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0

從經驗到唯心:巴克萊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50) 2017/11/20

從經驗到唯心:巴克萊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50) 2017/11/20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10頁。
第三部 第8章 346-355
***

如果你想對「唯心」這種概念,這種哲學觀,這種人生觀,這種學術術語,要有著某種「感受」。

那從這裡讀起是比較好的:巴克萊。

即使是你想研究佛學的唯心,也是如此。

來,唯心。
先說好,這是一種思想形態,是不是絕對真理,你自己去決斷。

來,唯心,
就是說你所看到的外面的那個如此真實的世界,
其實是「你的心」所創造出來的。

並沒有一個獨立的、客觀的、相對於你的、不以你的意志而改變的,外在客觀世界。

你很難接受的啦,不是嗎?這世界不是如此真實嗎?摸它、感覺它、看它…都是如此的外在而客觀的存在啊。

對,
唯心主義者說:
你知道嗎?:
我們的心,會創造「客觀的」「獨立的」「真實的」這的概念,然後把這些概念加到「心所創造的世界」上,於是你就如此的以獨立自在的觀念來看世界。

來舉例,
你有心痛過嗎?

心痛時,感覺如此真實的痛。
但,那種痛是客觀存的嗎?
如果是,如果是實在的,那心痛就不會消失。物質不滅!
但,有那一種心痛,你有了之後,一直「消不掉」的如此的像第一次出現一樣。

你要感謝,還好有「唯心」,所以,心痛才會消失。
你要感謝,還好有「唯心」,所以你成長。
不然,那個你國小時如此真實存在的那個國小的你,那裡去了呢?
***

你不一定要認同啦。你不會認同的。
這和你的一般經驗很不同。

但,你真的要去看看,
巴克萊,是怎麼去論證「唯心的」。

那人家的思考方法,是讀哲學最重要的地方。
***

最後,唯心一定是經驗主義者嗎?未必。
唯心、唯物/經驗、理性,這二對範疇,是可以交互排列的,
要看哲學家是如何的論證。

對巴克萊而言,世界是唯心的,
但上帝是「唯心」得以存在的最後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