型。

例如黑格爾就強調要有「中介」,而現象學就重視「直觀」。


好了,看 看 就好,不然你會頭痛。


2017/09/18

看人就去看他的歷史:柏拉圖生涯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14) 2017/09/18

看人就去看他的歷史:柏拉圖生涯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14) 2017/09/18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三民。
**
今天導讀6頁。
第三章 第一節 生涯與著作 82-87
**

人,是會變的。這是特色也是機會。
請記住這點,真的。

所以,看一個人,不是看現在如何?
而是看以後會「變」的如何!

怎麼看以後會變的如何呢?用什麼方法呢?用問卷、還是深度討談呢?

你自己可能都笑出來了!

對,量化系列的方法,都只能說他「現在的總總」是怎樣而已。再來好一點,也只說,這總總和目前的流行價值,有多大差別而已。

再來,你講不出任何東西了!

那麼,他未來會如何呢?他會怎麼變呢?

他現在對妳好好喔,就代表以後一定也會像「現在」一樣的對妳好好喔嗎?
妳現在愛他愛到骨子裡,就可以保證有以後每一天妳都會愛到骨子裡嗎?
答案你自己知道。人是會變的。

只能讀歷史才能培養出判斷未來變化方向的能力。

他現在愛妳愛的要死了。但如果你知道,他每一年都有一個新愛人,但也都愛得要死。
如是,你會如何判斷他「目前」對你的愛得要死 呢?

要讀懂一位哲學家,尤其是具有奠基性地位哲學家,或某一方面的人物。
你一定要去讀他的歷史,他的傳紀。
知道他一生的生涯,知道這生涯對他有什麼影響,
你才能知道,
你目前「狀況」會如何來影響你的未來。
你才能知道,
你要去做什麼,才能從目前影響到你的未來。

柏拉圖生涯有三個特色,是和你有關:
一、貴族出身。
二、遊歷學習。
三、轉變的火光。

第一,是指你要能有環境讓你「安靜」下來讀書。家裡不行,社會也可以提供。但要「靜」的下來。

二、要多讀很多書,領域廣一點。讀書像釀酒,一定要先有「原料」,才有變成酒的機會。你不讀書,就沒有「原 料」,再講什麼多是多餘的。水一定不會變成酒。

三、注意生命中的某種「轉變」時期,你會懷疑自己,然會重新去思考你的全部一切。
柏拉圖走過這三階段,你也跑不掉,如果你是讀書人。


2017/09/15

明星哲學家出場囉:柏拉圖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13) 2017/09/15

明星哲學家出場囉:柏拉圖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13) 2017/09/15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三民。
**
今天導讀2頁。
第三章 前言 柏拉圖 81-82
**

對,他是超級明星哲學家。
其實,所有西方的學術理論,都可追溯到柏拉圖。

可怕吧!

我沒什麼資格去談柏拉圖的「哲學內容」,真的。
那要是「柏拉圖」專家才行。

一、如果你以後可能要讀碩士班、博士班,那你要去讀和他相關的書。請讀傳記和他的哲學簡介。

二、如果你以後想搞學術這一行,對他沒有一些較深入的基本理解,你不會在學術上有什麼可看性。

三、你不用特別去搞清楚他的哲學的「標準內容」,但你要去大概了解他對某種事物的「思考原型」。柏拉圖對事物的「思考規則和方向」,就是以後相關事物哲學發展的方向。所以才有人說,西方幾千年的哲學,都是柏拉圖的注腳而已。

四、所謂的「思考原型」,是一件哲學事物,是怎麼的被思考的。去思考一哲學事物,一定都有某種「規格」,就像打球一定有某種規則,球才打得下去。不要看這世界好像事情很多,去思考那麼多事物,其實大概的思考原型,就那麼幾個。

五、他的書多看幾次,多看幾次,多看幾次…。你思考功力的增加,會完全的超出你的想像。因為你有方向可以思考了,就像你了解規則後,你就會打球了。打的好不好是一會事,會不會打又是一回事。不敢說你會思考的很好,但你「會思考」了。

