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30

從哲學思考自我變化:黑格爾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58) 2017/11/30(終,代結束語)

從哲學思考自我變化:黑格爾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58) 2017/11/30(終,代結束語)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32頁。
第三部 第16章 459-489
***

我想寫的最後一篇了。

先謝謝一路看下來的朋友,
希望對你們有一些背景知識上的增益之用,
同時,
如果,你覺得你在想著某個議題時,某位哲家或某種哲學思維形態,會「忽然闖入心中」,那就表示,
你會開始自行思考了。

思考,像騎腳踏車一樣,
不會之前,什麼樣的二輪車,你都不會;
會了之後,
任何二輪車,你一定都會。

但,會與不會之間,
決定的點是:練習騎。
只有練習才會。

就思考而言,就是「多讀和多想」。就是這種讀書的「練習」。才能讓你會思考。

再講一次,
思考不是你想要有就會有,
正如同要會騎腳踏車,不是你想騎就會騎。
要練習後,
但,你「一定」就會的。

但練習要有目標物來練習,
正如同你要有腳踏車才能對之進行練習;
思考亦然,你要先有「背景知識」這種練習的目標物,
你才能對思考進行「練習」。

這本書,是我為各位帶來的「思考練習的對象物」。
***

來,黑格爾。
他,我是不可能講清楚的。
我也沒有打算講清楚。
大概也沒有多少人有信心說,他理解黑格爾。
但一直有人讀他。

我也是從大學一路讀到現在。

如果康德的書,算是曾有某種讀懂讀通的感覺,
黑格爾,我就沒有這種勇氣如此說,
因為,每讀一次,你都會發現新東西,是你以前所「沒有感受到」的「新東西」。

但,要你有這種感覺的,正是黑格爾寫作的目的,是他哲學系統的終極目標。

人生是變化的,在變化中看到你的「成長」,看到你一種「質性」上的某種「階段式」的提升。而這力量,是來自你自己。

這是《精神現象學》(天書之一)的原理。

黑格爾把這種,人的,自我變化但又自我提升的自我產生的能力以及過程,稱之為辨證性。

就像大四了,你會覺得和大一不同,但這種不同,是有「質性」的差異。但變化又是你自己變化的。

把這種辨證性用來思考自然、社會、歷史、文化的「發展過程」,就是辨證法。

所以,歷史的變化,是一代比一代好的。而這種變化的力量,是歷史內部矛盾而來的,歷史所自我產生的變化力量。

所以,馬克思才會說,在資本主義(因私有制矛盾)之後的共產主義,應是比資本主義好的。這是「歷史辨證法」所論證的(盧卡奇)。

我個人覺得孔子的思路性格,是更接近黑格爾一點。

孔子說,制禮作樂,為的是讓人在文化的涵養中,在人格的質性上產生變化。

子日:「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終)

2017/11/29

那無法被認識的怎麼辦?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57) 2017/11/29

那無法被認識的怎麼辦?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57) 2017/11/289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38頁。
第三部 第12章 421-458
***

康德這樣的一套思維模式,用理性去推理,去探索「形而上」的這樣思維模式,以後就被稱為「德國觀念論」。

康德是開頭者。

後來的現象學的開山祖師胡賽爾,也是接績康德哲學中人有
主動性「統覺」能力而開展出來。

但,康德和胡賽爾的差別在那裡呢?二人都相信人有主動性的先驗統覺能力。

康德理論劃出現象和物自身。人永遠無法認識「物自身」。
但胡賽爾說,人是可以的,可以認識物自身的的。
靠的是人的「直覺」。

現象學,談的就是如可從現象中去認識到,在現象之上的,那種現象本質的始源基礎的那種「真理」「實事」。

這裡,人接近了物自身。
在這裡,現象與物自身的主客二元切割,被超越。

所以一個人如果研究現象學,基本上就應是會對某種類似形而上的、始源式的精神地基,感到興趣的人。

好,但是從現象與物自身的主客二元對立,到現象學出現的中間,不少哲學家出現。
雖然各種哲學系統很多,但這些 系統都有一個大方向:
去超越「現象與物自身」的主、客二元對立。

於是各大學學派思考重點不同,

費希特(Fichte)更重視在主體的這一方,說人的「自我否定」的能力,就是物自身的能力。也就是主觀觀念論。

薛陵(謝林)(Schelling)具是看重物自身那一端,即外在於人的物自身,也就是自然哲學。即,絕對自我是「超乎個人意識的理性我」,也就是客觀觀念論。

叔本華,則從人的無意識,「形上學的欲求」,去探求和物自身的關係。

好了,這三位的具體內容,你慢慢看。

如果,這幾月下來,你的哲學感有培養出來了,
你會看得下去,
而且會有「樂趣了」。
他們的論證都很有說服力,很感人,
知識的「感動力量」 「感人力量」「美感」「溫暖」,
希望能在你身上被應證出來。

說實在的,讀哲學,
不就在思考人本身,與從人本身而來的某種大於你的力量(例如失戀就一定會心痛,你擋不住),之間的關係嗎?

