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07

看出破綻的痕跡?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7) 2017/09/07

看出破綻的痕跡? 西洋哲學史慢讀漫談(7) 2017/09/07

傅偉勲《西洋哲學史》。三民。

** 今天導讀5頁。
第一章第五節(上)
質的多元論41-45
**

筆者很在乎的強調,想讀思想性的學問,一定要重視一個思潮和一個思潮之間,彼此接續的原因,以及後者對前者的「更補」是什麼。

你要心中帶著這樣的疑情十字座標,你才能在由一堆字所組成的書海中,找到你可以點亮你心中激動的力道。

那麼,為什麼「質的多元論」這樣的一種思想形態會在歷史中產生呢?為什麼它恰好是接著重視「存有/本質」的伊利亞學派而生呢?

伊利亞學派在理論的建構上有什麼「破綻」,這些破綻讓「質的多元論」有興起來的空間呢?

我們可以看到,在對存有的解釋上,質的多元論是指用「很多不同的」元素概念,來取代之前用「太一」等單一本質的構思。

為什麼呢?用多元本質(地水風火)來取代單一本質(太一),到底可以解決什麼問題呢?

書中有答案的:
「重新解釋自然的生成問題」。

對,這世界是千變萬化的。一種單純的「太一」如何可能變成千變萬化同時又是相反的東西呢?例如水和火?

於是,用「四種元素」的排列組成,這樣就更能解釋了。
例如(我亂舉例):三個水加一個風,可以形成溼氣;三個火加一個風,就形成熱氣。

於是,從「四元素」再變成,「更多元素」就是這種理論發展的必然趨勢。
這你也就可以「理解」了。
因為,元素更多,可以解釋的變化現象就更多。

所以,對,親愛的,那問題又來了,不同元素之間要怎麼結合呢?

哈,破綻又來了。

書中有,但你要有能力看出來。正如同我上面所說,你心中要有疑情十字座標,你才能從書中看出答案來。

愛(結合)、憎(分離)的「動力因」概念,就被提出了。

再講一次,不要背。背它沒有用,因為希臘學本來就破綻很多,很難背的,
有書就可以了,不是嗎!
但你要讀過資料,知道有這些。從希臘哲學中,看出思想的模型,看出人類對解決思考破綻的「方法」。

這些方法,到後來,也一直重覆的被使用。

例如,社會是要怎麼結合不同的個人呢?
盧梭說,用共同意志(general will)〔單一〕。
但,共同意志如何可能呢?人真的差異很大。
所以,哈伯瑪斯的溝通理性〔多元〕,至少要解決這一問題。

但,真的嗎,人只要溝通了就會一致同意某種想法嗎?不會吧。看看你的生活真實面的經驗吧。
所以,後現代又來了,差異、流轉…〔更更更多的多元〕

但…徹底的多元,社會如何可能呢?
社會如果無法形成,那不就又走回盧梭所描述的「野蠻社會」嗎?
哇,一種思想「輪迴」又來了!

對。所以,只要是人類產生的東西,真的不要當成「像神」一下。因為注定要更新和流轉。

你被騙沒關係,但,因為「理念」傷害了人,無法彌補。因為人不是神。