六、「會思考」不是亂想,會思考是在一定規則下去推理和演繹。你要多看柏氏怎麼思考,於是你就了解「思考規則」。你就可以「運用思考規則」去思考。

七、再來的內容,可能你會愈來愈搞不懂了。沒闗係。看過去,累積背景知識。沒有背景知識,「讀書永遠不會對你產生吸引力」。就像你不懂球賽規則,看球就是一件痛苦的事。

八、真的不是你讀不懂。而是你根本沒有背景知識。補充它,這是你去讀書的第一步 。


2017/09/14

下雨天中的「真善美」?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12) 2017/09/14

下雨天中的「真善美」?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12) 2017/09/14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三民。
**
今天導讀5頁。
第二章 第四節 小蘇格拉底學派 76-80
**

對,今天下雨;雨就下著,下著。

然後,你從下雨中看到什麼?感受到什麼?

會不會有一種什麼跟「真、善、美」相 關的某種感覺,
也會隨著雨天的觀看,而或多或少,
也在你的心中飄浮著;
雖然你也不一定很清楚,很明晰,
但那種除了「雨」之外而浮出的「更多感覺」,是不是也可以說是和:
真 善 美 有關的?

人很煩的,對真善美的追問,好像也是由不得你。
即使你不追問,並不代表它不會隱隱約約浮在你的生活感受中。

「在蘇格拉底的思想中,理論研究、倫理實踐、與幸福感受三種側面混然不分,而於蘇氏人格獲有統一的結合中」。p78

理論研究、倫理實踐、與幸福感受,就是真善美。

對「人」這種存在物而言,這三種東東是必然同時共同存在?還是可以拆開的呢?

再來,是不是你去專注於某一側面,於是另二側面也就跟著豐滿了起來呢?(我常說的聽懂古典音樂,有助於你的傳播理論的讀懂)

還是說,這三者是完全獨立不相干的呢?

慢慢的想一下上面的提問:哲學的問題,十之八九都是因上面的提問而出來的!

康德的知識論很有名,但他思考知識論最後卻是要為「德行 實踐」的「幸福到來的必然性」,做出理論上的證明!

愛因斯坦:
數學方程不僅實用,很多還非常具有美感。很多科學家承認,他們通常不僅會因為其作用而尤為偏愛某些特定方程式,也會因為它們的形態和個中包含的簡單、詩意的真理而對它們青睞有加。

那麼,你寫新聞,你的新聞除了真之外,善與美在那裡呢?
感動人的新聞,是真嗎,還是有更多的善與美?

那麼,真與善、美的關係是什麼?
你會寫善與美的新聞嗎?也是倒三角型嗎?

於是,不同的小蘇學派,在各自看重的側面上,去追尋這個問題。不的側面,所以長出不同的理論內容。

是的,今天,雨打下的聲音,是有節奏的。

2017/09/13

蘇格拉底的小故事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11) 2017/09/13

蘇格拉底的小故事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11) 2017/09/13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三民。
**
今天導讀10頁。
第二章 第三節 蘇格拉底 67-76
**

他的傳記,是值得你去看的。去買/借一本吧。他讓很多人重新思考很多事情,相信你也會。如果你去讀他的傳記。

閃亮亮的哲人出場了,但今天來談蘇氏的小故事。

一、
德爾斐神諭說:蘇氏是全世界最聰明的人。
於是,蘇去思考這個神論,他的結論是,因為他是:承認自己是無知的人。

《老子》也有類似的話:「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勝人者有力也,自勝者強也。」

認識你自己(γνῶθι σεαυτόν),相傳是刻在德爾斐的阿波羅神廟的三句箴言之一。

二、他被判死刑。
判死刑的政治體制是現代西方民主國家所依據而建立民主理論的希臘民主社會。

民主制度不是不好,可以說是人類歷史文明中,比較起來是最好的了。
但不是「本質」上的、無可懷疑的好。
它不是不能被挑戰和疑懷的。
就歷史發展而言,是應可以有更好的政治制度去超越它的天生缺點。