想超越它,或是理解它,或是順服它 ,或是心安它,則是個人之事。

2017/11/28

美學的超級重鎮:康德美學(三)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56) 2017/11/28

美學的超級重鎮:康德美學(三)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56) 2017/11/28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18頁。
第三部 第12章 421-434
***

康德,把人的結構,劃分為知、意、情,即認識、道德和審美。

有道理啊,不是嗎?對,好樣的,康德!

但,對康德而言,這三者是有明顯的不同之面向,
所以他用三種思考,三本書來討論,即康德的三大批判。

《純粹理性批判》談認識、《實踐理性批判》談道德、《判斷力批判》談審美。

但是,為什麼,是用「判斷力」這種概念以及分析路數來談「美」呢?美 不是不能分析的嗎?

看到了嗎?這就是康德的厲害之處,以及堅持之處:用理性的論證來談不能論證的東東。

所以,他才有資格被稱之為「啟蒙運動哲學家」。

康德在審美的經驗中看到一種奇怪的人的現象:
美是主觀的(沒錯啊),但一個真正的藝術品,一般而言,人人都會覺得美。
於是,一種具有普遍性的主觀性(私有性)產生了。

就邏輯而言,普遍性就不可能是主觀性,這是矛盾的。
但康德在審美中,
在活生生的人的美感感受中,看到了一種矛盾的超越。

他就是要談這個「矛盾」的化解之現象,也就是一種辨證運動,只有人才有的現象。

人是矛盾的,是辨證的,所以柔弱勝剛強,才能被理解。

從審美,康德證明了,人是可能和物自身(上帝)道感交應的,雖然從認識論上無法證明,但相反的,從美學上,倒是可以「映證」的。

物自身(上帝、道、天理)是美的泉源,也是德性的泉源。

所以,最後,
康德證明了知識是普遍性的,所以1+1=2。
但同時,美和德性也被保障了,儘管是以一種非認識論的方式來保障:實踐與審美。


2017/11/27

康德怎麼談道德(二)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55) 2017/11/27

康德怎麼談道德(二)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55) 2017/11/27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18頁。
第三部 第12章 421-434
***

康德談道德的書是《實踐理性批判》。

很明顯的從書名,道德從來就不是可以用「理智去理解的」,而是從實踐而來的。

這為康德談道德定了思考的線。

怎麼說呢?

你天天想著、思考著、推理著去幫助一位 要過馬路有困難的老太太,
這樣的「思 考行為」算是「道德行為」嗎?

不是,做了才算,所以是實踐的。

那麼,用「 實踐」這一個方向來思考「道德」,有什麼理論上的「特色」呢?

例如英國的功利主義就不是這樣的思考道德啊!功利主義是去計算好和壞的比例。

對,思想是環環相扣的。

來,前一po說過,現象與物自身的概念。
所有的現象,都是人,在經驗材料中用理性的統覺思考出來的,所以人只能認識現象 ,無法認識、理解「物自身」(上帝)。

於是,康德論證,雖然我們無法用「理性」「理智」去認識物自身,但我們可以用「道德實踐」的過程,用這一過程中的某種「感受」,去理念地理解「物自身」。

如果物自身是某種絕對真理,那麼那種絕對真理,就不能是用理智的,而是「實踐」才能「了悟」的。

所以我才能說孔子的: 憂道不憂貧,祿在其中矣,是可以用這種康德架構來體悟的。

如果你相信上帝,康德用哲學論證跟你保證了:實踐信仰的過程,人才能真正的理解上帝。

於是,「終由實踐理性(意志能力)的直接肯認,獲取道德形而上的價值意義。」p407
了悟物自身因為是實踐而不是理性思考,所以理性思考中所必然要有的「經驗之介入」,就無法作用。

所以,道德才能排除「經驗」的介入,而有了某種普世價值的可能。

所以,一般而言,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才能說,道德是純粹的,不能考量動機的。

因為是沒有經驗的介入,所以道德的實踐是「自律的」。也就是說自己冒出來的,而不是經驗考量後的「判斷」。
判斷就是理性的運作。就是「他律」,被經驗他律。

自律才是道德的,所以,
「自由的存在並不能在理論上獲得證明,我們只能夠在實踐上通過意志的自律彰顯自由的理念而已」。p410

自由的證明出來了。

因為人能夠自律的實踐道德,所以才能證明人有自由,有自由意志。

自律才是自由。

2017/11/24

康德(一)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53) 2017/11/23

康德(一)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54) 2017/11/23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18頁。
第三部 第12章 421-434
***

