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8

美學的超級重鎮:康德美學(三)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56) 2017/11/28

美學的超級重鎮:康德美學(三)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56) 2017/11/28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18頁。
第三部 第12章 421-434
***

康德,把人的結構,劃分為知、意、情,即認識、道德和審美。

有道理啊,不是嗎?對,好樣的,康德!

但,對康德而言,這三者是有明顯的不同之面向,
所以他用三種思考,三本書來討論,即康德的三大批判。

《純粹理性批判》談認識、《實踐理性批判》談道德、《判斷力批判》談審美。

但是,為什麼,是用「判斷力」這種概念以及分析路數來談「美」呢?美 不是不能分析的嗎?

看到了嗎?這就是康德的厲害之處,以及堅持之處:用理性的論證來談不能論證的東東。

所以,他才有資格被稱之為「啟蒙運動哲學家」。

康德在審美的經驗中看到一種奇怪的人的現象:
美是主觀的(沒錯啊),但一個真正的藝術品,一般而言,人人都會覺得美。
於是,一種具有普遍性的主觀性(私有性)產生了。

就邏輯而言,普遍性就不可能是主觀性,這是矛盾的。
但康德在審美中,
在活生生的人的美感感受中,看到了一種矛盾的超越。

他就是要談這個「矛盾」的化解之現象,也就是一種辨證運動,只有人才有的現象。

人是矛盾的,是辨證的,所以柔弱勝剛強,才能被理解。

從審美,康德證明了,人是可能和物自身(上帝)道感交應的,雖然從認識論上無法證明,但相反的,從美學上,倒是可以「映證」的。

物自身(上帝、道、天理)是美的泉源,也是德性的泉源。

所以,最後,
康德證明了知識是普遍性的,所以1+1=2。
但同時,美和德性也被保障了,儘管是以一種非認識論的方式來保障:實踐與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