但你敢這樣的去思考嗎?不敢。

民主政治體制,可以容許你去自由思考任何事,任何,真的。就是不允許你去思考:下一個超越民主政治體制,比民主政治體制更好的政治制度,應可以是長成什麼樣子。

阿多諾在這一點,感嘆很深的。所以才會提出「文化產業」這個概念來說明,為什麼「大家」都一致自我同意:不可以去思考比民主政治更好的政治應是怎樣的制度。

三、蘇格拉底思考方法是「對話法」,亦即問答法下的對話術。

這很有趣哦。為什麼這種方法是追求知慧的「方法」。
而不是我們習慣的那種定義和推理的方法。

對話法可以發現水是h2o嗎?不可能的。

所以,對話法是用來追求屬於「人」的思考的一種方法。
這是首先你要清楚的。

問題是,為什麼是對話法,對蘇氏而言,為什麼這是人追求人智慧所應用的更好方法呢?這個方法什麼特色?

想想 ,用你日常生活經驗來感受的想想:
你和朋 友的一場對話如果算是成功,那一定是你改變了原先的立場,接受了一種「更高層次」的結論,但這個結論卻把你之前的立場也含攝進去了。

所以,對話是辨證性的。

真正的對話,都在於讓你自己願意去「改變自己」。

這,和「承認自己是無知的」相通。

對話,我們目前也喊得很響,有什麼爭議不是大聲叫著對話呢?但那種對話,都只是要去「改變別人」的「正義外衣」罷了。

記得,真正的對話是:改變自己,改變對方。然後在這過程中,自己往上拉拔了自己的層次。


2017/09/12

「人」的特色在那裡?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10) 2017/09/12

「人」的特色在那裡?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10) 2017/09/12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三民。
** 今天導讀7頁。
第二章 第二節 詭智學派 61-67
**

於是,「思考」這種東東,開始由對外在世界的追索,
轉向到了對「人」思索。

我說「思考這種東東」,那就是表示,思想/思考這種東東,真的不是「人」能控制的。
不是嗎?你能嗎?

你以前認為思考是人在發動的,真的嗎?
你發動給我看看。

根本是,是「思考」在發動「你」。
這是,人的無奈。

正是有這種「無奈」,亦即以乎是有一種「在人身上發生」,但又是「超越」於人之上的某種力量,
所以,「人」才值得去思考。

思考,那些「發生於人身上但又超越於人的那種力量」。

logos/理性,psyche/靈魂, arete/技藝, polis
/共同體。

這些,就是希臘人認為值得去思考的,從人身上發生又超越於人的那種力量的項目。
例如,人創生展現理性,但人又要遵守理性!

技藝也是啊。(我教的多媒體互動文本寫作技藝也是啊)
***

但在歷史發展中,對人的「探索」也是一種由糢糊到清晰的過程。
詭智學派就是一種初步的探索樣態。

一般而言,都說這學派重視修辭、文法、 辨論 等方面,並不重視「真理」。

但,從歷史的發展而言,去重視修辭、文法、辨論等等方面,不正也是看到了某種:
「發生於人身上但又超越於人的那種力量」。
文法不就是這樣嗎?

從歷史後見者的角度而言,他們的論點未必很頂級,但,他們卻是首先探索這種人特色項目的「哲學家」。

所以,後來的蘇格拉底,才在這些基礎上,成就了新的屬人的哲學。

歷史,值得被超越;但要尊重歷史,才有超越可談。

否定歷史,是把「當下人」永恆正當化的手段。
但也正是停止進步的開始。

不讀歷史,你根本也沒有機會看出,你的進步方向在那裡。
「神化你的現在」,一定是要去轉型歷史的。


2017/09/11

人才是最難搞的存在物,好嗎!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9) 2017/09/11

人才是最難搞的存在物,好嗎!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9) 2017/09/11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三民。

** 今天導讀3頁。
第二章 第一節 人存在的問題 59-61
**

課本用「人事論時期」來當標題,

人的存在,並不是「人事」。雖然,人事,是人存在的一種最常見的現象。

從「自然存在」到「人存在」的轉移,並不是一種研究目標的轉移而已,好像是從蘋果轉移到柳丁這樣的轉移。

不是。

「自然」和「人」,有某種本質上的差異。
因此,研究自然的所有方法、思考角度,能不能拿來研究「人」呢?