要了解康德,幾個重要的思想大概念要先搞定。

**現象與物自身:認識論**

人是怎麼進行認識的呢?這是你一定要首先掌握的康德的思考架構,而且是最基本的。
來,

一、人,首先從「外在」的世界中,經由感官,接受到「刺激」,例如光線到眼睛,這些被身體接受的初步刺激,是經驗性值的「雜多」。

二、於是我們用身體內的兩種理性的「直觀」,時間和空間,用時空、對雜多進行某種整體,這時雜多就成為認識的「原材枓」。

三、我們的身體中有一種理性的範疇圖式,分量、性質、關係、樣態,用這種理性的範疇圖式,把那些「原材料」再加工,就成為我們所認識的東西了。例如一張桌子。

人就是這樣認識的。

所以有三個重點。

一、經驗首先是必要的「雜多」。沒有經驗,就無法進行下去。

二、有了雜多,於是我們就用「理性的」時空直觀和範疇,來進行認識活動。所以,人的先驗的理性,也是認識過程中必要的組成物。

三、如何把範疇用到原材料,是人的「主動能力」,是「統覺」。這一主動性,不只用在認識,後來康德也論證,同樣也可以主動用在道德判斷和美感。

於是知識、道德和美感,也就是人的知、意、情,三大方面,就都進入了理論的範圍。

所以康德才能談知識,談道德,談美學。同時,這一談法中,人是有主動性的。

好。那麼,
我們先有雜多最後用統覺所「形成的」認識物,就是現象。
人只能認識現象。

那麼一開始在外面的東東,給人刺激帶來雜多的那個源始點,就是物自身。

物自身,就是我們無法理解,但卻是認識必要來源的東東。

所以,桌子你認識了,那是「現象」。
但真正的桌子,那個「物自身的桌子」,你永遠不可能認識。

這就是「現象與物自身」二元對立的康德模形。

經驗論與理性論,在此,被康德「統合了」。

康德把所認識的東東,歸於「現象」,那是人的主動能力所形塑出來的。

而人所不能用「認識」去了解的東東,例如上帝,道德和美感,就歸於「物自身」。

那麼,人要如何去理解或感知「物自身」呢?這有可能嗎?這又不是可以「認識的」。

康德說,對不是認識的,所以是要用去實踐的,才能感知。
上帝、倫理、美感,是實踐的,不是認識的。

這是康德哲學的特色。
為這些部分,保留了一個人不能去侵略的地盤。

於是,《實踐理性批判》就是討論這個部分。
續集…

2017/11/23

康德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53) 2017/11/23

康德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53) 2017/11/23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0頁。
第三部 第12章 383-383
***

今天閒談康德,沒有進度。

康德。

任何一位對哲學讀出味道的人,應該都走過對他的思索。

對一位想要有學術興趣的人而言,沒有走過對他的一種大概理解,是無法看清學術的迷障。
我大三開始讀《純粹理性批判》。

完全讀不懂。

這是第一本 我一個字一個字去讀的書。

但也沒有讀懂。

我於是去讀傳記,去讀介紹性的書籍,去聽其他學校哲學系有講到康德的。

大四那一年,我終於面對《純粹理性批判》開始有那麼一點點發出味道之感覺的,讀書感受。

我又一個字一個字去讀,也沒讀完。但,面對原典的信心,我有了。

康德有很多名言。

道德首先被要求的是支配自己—— 康德

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徵。—— 康德

請去google 打康德名言。

考研究所那年,那時國文的考法是作文一篇。我寫作中康德名言源源湧出,不知為什麼,我就從心中抄下去,還附帶語出何書。

那年,國文的高分讓我上了研究所。

研究所時,我自認為有二本我一直想讀但還沒有讀得有懂的書:
杜斯妥也夫斯基《卡拉馬夫助兄弟們》
康德《純粹理性批判》
讓我讀出味道來了。

有很多小故事和他有關。

碩士班時有上一門博碩共開的課,是黑格爾的《法哲學 原理》。

和一位博士生就某一觀念展開對辯。我從康德一路談下來…
那位博士生說,你以為我不懂康德嗎?他是怎麼說…
吵開了,很兇。

老師在台上 ,講了句話:
博士生就一定對嗎?我覺得李XX講得對。
不要用博士班來壓人。

大學時我讀的有懂沒懂之時,很悶。
我常坐車到山上,找個安靜的地方去讀。謮一天,再坐車下山。
讀康德,心要靜的。

有一次一位女同學問假日我要做什麼?
我說去山上啊。

她高興的跟我一起去。

我們在車上聊的開心。

到了山上。
我往一顆樹下走,那裡很棒,有風景,有大石頭可坐。
我們兩人走到那裡。

我坐下來從包包拿出《純粹理性批判》,深呼吸,讀了起來。

女同學問:你一整天 就要 這 樣嗎?

