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6

佛學中的「法門」與讀書的「習慣」(一)

這是個什麼問題

基本上,這是因教學狀況下而被逼問出來的追問:
如果有學生,對是大學生,感受到了「想讀書」的衝動,
那麼一位老師要如何幫他/她?

我想追問的是:
在這種狀況下,「如何去幫學生」,是否是一種可以「論證」的議題,
還是說,
這只能完全憑老師的個人讀書經驗,
以及老師個人的教書經驗呢?

如果只是老師個人式的經驗,
那麼老師給出的方法,就是「偶然性」的方法,
亦即對不對、好不好,
並沒有什麼可以去「論述」的,
完全只是一種偶然和運氣!

那麼,
如果我們在這問題上不想被「偶然性」牽著鼻子走,
換言之,
是否有一種「理論」,
依這理論,我們可以來說,
有「某種方法」,
這種方法是可「論證的」,
亦即是可演繹和推理的,
來說明這種方法和幫助學生「去讀書」之間,
是有著合法性的關係。

亦即,依此種理路所推出的方法,
學生依著此種方法,
那麼就可以克服「讀不了書」的狀況,
「讀書」成為可上手的,成為一種生命中可被實踐的習慣,
讀書方法和「生命的自我改變」之間,
就有了理論上的合法性。


法門的抉擇之思考

法門是借用佛教哲學中的「術語」,一般而言,
這是指一種方法,這種方法不只是觀念,而且是要被「實踐」的,
事實上,「實踐」的意味更重,
換言之,你要「去做」,是更被強調的。
「去做」比「去理解」更重要?

再來的問題是:
去談論學生「讀書」這樣的議題,為什麼要跟「上述」的「法門」的觀念扯上關係呢?
亦即,「強調實踐」這一種論述模式,
為什麼要拿來當做去論述「讀書」的理論參考座標呢?

下回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