說從自然轉移到對人的研究,
其實是二種幾乎是不同的研究典範的轉移。

這是,各位同學、朋友,首先要在心中有底的概念。

再來是,這二種不同的研究典範,差別在那裡?
這個問題,一直被討論到現在,例如傳播領域內的
「質化研究」和「量化研究」,就是這一典範差異的延伸。

什麼東西適合用質化研究呢?為什麼?
你有什麼能力或是判斷標準去說,這種研究適合那一種研究方法呢?

為什麼文化研究適合「質化」呢?憑什麼「量化」的方法就不適合呢?你談得出來?

如果一般而言,文化研究不適合量化,那麼很多跟文化有關的事情要解決時,為什麼用「選票」這種「量化」的方式,就可以呢?

對你解釋不出來,你也看不出這種矛盾。

對,你會說,人是有意義感的動物,所以人不同於物,所以人不可以「被物化」。
於是你拼了人命要去阻止人被物化。xx不可被物化。
但,「選舉」用選票來決定事情的方向,不正是「量化」,不正是「物化」嗎?
物化,才能被數字化來計算啊!
但是,你又拼了命的去維護那種本質上就是「物化」的選舉制度!

是的,你亂了。

但,你知道嗎?有多少理論,有多少研究,正是要去解決上面的「矛盾」,正是要去為選舉是「非物化」提供解套的說法嗎?

如果,你沒有讀哲學史(或相關的領域),
如果你不知道人和物的不同所能引起具大的思維上的撞擊,
你是無法解理上面的理論問題,為什麼會被提出來的。
例如盧梭就提出general will來支持為什麼票多不是物化!
當然,攻防就一路下去了,在學術思想史。

你其實完全沒有能力知道,你在做的事情,能經得起理論檢驗嗎?

看到這裡,你還看得下去嗎?人有需要活得那麼辛苦嗎?


來,follow me。
我在尋找跟得下去的人。


2017/09/08

更進一步的打破沙鍋問到底!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8) 2017/09/08

更進一步的打破沙鍋問到底!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8) 2017/09/08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三民。

** 今天導讀8頁。
第一章第六節 量的多元論 51-58
**

看標題是:打破沙鍋問到底。

那麼,「量的多元論」為什麼是可以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提問方法呢?

首先,有什麼可以打破?

之前的是:質的多元論,有四種元素,地水風火。
理論上 ,應是要提出說:有更多的質元素來解決變化生成的疑問,從四個質元素變成四十個啦、四百個啦,才對啊。
但為什麼轉而到「量的多元」。

量,數量, 原子,是沒有差異的東東。這是和質的觀念完全一百八十度的想法。

在歷史中,如果看到某種「和之前完全相反」的思潮被提出來,那大概指明了「前學派思想」碰到了某種無法被解決的「死角」了。

就一位讀書者而言,這裡,恰要放慢腳步來思考,因為對你啟示最多。

如何用沒有差異的東東,來解釋說明這世界上變化萬千的各種差異性的現象呢?

如何,用量的觀點,「重新考察自然宇宙的物質構造與生成變化」呢(p.52)?
來,「原子,祇有量差,而無質性上的差異」(p52)。

因此,注意啦,無質性差異的原子,經過「形態、次序、姿勢、與大小」四種組合,理論上就能完全解釋世界上數不完的差異現象。

「承認無限的形態差異,才能說明雜多的自然現象」(p52)。

看著思想史的發展,很有趣吧!多讀了,怎麼可能「不會思考」呢?
如果不讀書,又怎麼會思考呢?

再來,德謨克利特斯,指明了哲學思考發展,已經從對外面宇由事物的思考,轉到「人」的思考。
這很重要。因為,人是完全不同於物的。人有情緒,人會要求價值。

於是,一套新的思考方式,開始出現。直到現代的「現象學」,都是在問「人」的問題。


2017/09/07

看出破綻的痕跡?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7) 2017/09/07

看出破綻的痕跡?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7) 2017/09/07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三民。

** 今天導讀5頁。
第一章第五節(上)
質的多元論41-45
**

筆者很在乎的強調,想讀思想性的學問,一定要重視一個思潮和一個思潮之間,彼此接續的原因,以及後者對前者的「更補」是什麼。

你要心中帶著這樣的疑情十字座標,你才能在由一堆字所組成的書海中,找到你可以點亮你心中激動的力道。

那麼,為什麼「質的多元論」這樣的一種思想形態會在歷史中產生呢?為什麼它恰好是接著重視「存有/本質」的伊利亞學派而生呢?