對啊。

於是她又坐了下一班的公車下山了。

人生的都有年少輕狂。這是我的康德。

2017/11/22

你有了解「啟蒙」嗎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52) 2017/11/22

你有了解「啟蒙」嗎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52) 2017/11/22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8頁。
第三部 第11章 375-382
***

啟蒙,對你耳熟能詳。跟啟蒙直接連在一起的字眼是「覺醒」。
所以,你是覺醒青年。
那,其實所意指的是:你是被「啟蒙過」的青年。

很好。因為,啟蒙還會連著「進步」。

但,「被啟蒙」是什麼意思呢?
是指把一些很棒棒的思想和概念灌到你的腦子裡去嗎?
哦,不是,那是「填鴨」。

好吧。那什麼是啟蒙之所以為啟蒙?啟蒙和迷信不一樣?啟蒙不同於填鴨的地方在那裡呢?

不用擔心。99%的和你一樣的啟蒙進步青年,都 答不出來。
最後的1%,中的99%,剛好在上廁所。
***

來,
啟蒙運動,「是在乎創造能予具現自由與理性等理念的大眾化時代」。p375

請特別留意「大眾化時代」這五個字。

如果,你喊出來的那些理念,無法引起風潮,事實上,也無法被認為是「啟蒙」。

啟蒙,更重要的意思是:大眾化的哲學。

大眾與不大眾,是決定了啟蒙與之前 不同哲學體系的最大差異點。

這是我想指出來的。

大眾不一定錯。
但,沒有大眾,就不會是啟蒙。
可是,神奇的傑克,話又說回來,大眾一定對?
***

好,啟蒙如果可以與「覺醒」「進步」是掛在一起的名詞,是讓你可以很爽的名詞,
為什麼呢?

因為,「啟蒙」要求用人類的「理性」去推理事情。
不是用某種形而上假設,不是用某種大眾相信的東東,而是用你的「頭腦」,
用你的「大腦」去「推理」去找出答案。

「去推理」很重要,推理才能展現出:你有大腦。
只接受「推理出來」的結果,就是啟蒙的精神。

所以,你還是啟蒙的覺醒進步青年嗎?
***

以康德為例,他被稱為啟蒙哲學家,
因為他很努力的「用理性」「去推理」出:理性的界線在那裡?

盧梭也是啊,
「又在『不平等論』主張人類不平等與奴隸狀態的存在理由來自私有財產的社會制度」p380。

他是用理性推出「人的不平等根源」。而且很大眾的好理解。

你認同他的推論嗎?

還是說,你為了解決不平等做了所有的熱血青年都做的事了,就是「忘了」去思考不平等的根源。

如果沒有私有制就沒有手機。怎麼辦?你還要拼下去嗎?


2017/11/21

無法被跳過的經驗論大師 休姆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51) 2017/11/21

無法被跳過的經驗論大師 休姆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51) 2017/11/21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19頁。
第三部 第10章 356-374
***

康德是因為他的著作,所以才想出了批判哲學,要去回應他所提出的論點。

為什麼休姆有如此的威力呢?

因為,他把理性論的最強大的作用力──普遍性、普世性──完全的用論證的方法推翻。

所以,1+1=2,並不是普世的,並不是理性的。
那麼是什麼呢?只是一種「心靈的習慣」。
所以,數學的真理也只是「相對的」。

這會死人啊,不是嗎?
如果數學只是相對的,
那麼公平、正義、自由、民主.……
對,也都只是相對的而已。
所以,…,嗯,人要怎麼辦?
再也沒有口號可以喊了啊,對不對?

所以康德才用批判哲學回應休姆的挑戰。
***

來,
所以休姆之於巴克萊,更進一步的說,上帝也只是一種人類的習慣性期待而已。
但,這一來,所以人類的倫理就沒有意義了。如果倫理只是習慣,那麼「習慣」就會是由「權力者」來定義的。

這就是功利主義的理論源頭。

於是,康德:
「論盡知識,俾便保留信仰之路」。
因為,知識不應是習慣的,而應是普世的,正如同上帝一樣,是普世的。
***

經驗論到此已到了理論上的盡頭。

人的所有價值都是感覺的和功利的。
人的知識都只是習慣的。

超出這之外的,都是「不可知的」。
***

當讀書讀到休姆,
讀到他的論證。

如果你實在無法接受他的結論,
你對人性和生命,不同於他的感受結論。

於是你就會去努力思考:理性、形而上、良心、上帝,等等,
這些超經驗的東東,
要如何來論證和解釋。

人會在這裡做出選擇的。

2017/11/20

從經驗到唯心:巴克萊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50) 2017/11/20

從經驗到唯心:巴克萊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50) 2017/11/20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10頁。
第三部 第8章 346-355
***

如果你想對「唯心」這種概念,這種哲學觀,這種人生觀,這種學術術語,要有著某種「感受」。

那從這裡讀起是比較好的:巴克萊。

即使是你想研究佛學的唯心,也是如此。

來,唯心。
先說好,這是一種思想形態,是不是絕對真理,你自己去決斷。

來,唯心,
就是說你所看到的外面的那個如此真實的世界,
其實是「你的心」所創造出來的。

並沒有一個獨立的、客觀的、相對於你的、不以你的意志而改變的,外在客觀世界。

你很難接受的啦,不是嗎?這世界不是如此真實嗎?摸它、感覺它、看它…都是如此的外在而客觀的存在啊。

對,
唯心主義者說:
你知道嗎?:
我們的心,會創造「客觀的」「獨立的」「真實的」這的概念,然後把這些概念加到「心所創造的世界」上,於是你就如此的以獨立自在的觀念來看世界。

來舉例,
你有心痛過嗎?

