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2

讓我「領會」最多的地方?亞里斯多德藝術論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29) 2017/10/12

讓我「領會」最多的地方?亞里斯多德藝術論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29) 2017/10/12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1984)。三民。

***
今天導讀5頁。
第四章 第八節 藝術論 153-157
**

藝術論、或著 美學,是讓我有著最多驚奇性的思索的領域。

所謂驚奇性是指:那種你往往認為如此理所當然的地方,沒想到居然可以如此來思索,可以被談出如此豐富的思考內容來。

例如,人如果對「藝術物」有「美」的感受,那麼,一般動物也會有這種「美」的感受嗎?

例如,所謂對藝術品的「美」的感受,和吃蛋糕的那種「愉悅感受」,是同樣的經驗值嗎?
如果不是,那麼,「美」是什麼呢?

它 如此簡單的存在於生活中,但又很難說清楚。

三十年紀以後,這個領域的這樣子的思索,是對我衝擊最大的。

事實上,你必然要有長期和「審美」有關的經驗值,例如聽音樂、看畫展、讀小說、寫書法…等等。你才有能力去看藝術論的東東。

不然,它 談的什麼感受之類的文字。你是不會理解的。

同學,多去看展,聽古典音樂和讀小說。有這些經驗值,你才有思考美學的可能。

同時,對我而言,我一直感興趣的課題是:美學和德性之間的關係。

常常去接近藝術品,對一個人的德性修為,是有正向的關係嗎?有的。
德性上正向的關係,對一個人去增強理論性的理解力,有關係嗎?有的。

因為,這些都是有著一種出於自身但又超越於自己的客觀性力量之存在。美、德性、理解,都是「主觀性的客觀存在」。

因為,美、德性和理解,都必須從你自己這個肉體出發,所以是主觀性,但那種感受,又是「很多人都會相同有的」,所以又是客觀性。

所以,常去聽古典音樂,可以幫助你讀懂傳播理論。!
我是認真說的。

美,如果要是美,有其形式上的規定嗎?
有,「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對稱與明確」。

好,那麼,現在你知道,為什麼我上圖像構圖的課時,是如此的強調:秩序、對稱與明確。

「詩比歷史更接近真實。」這句話也常被引用。你想想!

藝術品是「個別性」的物件,但藝術品卻要表現「本質」。
從,殊性的個體如何的呈現出共性的「本質」呢?

如果你愛如此去思考,你才能讀懂阿多諾的啟蒙批判。

現代的思考趨勢中,其實是往美學所開出的方向而前進的。所以大學問家,最後都會去談美學。

繞不過去的。

好,開始去看看,美學搞什麼東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