伊利亞學派在理論的建構上有什麼「破綻」,這些破綻讓「質的多元論」有興起來的空間呢?

我們可以看到,在對存有的解釋上,質的多元論是指用「很多不同的」元素概念,來取代之前用「太一」等單一本質的構思。

為什麼呢?用多元本質(地水風火)來取代單一本質(太一),到底可以解決什麼問題呢?

書中有答案的:
「重新解釋自然的生成問題」。

對,這世界是千變萬化的。一種單純的「太一」如何可能變成千變萬化同時又是相反的東西呢?例如水和火?

於是,用「四種元素」的排列組成,這樣就更能解釋了。
例如(我亂舉例):三個水加一個風,可以形成溼氣;三個火加一個風,就形成熱氣。

於是,從「四元素」再變成,「更多元素」就是這種理論發展的必然趨勢。
這你也就可以「理解」了。
因為,元素更多,可以解釋的變化現象就更多。

所以,對,親愛的,那問題又來了,不同元素之間要怎麼結合呢?

哈,破綻又來了。

書中有,但你要有能力看出來。正如同我上面所說,你心中要有疑情十字座標,你才能從書中看出答案來。

愛(結合)、憎(分離)的「動力因」概念,就被提出了。

再講一次,不要背。背它沒有用,因為希臘學本來就破綻很多,很難背的,
有書就可以了,不是嗎!
但你要讀過資料,知道有這些。從希臘哲學中,看出思想的模型,看出人類對解決思考破綻的「方法」。

這些方法,到後來,也一直重覆的被使用。

例如,社會是要怎麼結合不同的個人呢?
盧梭說,用共同意志(general will)〔單一〕。
但,共同意志如何可能呢?人真的差異很大。
所以,哈伯瑪斯的溝通理性〔多元〕,至少要解決這一問題。

但,真的嗎,人只要溝通了就會一致同意某種想法嗎?不會吧。看看你的生活真實面的經驗吧。
所以,後現代又來了,差異、流轉…〔更更更多的多元〕

但…徹底的多元,社會如何可能呢?
社會如果無法形成,那不就又走回盧梭所描述的「野蠻社會」嗎?
哇,一種思想「輪迴」又來了!

對。所以,只要是人類產生的東西,真的不要當成「像神」一下。因為注定要更新和流轉。

你被騙沒關係,但,因為「理念」傷害了人,無法彌補。因為人不是神。


2017/09/05

一種思考的輪迴?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6) 2017/09/05

一種思考的輪迴?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6) 2017/09/05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三民。

** 今天導讀14頁。
第一章第四節 伊利亞學派 p27-40
**

來,我們首先要見識到一種「思想輪迴」的狀況了。

思想輪迴,我是指,對「以前出現過」的思想,再一次的被興盛地重新思考。
這一種輪迴模式,以後會在哲學史、思想史,不斷的重新上演。

有時,說來,人類的思想史真的很簡單,就是對一些「根本性」的思考模式,不斷的重新輪迴式的再思考。
掌握到這種現象,你就不會怕讀「理論」的書。

於是,伊利亞學派,又重新重視起「存在」來了。
這次,「存在/本質」壓過「生成變化」。

但,歷史中的每次重演,都不會是偶然的、無由的、好玩的。
都是對之前的不足,再重新的更新和推演。

看到不足之處,看到這些不足如何的被重新思考和補強,
你就了解「思想史」的演變。

真的不用背。是可以推理的。
而思想的訓練,無非就是看到不足,如何補新,這樣的一種交替。

傳播理論也是這樣啊。

拉斯威爾(Lasswell)在一九四八年提出一個傳播模式。
但這是「單向的」模式,並不符合人的實際經驗,
於是一種更新的「雙向理論」被提出來更新。

看吧,真的不用背。

讀哲學史,也不用背。真的不要去背。
但要「讀過」,讓書裡面的材料流過你的內心,
讓你的肚子「有貨色」。就可以了。

再來是去想想,這些思想「輪迴」是如何的克服舊問題,
如何以新的角度來「更新」理論的不足。
去推敲。再去翻書。再推敲。就這樣。
每一次推敲,你都會覺得自己「更上一層樓」了。

很快,你就思路清晰,變成思考高手。
不會跟著別人喊著爽!