心痛時,感覺如此真實的痛。
但,那種痛是客觀存的嗎?
如果是,如果是實在的,那心痛就不會消失。物質不滅!
但,有那一種心痛,你有了之後,一直「消不掉」的如此的像第一次出現一樣。

你要感謝,還好有「唯心」,所以,心痛才會消失。
你要感謝,還好有「唯心」,所以你成長。
不然,那個你國小時如此真實存在的那個國小的你,那裡去了呢?
***

你不一定要認同啦。你不會認同的。
這和你的一般經驗很不同。

但,你真的要去看看,
巴克萊,是怎麼去論證「唯心的」。

那人家的思考方法,是讀哲學最重要的地方。
***

最後,唯心一定是經驗主義者嗎?未必。
唯心、唯物/經驗、理性,這二對範疇,是可以交互排列的,
要看哲學家是如何的論證。

對巴克萊而言,世界是唯心的,
但上帝是「唯心」得以存在的最後根據。

2017/11/17

「經驗」是唯一的標準,洛克是老大?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49) 2017/11/17

「經驗」是唯一的標準,洛克是老大?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49) 2017/11/17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17頁。
第三部 第8章 329-345
***

「約翰.洛克是英國古典經驗論的鼻祖,也是近代民主主義代表性思想家」p329。

一、來,大人物出場了。大之為大,是因為他的思法和推論的方式,一直被我們還在當作「標準」在用。

二、引文中也清楚的點明了,民主政治基本上是經驗論想法上的政治體制。所以,同學,不要動不動就是「普世價值」,那是理性論的思考模式。

民主就是經驗論的。經驗論的好處優點,它都好;經驗論的缺陷,它也跑不掉。但,反正,民主不是「理性論」之「普世價值」的思考方式,所推演出來的。

三、把經驗論的東東,偽裝成「理性論的普世價值」,然後讓你用宗教的熱情去信仰,是資本主義下最棒的、最完美的文化景觀。

好,來吧,
經驗論就是以活生生的經驗,當作思考與推論的「基本出發點」。

沒有什麼「第一原理」,也沒有什麼「基本預設」,當然更沒有「普世價值」。

「由是,洛氏形容人類心靈有如白紙或是空室,本來一無所有。一切心中觀念的產生不外來自經驗」p333。

所以,如果天天要你「吃大便」,把吃大便印在你的白板中,你應就會很爽的吃大便嗎?
這是我大學時,對經驗論的反思。

把人當成白紙,所以傳播理論中的「銀色子彈理論」就出來了。看得出這二者在思想上的關係嗎?對,都是經驗論的思考模式。

但經驗論之所以獲得近現代的認同,是因為經驗真的是活生生的,不用再被可能是虛構的「普世價值」來影響。

所以,觀察、實驗、驗證和重覆,成為重要的判斷標準。

當然,經驗論會面臨的最大理論挑戰是:
所以呢,可以觀察的、可以實踐的、可以驗證的、可以重覆的,人數佔多數的,這樣就是「對的」嗎?就是有價值和意義的嗎?
***

把內容讀一遍吧。人物愈來愈重要,內容就愈多了。讓你自己讀內容吧。

2017/11/15

在「理性與上帝」之間的萊布尼茲?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48) 2017/11/15

在「理性與上帝」之間的萊布尼茲?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48) 2017/11/15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20頁。
第三部 第七章 309-328
***

要對所謂的「理性論者」的某種特色有一種速描式的理解,這二個人去讀一讀,是簡單但又精準的輪廓。

斯賓諾莎和萊布尼茲。

我不會建議你去把他們的「學說內容」背上來,或著去努力理解。不用。除非你想當研究他們的專家。

就是去讀一遍,大概的知 道他們講什麼、想什麼、關心什麼、思考什麼。就可以了。

理性主義是一種什麼樣的特質,你真的要去懂一下,這是不斷的在學術書中會出現的字眼。

了解它 ,你才能有對比性的去解理什麼是「經驗主義者」。

理性主義者,相信:
一、人人有理性,理性是普遍的,所以成為和諧與秩序的基礎。
二、理性是具足在人本身的,所以,人就成為去判斷的基地。
三、用理性是為了思考上帝,或是探求上信,或是信仰上帝。

*第三點很重要。*

一個人如果說自己是理性主義者,但又對形而上沒有感覺的,那一定「經驗主義者」。

但,那為什麼那種人都愛說,自己有理性所以不相信什麼形而上呢?

因為他們都不讀書,拿了個流行的主流名詞就往自己身上抹!

理性本身是無法被證明的,理性本身就是形而上。

萊布尼茲最有名的想法是:單子論。

一種有靈魂的「單子」。

你不會想去理解的,哈。

但如果你對佛學有興趣,有人會用唯識論(無著世親)概念中的「種子」,來對比的思考。
「他那道德啟蒙與歷史理性也成為整個十八世紀的文化理念的主要指導原則」p328。

對,之後,人們開始去思考,歷史的前進方向,是否可以看出某種理性,一種超出個人主觀意志的理性。

所以馬克思:歷史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2017/11/14

你是「斯賓諾莎」的同種人嗎?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47) 2017/11/14

你是「斯賓諾莎」的同種人嗎?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47) 2017/11/14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20頁。
第三部 第五章 289-308
***

斯賓诺莎,是一位孤獨的哲學家。

我想,上帝會讓他出現,是上帝的絕對仁慈。
他的一生作為,
不知道成為多少志求於哲學的人的指路燈。

斯氏,
「是在乎獲心安理得的絕對體驗境地」,…
「斯氏所獲的是高度的人生智慧與超拔的生命境界」p307 。

對某些人而言,這是一種讓人一輩子欣悅的目標:解脫煩腦與心安的踐履。

但,斯氏之所以是斯氏,之所以特別的對「現代的」某些人有吸引力,在於他達到這目標的方法:用理性思維與數學方法來達到。

對,用「理性思維與數學方法」,這是他特別的地方。但更重要的是,他同時也強調:「直觀性的知識」。

所以,他的耀眼在於他用一輩子去消解這二種思考方式的矛盾。

直觀知識才能理解上帝,「我們越是理解個別事物,越能理解上帝」p305。

換言之,真正對「他人差異」的理解,是不可能用「理性」「理論」來達到的;
只有「直觀」,只有「用生命的設身處地」才能理解「必然有差異性的他人」,才能解悟上帝,才能是「最高的倫理生活」p305。

大部分的人都是用識性的概念和話語來大聲喊喊說:尊重他人。

那是假的啦。
所以一有衝突,
對付別人的手段,罵起別人來,就會覺得「別人是動物般的爛」地下手。

說斯氏是汎神論形上學體系,就是他用「形而上的高度」來感受人的存在。

但這談何容易?「一切偶然性都可解消,化成必然秩序的個別串聯」。


2017/11/10

和笛卡兒唱反調的巴斯噶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46) 2017/11/10

和笛卡兒唱反調的巴斯噶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46) 2017/11/10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8頁。
第三部 第五章 281-288
***

「笛卡兒主義者」。

這個術語很重要,如果你以後讀碩、博士,你會一直看到它。

這是指一位學者或人物,他堅定的相信:人的主體性,人的理性是普遍的,人要依理性來作為人生的指導。

這是「現代」的我們的一般「信念」。雖然,大部分的人都沒有進一步問一問:什麼是理性?

說草莓蛋糕是好吃的。這樣算是理性的表述嗎?想想

相信理性,如果沒有特別的往下問,那麼去相信「機械性」的因果關係,就是必然的邏輯發展。

相信理性,如果沒有特別的往下問,那麼人性就必然會被抹殺。
因為人性不是「機械性」因果的。
不然,你為什麼要幫助一位對社會毫無功能性作用的老太太呢?

如果你再把理性等同於「進步」。那麼,…,好吧,自己去想。

所以,總有人會去好好想想,「理性」是那麼的好嗎?
但,如果不是如此,理性的限制或局限,在那裡呢?

巴斯噶出場了。

我很愛看他的書。自己去找找 吧。

巴氏於是把理性分為二種:本質性真理和非本質性真理。

看到了沒,這是偉伯「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的另一種翻版,不是嗎?

對笛卡兒理性論的挑戰,往往要用「辯證式」的語言,例如巴氏所言:
「人知人是渺小可憐的。因為渺小,所以可憐;但因他知他是渺小的,故是偉大的」。p287


2017/11/08

說「我思故我在」的那位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45) 2017/11/08

說「我思故我在」的那位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45) 2017/11/08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12頁。
第三部 第四章 263-274
***

對啦,是笛卡兒。

「從笛卡兒開始,近代歐洲形成了獨特的思維方向,而有別於古代希臘哲學和中世耶教哲學」p263。

笛先生,如此的被歷史記錄著。

獨特在那裡?

首先,之前談過了,中世紀之後,「經驗」這種東東,成了人們思考的重要「條件」,而不再是形而上的某種第一因。

笛卡兒,是理性主義者,那麼他和「經驗」這種東東的關係是什麼?

他之所以是近代哲學的獨特思維方向在於:
他從經驗出發,來思考「理性」這種「形而上」的力量根源。

所以,整個難度在於:從「偶然性的」「特殊性的」經驗出發,如何可能去探索出讓人信服的「普遍性」的「理性」之確認呢?