伊利亞學派對之前的「本質」思考,更新之處在那裡呢?
不再是用火啦、氣啦等等具象的事物來解釋,
而是用抽象的、同一性的概念來解釋:例如「有」/「非有」。

追求「同一性」「源始性」「太一」等,幾幾乎乎是人的本性。

多元與差異,事實上是沒有什麼「價值」的。那根本不值得去思考。因為不用思考,那是現成的。

如果多元與差異有什麼人性的價值,仍在於那是一種「更豐富」的「同一」;而不是「齊一式」的「同一」。
多元與差異如果有意義,那是因為,我們必須/只能從多元與差異中,看到某種「同一」。

沒有思考的狂推多元與差異,只是去強調「既存的現實」而已。這樣的多元與差異,其價值只是肯定現狀,否定「改變」,認為超越現狀是多此一 舉。
因為多元與差異,必定是現存的存在。

那麼,多元與差異,看似「很進步」,但背後恰恰是否定「質」的變化之可能,只是在既存的現狀中,多增加一些量的「商品」而已。
「值得思考的,才有價值。」

至少希臘哲學如此說:真理是「存在與思維的一致性原則」。


2017/09/04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5) 2017/09/04 從本質到生成:你會對「變動」進行思考嗎?

從本質到生成:你會對「變動」進行思考嗎?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5) 2017/09/04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三民。

** 今天導讀4頁。
第一章第三節 赫拉克里特斯 p24-27
**

赫拉克里特斯(Heraclitus)

人物開始有名起來了,最有名的一句:一切都在生成變化之中。
不要小看這一句 。

之前的哲學家,重視的是「本質」;赫氏卻特別重視「生成變化」,亦即對宇宙論更為偏愛思考。

對啊,人為什麼會變呢?變的方向是什麼呢?如何的進行變化呢?
這不是很有吸引力的提問嗎?

但,從本質到生成,依哲學史的視角而言,那代表人在思考面向上的一種新突破。

人類,要能有新的思考面向,並不容易。
也因為如此,其實所謂「會思考的人」,其實不是真的「 自己很會思考」,而是,他知道很多別人曾思考過的方式和問題,把這些拿來運用。

於是,歷史如何進行變化呢,變的方向是什麼呢?;社會如何…;公司如何…;你的愛情如何…?很多問題都可以套著而出來了。

黑格爾用「絕對精神」來問答;馬克思用「生產模式」來回答。

那麼,新聞呢?我們的目前生活呢?

於是你就有著「方法」可以依循來思考了。不是嗎?
看到了嗎,思考問題如是而已。這才是是人類的正常。

能原創思考的人,就那幾個而已。

所以,多讀書才是重要的。光是別人想過的有意義的問方式,你就用不完了。

再來,
赫氏從對自然思考,有點轉向對「人」的思考。
顯然,他看到,人和自然是不同的。因此,要有不同的思考、發問方式。

也不要小看了,能「反思」自己去對自己發問,是人類哲學史的重要突破。
真的啊,你什麼時候想過自己了呢?

你可能常罵「填鴨式教育」,嗯,
但,你想過為什麼「填鴨式」對「自己」不好呢?
如果你有本事被填很多,到底有什麼不好呢?
怕的是,你根本就沒有什麼填進去吧?

你答不出來啦。

你只會說對「社會不好」但你回答不出來為什麼「對你自己」不好?
因為你從來不會想「自己」。

因為,你知道「自己」是會變化的。反思自己,其實是對「會變化」的「某物」進行思考。

如果你知道現在你要去罵的東東,二年後可能就變成不同的社會觀感了,你還會往前衝嗎?

所以,要如何思考會變化的「人」呢?


2017/09/02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4) 2017/09/02:客觀性、數字和解脫

客觀性、數字和解脫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4) 2017/09/02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三民。

** 今天導讀4頁。
第一章第二節 畢達哥拉斯學派 p20-24
**

我個人對畢達哥拉斯,很有某種同理心的感受!