笛先生的說法,問題很多。所以一直有哲學家想要去談的更好。例如康德、黑格爾、胡塞爾、海德格爾、梅洛龐蒂等等。

那麼多人都去「面向」這問題,可見多難,多迷人。

最基本的難度在於,講過了:如何從偶然性的經驗證出普遍性的「理性」。

我思故我在,就是笛先生的解決方案。

用人的思考這一方法,不斷的去思考去懷疑,最後不能被動搖的就是「理性」,就是「我在」。那是最後的第一原理之礎。

對,就是你,「我在」。

當人用經驗證明出人是有理性的之後,
於是人就可以用「理性」去思判斷了。

但,人的「我在」是思考出來的,於是人就是「思考的產物」,是「心的產物」。
心可以證明你存在,但那外面的世界呢?

於是,
於是心物二元論就來了,克服它,就一直是近代哲學以後,最大的「問題標的」。

康德是用現象與物自身…,黑格爾用絕對精神的自我辯證…,胡塞爾用「意向性」的內心活動過程…。

但,這是對人而言的「永恆性」問題。

中國的天台宗早就問過了,雖然解決方案很大不同,
天台宗說:一念心法三千界。

人的「一念心」這種經驗現象,可以讓我們悟人「實相界」,所以可以知三千界。

有趣吧!

2017/11/07

兩大主角現身了:經驗論vs理性論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44) 2017/11/07

兩大主角現身了:經驗論vs理性論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44) 2017/11/07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10頁。
第三部 第三章 253-262
***

近代哲學之所以是近代哲學的兩大哲學人物出場了,
經驗論 培根 vs 理性論 笛卡兒。

經驗論,就是以你所感受到的「經驗」為判斷和思考的材料,以及最後的根據。

理性論,就是用所謂的「理性」,來當作重要的第一原理之基礎。

來,
經驗論,好處是用「活生生的經驗」來下判斷,你不會被看 不到的形而上,講東講西的「騙了」。
但,問題是,經驗,是「特殊性」的。

人人經驗不同。經驗如 何而可能形成共識呢?如何可能成為判斷事情的「根據」呢?

理論上,人人經驗都是不同的。憑什麼,人多的經驗,就一定比人少的經驗,是有「價值的」呢?

你說,人多的經驗,就是可靠的依據。
但,人再多,總有一些人和你不同,那麼,那些人怎麼辦?

再來,那經驗不能證明的事,怎麼辦?
來,「畢氏定理」,你「感覺」的到嗎?
所以,那些感覺不到的數學都是在騙人的嗎?

***

理論性,不相信人的經驗,因為經驗總是「特殊的」「個體的」。
理性,才是人人都「相同的」。

所以,數學大家都會接受。因為數學是理性推理的,而不是經驗的。

再來,如果人沒有什麼「共同的理性」,那麼「溝通」就是不可能的。

但,理性論會抹殺人的「個體性」「特殊性」。
人,是真的活生生的和別人不一樣啊!

這兩派就在自己的優缺點中,不斷的在哲學史上對抗。
***

理性論是傳統的。
從希臘下來,大家用不同的方法去討論「理性」。

但,經驗論是「新的」思考方式,不管有多少可被質疑的地方。

新方法,就會開出新的觀點和論述的天地。
霍布斯,用來思考政治和社會,所以就被寫入哲學史了。


2017/11/06

會「反轉」的哥白尼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43) 2017/11/06

會「反轉」的哥白尼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43) 2017/11/06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7頁。
第三部 第二章第2~4節 244-250
***

再來,幾位大位物要出場了,
但,都不算是我們概念中的「哲學家」。

那不重要。

願意從去探究表象現象中,可以再談出什麼更多深刻東東的人,就是哲學家。

如果你吵架了,你會再去多想一想:吵架和人之間,是一種什麼關係呢?偶然、必然?你對,她對?對的標準是什麼?
那你就是哲學家。

哥白尼、克普勒、伽利略,都是願意從現象中,再去深思的人物。

他們不會完全相信那時的「主流意見」,那時的「普世價值」,那時的「人民的決定」。

但,要如何去思考呢?要如何對心中覺得有點怪怪的東東,進行某種「考量」呢?

這就要「方法」。

同學們,你思考有「方法」嗎?
沒有啊。是啊,真的沒有。
你又不爽了。
但,你本來就是跟著別人一起呼喊,享受群眾的快感而已啊。

不是嗎?
那你跟我說,你如何思考出你的答案的?

那怎麼能讓一個人思考有方法呢?
多讀書啊!用書中所看來的方法去「練習」思考啊?

什麼?這樣嗎?

對啊。

你「會」騎腳踏車,不就是看看別人怎麼騎,然後你要去跟著「練習」,練習再練習,於是你就會了。不是嗎?

而且,你的騎法絕對百分之百,不會跟他人,一模一樣,不是嗎?
思考亦然;思想亦然。

但這幾位之所以引領近代哲學的風起雲湧,就在於他們用了新的「方法」,
這方法是:對大自然,用經驗式的觀察,用數學式的推理,去對之做出說明。
這種「說明」,可以重覆的「驗證」經驗。

人,還是無法忘情於「普遍性」的心中的那一驅力,
只是「數學」代替了「上帝」。

但,數學來了,「數學」解釋不了的地方,就「不見了」。
例如,某種第一原理。
無法解釋,就想法子「忘了」,或不去碰。

牛頓就是這樣,他說:

我們陳述萬有引力如何活動,但對引力的性質或本質則可置之不理。」p251

所以,我們會算f=ma
但我們不知,為什麼會有萬有引力。

社會科學是從自然科學來的,也如此。

你看到很多「不公平」,你會去對抗不公平,
但不公平怎麼來的?
你的答案都是喊口號的啦。你論證不出來的。

但不重要。
相信自然科學的我們,也就相信「忘記」「怎麼來的」是合理的。


2017/11/03

「科學」的特殊性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42) 2017/11/03

「科學」的特殊性 近代歐洲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42) 2017/11/03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6頁。
第三部 第二章第一節 238-243
***

「科學」的特殊性?

對,「科學」只是人類文明發展過程的一種文明樣態,
不是「永恆」的真理。

所以,才能被稱之為「殊異性」。也就是說,科學,有它的特色。
但,有「特色」,就有局限。

例如,一位女性人物,如果是「大美女」,那是她的特色;
但這特色也就造成「局限性」,
什麼局限呢?
她就不能是「醜女」了。

好笑,我知你會這麼說。
當然大家都想當美女。
但,
就理論而言,「美女」就有局限了,不能是醜女。
再來,如果人人都是美女,「美女」就沒有「意義」了。

所以,科學也是,因為有特色,所以有局限。

但,你能「接受」「科學」是有局限的一種知識理解系統嗎?

你可以接受美女有局限,但你無法接受科學有局限?

迷信!

科學的局限在那裡?對,那是現代哲學的大課題。
我沒有答案。

來,往下談。科學的「特色」:

一、基本態度、二、絕對預設、三、方法論

這些都是為了處理「經驗」這種現象而來的。
這沒有錯。

但局限是:無法被經驗的東東,怎麼辦?

例如,自由啊。只要有人就有肉體限制,就無法真正經驗到「自由」。
那,自由怎麼辦?沒有科學的「自由」,到底還有沒有自由?

自己去想吧。

四、因果觀、五、宇宙觀、六質與量的對立。

所以,機械論就成為主思考方式。

但,「價值」這種東東就不見了。因為價值是從「理念」判斷出來的,不是因果機械論推出來的。

例如,要幫助過馬路的老太太。這是用「理念」而來的價值判斷,而不是用「因果推理推出來的」。

不信,你推看看,看能不能推理出來?

再來的,你自己去看書去思考好了。


2017/11/02

從自然哲學到物理 近代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41) 2017/11/02

從自然哲學到物理 近代哲學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41) 2017/11/02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6頁。
第三部 第一章第六節、第二章 233-238
***

我們走入了近代哲的標梽:物理學。

我們太習慣因物理學而來的各種「哲學預設」,
太習慣要成就物理學而來的「方法論」,
太享受物理學帶來的「現況之形成」。
沒有人,我也一樣,有勇氣去懷疑這些。

但,它們,就一定是「對的」嗎?

你有懷疑過物學要成立的基本預設嗎?
可以想想一下啦,這樣就夠了。
你沒有能力活在沒有物理學預設的世界中,
儘管它不一定對。

從自然哲學到物理學,這兩個術語使用的變化,
就表現出物理學的特殊性,
它不再是哲學。

物理學原本是思考「人與自然關係」的哲學,
所以早期被稱之為自然哲學。

但「物理學」為何從自然哲學走出來了呢?
自然哲學是用「想的」,物理學要求「可驗證」。

這麻煩大了。

不能被驗證的東西怎麼辦?

不能被驗證就一定錯嗎?(這句要如何來驗證呢)

氣質要如何被驗證?你覺得「氣質」有,還是沒有呢?

物理學或近代科學,沒什麼不對。這是一種去看態人與自然的「思考方式」。
但,無法被納入這種思考的方式的「東東」,怎麼辦?

這是法蘭克福學派很愛想的問題:
物理學要求驗證,要求效果,要求效率,這些條件決定了「進步」與「理性」。
但,人的所有一切,都一定可被驗證嗎?

法蘭克福學派愛談,活生生的人,總有某種「更多」,是在理性的探測之外的。
不是嗎?愛情?

進步與理性,會不會是「科學」用來壓迫「非科學」的最好意形態以及思想暴力工具呢?

進步與理性,會不會是一群「想信科學」的人用來壓迫另一群「不相信科學」的人,的最好工具呢?

你是「進步」大旗的獨裁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