畢,對數字很有興趣。
數字,代表一種客觀性。
但,他談數字,重視客觀性,卻是眼向著「解脫」而看。

透過以數字為媒介的客觀性來尋求解脫。這有道理嗎?解脫不是個人主觀的事嗎?這裡,可以想一想,再想。

【插話:
畢,「終身受民主主義黨派的迫害」。很有意思的歷史現象。
讀歷史,看到這種現象,蠻普遍的。
民主,不是寬容和接受異端嗎?
但歷史的呈現是,
民主往往只對相信民主的人寬容和接受(其中的)差異。
對於,質疑民主的人,民主有時比所謂獨裁的人,對之更獨裁和否定。
翻翻歷史吧,寬容更多來自人性,而不是制度。】

畢氏,常被描寫為「神密主義」。
但,對我而言,1+1=2,不是很神密的事嗎?為什麼會有某種東東,大家都會接受呢?這不是很神密嗎?

數,代表客觀性。
非常以主觀感受的在過日子的,人類,居然有一種特質,就是去相信抽象式的客觀性。
這不是很讓人「驚奇」嗎?

人能從自身發生客觀性,但人與客觀性的關係是什麼呢?
你會尊重客觀性嗎?尊重了,會發生什麼事?

數字,有奇、有偶。
一種抽象的「對立性」出來了。
對立,產生了「動力」的可能,於是變化與變遷的可能性,就在這裡產生了。

你害怕對立嗎?解決對立才會有「進步」。這是「客觀性」的原理。對立是客觀而必然的,正如同數。

讀書不就是這樣嗎?讀書,疑惑,思考,解決,於是你「解脫」了。這不是你主觀的,這是客觀的。

只要你走了這段,你不想解脫也不可能。
你不去解決對立,想解脫的意願有多強,門都沒有。
這是結構,也是形式。

成長,是一種走向主體性變化的客觀性解脫!這一過程,是有形式可考察的。


2017/09/01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3) 2017/09/01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3) 2017/09/01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三民。

** 今天導讀6頁。
     第一章第一節 埃歐尼亞學派  p15-20
**

學派開始來了。

看到學派,你準備怎麼去讀這些所謂學派的東東呢?

一、不要背,但要「看過去」。

你必須知道有什麼內容,你腦袋才能有「材料」去思考。
這一點非常重要。
人,一定是要有「材料」才能思考的,這是「思考的結構」。所以,如果有人平常不讀書,肚子沒材料,又愛說自己會思考,那是不可能的。

沒有麵粉,就一定做不出麵包!

二、一個學派和一個學派之間,為什麼會「相續的產生」呢?這是你讀書時,要放在心裡的「問題意識」。
它們一定是碰到了什麼問題,這個問題讓A學者搞不定,所以B學者,就去「補救」。於是學派就產生了。

那個問題是什麼呢?學派是如何沿著那個問題,而有新的想法被開展出來了呢?

書中一定都有提到。但如果你讀書時,心中沒有「問題意識」,你就會抓不到這些重要的脈絡。
看到脈胳,看到如何沿著脈絡來完善某一思考方向,這就是思考訓練。


我們可以看到,在對本體論的思考發展中,從水→無限者→空氣。這樣的發展是不是可以被解釋呢?如何解釋?這樣的解釋合理嗎?

自己的思考能力,就是和書中的不斷交涉過程發展出來。

我們可以看到,用空氣比水來解釋,能夠解釋更多的現象。尤其是「變化如何可能?」這一疑問。也就是推動變化的動力,如何來,如何可能?這是「動力因」。

讀書,你真的不要去背內容,用這樣的「扣問」方向,一點一點的思路就一定會打開。

舉例啦,
新聞系的「信仰」是:自由是新聞的本質。

於是我們可以問:自由這個本質,如何可能的推動著「新聞現象」的變化呢?嗯,「動力因」的扣問來了:自由如何讓電視取代報紙成為更重要的媒體現象呢?

你一定答不出來。沒有人答得出來。

因為,說自由是新聞的本質,只是一種「直觀的想像」,完全無法用來合理的推演新聞的演變。

說自由是新聞的本質,就學術的角度而言,和說水是萬物的本質,一樣的那樣一種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